绪论 1
第一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7
第一节 概述 7
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 7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11
第四节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18
第五节 基础底面的确定及地基验算 24
第六节 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设计 32
第七节 条形基础设计 45
第八节 筏板基础设计 52
第九节 箱形基础设计 59
思考题 62
习题 63
第二章 桩基础 65
第一节 概述 65
第二节 桩和桩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66
第三节 单桩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72
第四节 单桩竖向承载力 76
第五节 单桩横轴向(水平)承载力的确定 95
第六节 基桩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98
第七节 群桩基础 123
第八节 承台计算 129
第九节 桩基础的常规设计 137
思考题 145
习题 145
第三章 沉井基础 147
第一节 概述 147
第二节 沉井的分类和构造 147
第三节 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设计和计算 152
第四节 沉井施工过程中的结构计算 157
第五节 沉井基础算例 162
思考题 170
习题 170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第二节 换土垫层法 173
第三节 强夯和强夯置换法 176
第四节 挤密法处理软土地基 181
第五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188
第六节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 191
第七节 化学加固法处理软土地基 196
第八节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 202
第九节 托换技术 204
思考题 209
习题 209
第五章 特殊地基上的基础工程 210
第一节 软土地区的基础工程 210
第二节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基础工程 214
第三节 膨胀土地区的基础工程 223
第四节 冻土地区的基础工程 231
第五节 地震区的基础工程 236
思考题 241
习题 242
第六章 基坑工程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第二节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247
第三节 基坑稳定分析 256
思考题 262
习题 262
桩基础计算附表 264
附表1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位移系数Ax 264
附表2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转角系数Aφ 265
附表3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弯矩系数Am 266
附表4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剪力系数AQ 267
附表5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位移系数Bx 268
附表6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转角系数Bψ 269
附表7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弯矩系数Bm 270
附表8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剪力系数BQ 271
附表9 桩嵌固于基岩内(αh>2.5)土侧向位移系数 A0X 272
附表10 桩嵌固于基岩内(αh>2.5)土侧向位移系数 B0X 272
附表11 桩嵌固于基岩内计算φz=0系数A0φ、B0φ 272
附表12 桩嵌固于基岩内(αh>2.5)弯矩系数A0m、B0m 273
附表13 确定桩身最大弯矩及其位置的系数表 274
附表14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桩顶位移系数Ax1 275
附表15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桩顶转角(位移)系数Aφ1=Bx1 276
附表16 桩置于土中(αh>2.5)或基岩(αh≥3.5)桩顶转角系数月Bφ1 277
附表17 多排桩计算ρ2系数xQ 278
附表18 多排桩计算ρ3系数xm 279
附表19 多排桩计算ρ4系数φm 280
参考文献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