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821
7 基础防水工程 821
7.1 概述 821
7.1.1 基础防水的类型 821
7.1.2 地下工程防水标准 821
7.2 防水混凝土 822
7.2.1 防水混凝土的特点 822
7.2.2 防水材料 822
7.2.2.1 原材料 822
7.2.2.2 外加剂 823
7.2.2.3 膨胀剂或膨胀水泥 825
7.2.3 施工缝及处理 825
7.2.3.1 施工缝设置 825
7.2.3.2 施工缝形式 826
7.2.3.3 施工缝处理方法 827
7.2.4 防水混凝土施工 827
7.2.4.1 防水混凝土的配制 827
7.2.4.2 防水混凝土施工 830
7.2.5 质量控制与检验 832
7.2.5.1 质量控制 832
7.2.5.2 质量检验 833
7.2.6 施工中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833
7.2.6.1 混凝土蜂窝、孔洞渗漏水 833
7.2.6.2 混凝土裂缝渗漏水 834
7.2.6.3 施工缝渗漏水 834
7.2.6.4 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835
7.2.6.5 管道穿墙(地)部位渗漏水 835
7.2.6.6 变形缝渗漏水 836
7.3 附加防水层防水 837
7.3.1 防水涂料防水层施工 837
7.3.1.1 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层 837
7.3.1.2 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水层 838
7.3.1.3 硅橡胶防水涂料防水层 840
7.3.1.4 防水涂料构造 841
7.3.2 卷材防水层施工 842
7.3.2.1 防水卷材 842
7.3.2.2 防水层施工 844
7.3.2.3 卷材防水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条件 848
7.3.2.4 卷材防水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849
7.3.3 施工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849
7.3.3.1 卷材防水层 849
7.3.3.2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 850
8 基础变形缝和施工缝 852
8.1 变形缝类型 852
8.2 变形缝设置的基本要求 856
8.2.1 设置原则 856
8.2.2 变形缝宽度 857
8.2.3 变形缝组成 858
8.2.4 变形缝材质要求 860
8.2.4.1 止水带 860
8.2.4.2 填缝板 866
8.2.4.3 密封料 867
8.3 变形缝之构造 869
8.3.1 变形缝对截面的要求 869
8.3.2 止水带、填缝板密封料的构造要求变形缝 870
8.4 变形缝的施工要点 871
8.5 施工缝 872
8.5.1 施工缝设置 872
8.5.2 后浇缝 873
8.6 无缝设计 874
8.7 工程实例 878
9 大体积混凝土 879
9.1 大体积混凝土基本概念 879
9.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879
9.1.2 混凝土裂缝的基本概念 880
9.1.3 温度裂缝的性质与原因分析 882
9.2 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 885
9.2.1 概述 885
9.2.2 温度控制的原则 885
9.2.3 降温法 886
9.2.4 保温法 893
9.2.5 蓄水法 897
9.2.6 水浴法 901
9.2.7 技术经济比较 905
9.3 测温技术 907
9.3.1 温度计的种类与选择 907
9.3.2 热电偶温度计 909
9.3.3 玻璃温度计 914
9.3.4 测温记录的整理与分析 915
9.4 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 919
9.4.1 设计措施 919
9.4.2 模板与钢筋 924
9.4.3 对原材料的要求 926
9.4.4 混凝土配合比 927
9.4.5 混凝土成型工艺 934
9.4.6 温度控制要求 944
9.4.7 夏季、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946
9.5 工程实例与分析 947
9.5.1 外约束条件的影呼 947
9.5.2 温度控制失慎 949
9.5.3 浇筑方法不当 950
9.5.4 模板的设计与构造 954
第五篇 桩基 965
1 绪论 965
1.1 桩的定义及分类 965
1.2 桩基技术面临的挑战 968
2 静荷下桩基工作性能 970
2.1 单桩的工作性能 970
2.2 群桩的工作性能 986
2.3 负摩擦力桩 1017
2.3.1 负摩阻力 1017
2.3.2 桩的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1025
2.4 抗拔桩、斜桩 1029
3 桩基分析理论 1039
3.1 桩基础分析理论的发展 1039
3.2 线弹性地基反力法—m法解答 1040
3.3 弹性地基反力法数值分析解 1067
3.4 提高弹性地基桩水平承载力措施 1079
3.4.1 提高桩的刚度和强度 1080
3.4.2 桩身的构造措施 1080
3.4.3 提高桩周土抗力 1081
4 桩基础的设计和桩的设计 1082
4.1 桩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 1082
4.2 桩基设计的相关资料 1082
4.3 荷载、荷载组合与荷载凝聚 1086
4.3.1 荷载的确定 1086
4.3.2 荷载组合 1096
4.3.3 荷载凝聚 1097
4.4 桩基承载力与截面关系指标 1098
4.5 桩基极限状态及计算 1106
4.6 桩基可靠性分析 1111
4.7 桩基设计内容与设计步骤 1129
4.7.1 桩基的设计思想 1129
4.7.2 桩基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 1130
4.7.3 设计的步骤 1133
4.8 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 1136
4.9 设计计算的深度和广度 1145
4.10 规范在桩基设计中的作用 1146
4.11 疏桩理论 1148
4.12 桩型的选择 1149
4.12.1 桩型选择的原则 1149
4.12.2 设计中对桩型选择的考虑 1159
4.13 桩的布置原则 1160
4.13.1 平面布置 1162
4.13.2 竖向布置 1166
4.14 桩基结构型式 1176
4.14.1 常用结构型式 1176
4.14.2 设计中对桩基结构型式的考虑 1177
4.15 桩的几何尺寸和构造 1179
4.15.1 桩径周长 1179
4.15.2 特殊桩段的几何尺寸 1181
4.15.3 桩的构造 1187
4.16 桩基的承载能力 1206
4.16.1 桩基的竖向承载力 1207
4.16.2 桩基的水平承载力 1272
4.17 桩基的沉降 1278
4.17.1 单桩的沉降计算 1278
4.17.2 群桩的沉降计算 1310
4.18 工程实例 1340
4.18.1 北京二环京哈立交Z1号桥钻孔灌柱桩工程设计、施工、检测 1340
4.18.2 121m高办公楼砂土地基桩筏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实测研究 1373
4.18.3 墙后路基填土分层碾压打桩侧向压实技术 1378
4.18.4 芜湖长江大桥φ3.0m大直径泥浆护壁钻孔桩的施工 1383
4.18.5 带褥垫层减沉桩作用机理及现场实验研究 1388
4.16.6 高层建筑桩枯逆作法应用研究 1393
4.18.7 深圳机场航站楼扩建φ50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承载力 1401
4.18.8 1780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1405
4.18.9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与施工 1409
4.18.10 应用软岩层载荷试验成果设计大直径挖孔扩底桩 1415
5 单桩竖向承载力 1420
5.1 概述 1420
5.1.1 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1420
5.1.2 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 1422
5.1.3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422
5.2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性状 1423
5.2.1 桩侧阻力的性状 1423
5.2.2 桩端阻力的性状 1432
5.2.3 桩、土承载体系 1434
5.3 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 1436
5.3.1 深度效应 1436
5.3.1.1 端阻力的深度效应 1436
5.3.1.2 侧阻力的深度效应 1439
5.3.2 考虑深度效应极限端阻力的计算 1440
5.3.3 负摩阻力 1442
5.4 用规范方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1446
5.4.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446
5.4.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1448
5.5 原位测试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1453
5.5.1 标准贯入试验 1454
5.5.2 静力触探试验 1456
5.5.3 旁压试验 1461
5.6 大直径灌注桩 1463
5.6.1 概述 1463
5.6.2 大直径桩的承载性状 1463
5.6.3 大直径桩承载力的确定 1465
5.7 嵌岩灌注桩 1469
5.7.1 概述 1469
5.7.2 嵌岩灌注桩的承载性状 1469
5.7.3 嵌岩灌注桩承载力的确定 1473
5.8 钢管桩 1475
5.8.1 钢管桩的应用 1475
5.8.2 钢管桩的承载性状 1476
5.8.3 钢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1480
5.9 最新工程实例及最新研究成果 1482
5.9.1 桩基结构模拟方法 1482
5.9.1.1 单桩结构模拟 1482
5.9.1.2 桩的理论嵌固深度 1486
5.9.1.3 群桩结构模拟 1487
5.9.1.4 应用实例 1487
5.9.2 西安黄土地区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工程特性 1491
5.9.2.1 概述 1491
5.9.2.2 试桩情况 1491
5.9.2.3 试桩成果分析 1492
5.9.2.4 结论 1496
5.9.3 用标贯击数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1496
5.9.3.1 概述 1496
5.9.3.2 关于标贯击数的取值 1497
5.9.3.3 地区经验公式的建立 1497
5.9.3.4 统计计算结果分析 1498
5.9.3.5 结语 1501
5.9.4 挤扩多支盘桩单桩承载力浅析 1501
5.9.4.1 引言 1501
5.9.4.2 挤扩多支盘桩的特点 1502
5.9.4.3 挤扩多支盘桩的构造及其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1502
5.9.4.4 工程实例 1503
5.9.4.5 结论和建议 1504
6 群桩的竖直承载力 1505
6.1 群桩效应 1505
6.1.1 承台、桩群和土的相互作用 1505
6.1.2 群桩效应 1506
6.1.3 摩擦型群桩 1509
6.1.4 粉土中的摩擦型群桩 1510
6.2 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1523
6.2.1 以单桩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的群桩效率系数法 1523
6.2.2 以土强度为参数的极限平衡理论法 1524
6.2.3 经验计算法 1526
6.2.4 群桩软下卧层的承载力计算 1532
6.2.4.1 概述 1532
6.2.4.2 按冲剪破坏极限状态计算 1533
6.2.4.3 按线弹性理论验算软下卧层的容许承载力 1535
7 承台土反力 1536
7.1 概述 1536
7.2 承台土反力与桩、土变形的关系 1537
7.3 反力分布特征 1538
7.4 承台土反力及承台分担荷载值的计算 1544
8 桩基时间效应 1559
8.1 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 1559
8.2 饱和粘土中挤土型群桩承载力时效 1561
8.3 粘性土中非挤土灌注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 1562
9 沉降计算 1564
9.1 概述 1564
9.2 土参数的确定 1565
9.3 荷载传递法 1568
9.4 弹性理论法 1573
9.5 剪切变形传递法 1585
9.6 其它方法简介 1586
10 群桩沉降计算 1594
10.1 概述 1594
10.2 打入群桩沉降性状的试验研究 1594
10.3 钻孔群桩沉降性状的试验研究 1600
10.4 影响群桩沉降性状的因素 1601
10.5 非粘性土中群桩沉降 1603
10.5.1 沉降比法 1603
10.5.2 采用原位测试估算群桩沉降 1604
10.6 弹性理论法计算群桩的沉降 1607
10.6.1 两根桩的相互作用 1607
10.6.2 群桩现降的弹性理解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