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油田水化学 3
第一节 油田水的概念 3
第二节 油田水化学的基本特征 4
第三节 油田水的物理性质 5
第四节 油田水的化学成分 5
第五节 油田水取样及其分析项目 9
第二章 油田水化学成分分类 17
第一节 国外学者的几种分类 17
第二节 我国学者的一些分类 23
第三节 “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分类 25
第四节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油田水分类 27
第三章 海相沉积盆地油田水 28
第一节 总述 28
第二节 海相油田水 31
第三节 海相混合型油田水 32
第四节 海相油田水各论 33
第四章 陆相沉积盆地油田水 52
第一节 总述 52
第二节 陆相油田水的类型 54
第五章 海相和陆相混合型油田水 60
第一节 总述 60
第二节 海相和陆相混合型油田水类型 60
第六章 中国含油气区划分与油田水类型 63
第一节 中国含油气区划分 63
第二节 中国含油气区油田水类型 65
第二篇 油田水各论 69
第七章 二连盆地 69
第一节 地质概况 69
第二节 油田水 70
第三节 水文地质带与油气藏的关系 75
第八章 松辽盆地 76
第一节 地质概况 76
第二节 油田水 77
第三节 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藏形成 84
第九章 渤海湾盆地 92
第一节 地质概况 92
第二节 下辽河坳陷油田水 94
第三节 渤海海域油田水 102
第四节 黄骅坳陷油田水 105
第五节 冀中坳陷油田水 117
第六节 济阳坳陷油田水 129
第七节 东濮凹陷油田水 146
第八节 区域水文地质分带(区) 154
第十章 南襄盆地 157
第一节 地质概况 157
第二节 泌阳凹陷油田水 159
第三节 水文地质分区(带)与油气分布 165
第十一章 江汉盆地 167
第一节 地质概况 167
第二节 潜江凹陷油田水 169
第三节 油田水与含油性的关系 175
第四节 钾盐、石盐和卤水矿床 176
第十二章 苏北盆地 187
第一节 地质概况 187
第二节 高邮凹陷油田水 189
第三节 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聚集 196
第十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 201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01
第二节 油田水 203
第三节 三叠系延长组油田水 204
第四节 侏罗系油田水 211
第十四章 四川盆地 214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14
第二节 油田水 214
第三节 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藏形成 218
第十五章 准噶尔盆地 222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22
第二节 油田水 224
第三节 水文地质分区和分带 237
第十六章 塔里木盆地 241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41
第二节 油田水 241
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带(区)与油气藏的形成 252
第四节 古水文地质 257
第十七章 柴达木盆地 260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60
第二节 油田水 260
第三节 油田水与油气的关系 263
第十八章 吐鲁番盆地 269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69
第二节 台北凹陷油田水 270
第三节 水文地质分区和油气聚集与保存 277
第十九章 酒西盆地 282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82
第二节 油田水 283
第三节 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藏形成 285
第二十章 滇黔桂粤地区的中、新生代盆地 287
第一节 地质概况 287
第二节 三水盆地油田水 287
第三节 茂名盆地油田水 291
第四节 百色盆地油田水 293
第五节 赤水凹陷油田水 294
第二十一章 东南沿海大陆架(海域含油气区) 297
第一节 东海盆地油田水 297
第二节 珠江口盆地油田水 303
第三节 莺琼盆地油田水 311
第四节 北部湾盆地油田水 321
第五节 认识与结论 324
第三篇 油田水与油气 331
第二十二章 油(气)田水的地球化学标志 331
第一节 判断含油性的直接标志 331
第二节 判断含油性的间接标志 362
第二十三章 油田水(古)水文地质演变特征 372
第一节 古水文地质及其研究方法 372
第二节 油田水文地质期研究内容 373
第三节 油田水文地质期的概念和标志 374
第四节 油田水文地质期的划分及其演变形式实例 375
第五节 古水文地质动力学(条件)的研究 383
第六节 古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的关系 396
第二十四章 现代水动力条件 398
第一节 内循环式水动力条件 398
第二节 外循环式水动力条件 404
第二十五章 油气藏形成、保存与破坏的水文地质条件 415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质构造类型 415
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 416
第三节 按油气藏在油田垂直剖面上所处的水文地质带确定油气藏的保存条件 418
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带(区)对油气藏保存的作用 420
第二十六章 油田水与油气 425
第一节 中国油田水基本特征 425
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 427
第三节 几点认识 432
参考文献 434
编后语 437
重印编后语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