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定位及其他 1
一、作为学科的美学是什么 1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5
三、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研究方法 9
第二节 美学学科的建立 14
一、美学学科的产生 14
二、美学学科产生的哲学背景 19
三、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2
第三节 马克思对美学的历史贡献 24
一、马克思美学的产生 24
二、马克思美学的主要内容 26
三、马克思美学的方法论 29
第一章 根源论 32
第一节 劳动创造了美 33
一、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34
二、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 36
三、劳动创造了审美对象 37
第二节 对劳动的根源的追溯:意识 39
一、劳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性标志:意识 39
二、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41
三、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观的两个角度 43
第三节 劳动与一般审美活动的联系 45
一、理想的人类劳动以审美为条件 46
二、劳动可以向审美转化 48
三、当下生活中的审美可能性与现实性 54
第四节 劳动与审美之差异 55
一、劳动与审美活动的出发点不同 55
二、劳动与审美活动的情感反应不同 56
三、劳动与审美活动所体现出的自由不同 57
第二章 本质论 61
第一节 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历史回顾 61
一、西方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62
二、中国古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76
三、中国当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82
第二节 美的本质的四个层次 86
一、感性物质层 87
二、中介表象层 87
三、自我呈现层 89
四、大我呈现层 90
第三节 美的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的统一 92
一、对象化 92
二、自我确证 93
三、美是对象化与自我确证的统一 101
四、美的本质的深度求索: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 105
第四节 审美自我确证的层次 108
一、简单直观式的自我确证 108
二、情爱能力的自我确证 109
三、生活经验的自我确证 110
四、超越性“大我”的确证 111
第三章 美感论 116
第一节 美感的特质 117
一、美感的本质 117
二、美感的特点 125
第二节 审美心理过程分析 130
一、审美态度的形成 130
二、审美感受的获得 133
三、审美体验的展开 140
四、审美超越的实现 144
第三节 审美心理要素及其特点 146
一、感觉与知觉 146
二、想象与直觉 151
三、情感 159
四、理解 165
第四章 范畴论 170
第一节 崇高 170
一、西方美学史中的崇高 170
二、中国美学史中的雄浑 175
三、崇高的本质 179
第二节 优美 181
一、西方美学史中的优美 181
二、中国美学史中的和与阴柔 183
三、优美的本质和表现 186
第三节 悲剧 189
一、西方美学史中的悲剧 190
二、悲剧的本质 198
三、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200
第四节 喜剧 201
一、西方美学史中的喜剧 201
二、喜剧的本质 206
第五章 艺术论 212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212
一、美学史对艺术本质探讨的简要回顾 213
二、艺术本质与美的本质 217
第二节 艺术品 219
一、艺术品与非艺术品 219
二、艺术品的结构 223
第三节 艺术家 227
一、艺术家与非艺术家 228
二、艺术天才 229
第四节 艺术创作 235
一、艺术创作过程 235
二、“道”与“技” 239
第五节 艺术鉴赏 242
一、艺术鉴赏的实质与过程 243
二、艺术鉴赏与意境 247
第六章 美育论 256
第一节 中西美育思想简述 257
一、西方美育思想 257
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262
三、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265
第二节 美育的本质与特点 267
一、美育的本质 267
二、美育的特点 269
三、美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的关系 274
第三节 美育的作用与任务 284
一、美育的表层作用 285
二、美育的隐性作用 290
第四节 美育的方式 293
一、家庭美育 293
二、学校美育 294
三、社会美育 297
四、艺术美育 298
五、自然美教育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