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当代中国戏曲是古老戏曲文化的新生一代 2
二、当代戏曲的发展是近、现代戏曲改革运动的继续 5
三、当代戏曲是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的组成部分 11
第一编 当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18
第一章 “改戏、改人、改制”(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 18
第一节 戏曲改革机构的建立 18
第二节 戏曲改革方针政策的制订 19
第三节 “改戏、改人、改制”的全面实施 21
第四节 “三改”中的偏向及其纠正 27
第五节 戏曲改革初战告捷 28
第二章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 30
第一节 剧目贫乏与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 30
第二节 全面发掘、整理戏曲遗产 31
第三节 剧目创作水平的新突破 32
第四节 戏曲艺术革新的理论探讨与舞台实践 34
第五节 提高艺人素质的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 36
第六节 人民艺术家的荣耀 37
第七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与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 38
第三章 从“以现代剧目为纲”到“三并举”(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 40
第一节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掀起高潮 40
第二节 戏曲剧目政策的失误、调整和进一步完善 43
第三节 戏曲剧目政策调整后的新局面 45
第四节 “左”倾错误在戏曲领域愈演愈烈 47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与“一花独放”(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5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戏曲事业的破坏 50
第二节 “样板戏”的由来及其影响 51
第三节 阴谋文艺的破产与“四人帮”的覆灭 53
第五章 新时期戏曲的复苏与振兴(一九七七——一九八六年) 56
第一节 中国戏曲艺术的复苏 56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 60
第三节 戏曲艺术发展的新局面 61
第四节 危机声中的振兴浪潮 66
第二编 当代中国戏曲剧种 73
第六章 戏曲剧种概述 73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戏曲剧种 73
第二节 当代戏曲剧种概貌 7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经存在的戏曲剧种 7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创造发展的新剧种 107
第七章 当代戏曲剧种的发展 114
第一节 戏曲剧种发展的曲折道路 114
第二节 戏曲剧种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20
一、重视扶植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 121
二、抢救、发掘古老剧种 122
三、采用民间艺术创造新剧种 123
四、扶植、发展少数民族戏曲 125
第八章 戏曲剧种(上) 130
第一节 昆剧 130
第二节 梨园戏 135
第三节 藏戏 139
一、西藏藏戏 139
二、安多藏戏 144
第四节 壮剧、壮师剧 146
一、壮剧 146
二、壮师剧 153
第五节 白剧 155
第九章 戏曲剧种(下) 163
第一节 吉剧 163
第二节 苗剧 168
一、湘西苗剧 168
二、广西苗剧 171
第三节 侗戏 173
第四节 布依戏 176
第五节 彝剧 179
第六节 阜新蒙古剧 183
第三编 剧目建设的成果 194
第十章 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 194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整理改编 194
第二节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对传统剧目和古典名著的改编 201
第三节 新时期对传统剧目和古典名著的改编 212
第四节 提供的经验 214
第十一章 新编古代剧 218
第一节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作品 218
第二节 新时期的历史剧作品 227
第三节 新时期的新编故事剧 233
第四节 新编古代剧的作用和创作方法 238
第十二章 现代戏创作 240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现代戏 240
第二节 一九五八年至六十年代初的现代戏 246
第三节 六十年代中期的现代戏 25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现代戏 257
第五节 现代戏在戏曲中的位置及创作经验 265
第四编 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与提高 271
第十三章 戏曲导演、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成就 271
第一节 戏曲导演制的建立 271
一、古代戏曲的搬演 271
二、“主角制”下的排演方式 272
三、新中国成立后导演制的建立 274
第二节 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 277
一、五十年代初期 278
二、五十年代中期 279
三、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前期 282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283
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85
第三节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 286
一、综合性 286
二、程式性 287
三、虚拟性 290
第四节 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 291
一、表演艺术发展的繁盛期(一九四九——一九六五年) 291
二、表演艺术发展的曲折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298
三、表演艺术发展的振兴期(一九七七——一九八六年) 301
第五节 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 309
第十四章 戏曲音乐的革新与发展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二节 唱腔 319
一、继承传统 320
二、广泛吸收 324
三、大胆创新 328
四、积极借鉴 334
第三节 唱念 336
一、演唱形式的发展 337
二、男声改革 340
三、女声改革 342
四、音韵改革 344
第四节 乐队 346
一、乐队编制 347
二、管弦乐 348
三、打击乐 350
四、器乐音乐的新发展 352
第五节 理论研究 354
第十五章 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358
第一节 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概况 358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戏曲舞台美术 358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戏曲舞台美术 359
第二节 戏曲舞台美术传统的批判继承 365
一、继承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的适用性原则 365
二、继承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的空间不固定原则 367
三、继承传统戏曲舞台装置中性化的原则 369
第三节 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 370
一、发展了戏曲舞台美术的功能 371
二、发展了戏曲舞台美术的形式 374
第四节 从越剧看剧种舞台美术特色的形成 382
一、越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色是根据剧种的需要而形成的 382
二、越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色更突出地体现在人物造型上 384
三、越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386
第五节 主要经验和值得重视的问题 387
第五编 戏曲事业的全面繁荣 393
第十六章 戏曲教育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39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393
第二节 中等戏曲教育 397
一、从创建到初具规模 397
二、坎坷的二十年 399
三、重建之后 404
第三节 成人教育 408
一、第一、二、三届演员讲习会 408
二、新时期的成人教育与第四届演员讲习会 410
三、戏曲理论研究班 411
第四节 戏曲高等教育 412
一、中国戏曲学院的创建 412
二、研究生的培养 416
三、重建后的中国戏曲学院 419
第五节 几点经验 420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420
二、需要时刻关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和提高 421
三、认真对待“口传心授”与因材施教 423
四、戏曲教育的布局、层次结构尚待调整 425
第十七章 戏曲理论研究的开拓与深入 427
第一节 戏曲史的综合研究 428
一、对古代戏曲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428
二、发现并出版戏曲海内孤本,编印戏曲总集与选集,提供戏曲史研究的新材料 430
三、多种戏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出版 432
四、戏曲文物的新发现 435
五、对中国戏曲通史的综合研究 438
六、《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的撰写与《中国戏曲志》的编纂 443
第二节 戏曲基础理论的探讨 445
一、对戏曲舞台艺术规律的探讨 446
二、关于戏曲发展规律的研究 447
三、生活真实与表演艺术真实的辩证探求 449
四、关于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特征和美学特征的研究 450
五、关于戏曲艺术创作论和欣赏论的研究 454
六、探求衡量戏曲剧目思想性的理论是非 455
七、戏曲编剧、导演、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巧的研究 456
第三节 戏曲评论及现状研究 457
一、对于反历史主义倾向的讨论 459
二、关于历史剧的深入讨论 460
三、关于继承戏曲遗产与推陈出新问题的论争 461
四、关于戏曲反映现代生活的论争 463
五、现代化与戏曲化的争鸣 464
第十八章 戏曲的对外交流 466
第一节 戏曲艺术走向世界的历程 466
第二节 京剧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473
一、京剧及个别地方戏以古典舞蹈、哑剧、民间歌唱的形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473
二、京剧作为中国古典歌舞团或是中国艺术团的组成部分,演出武打小戏或歌舞性较强的折子戏 474
三、以“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为标志的京剧团独立出访 477
四、戏曲对外交流空前活跃,形式多种多样,出访活动频繁 479
第三节 多彩多姿的地方戏曲艺术令外国朋友惊叹 484
一、率先走向世界的越剧 485
二、较早地被介绍到世界的古老剧种——川剧 488
三、被东南亚观众称作“南国红豆”的粤剧 490
四、粗犷古朴的地方剧种——秦腔走向世界 492
五、古老高雅的昆曲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外国朋友 492
六、少数民族剧种开始引起国际的重视和关注 494
第四节 多层次、多渠道的戏曲艺术交流 495
一、浇灌开放在异国他乡的戏剧之花 495
二、中国戏曲理论家、表演艺术家通过对外交流播撒戏曲的种子 499
三、精心培育外国留学生,为访华的外国艺术家演出 503
四、戏曲移植演出世界古典名著和优秀剧目 504
五、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会,作为访问演出的延伸和补充 506
第五节 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507
第六编 戏曲改革工作的基本经验 514
第十九章 戏曲队伍的建设 514
第一节 戏曲艺人政策的历史评价 514
一、在尊重、爱护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改造 514
二、艺人改造主要是艺人自己改造自己 516
第二节 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戏改的战略意义 519
一、新文艺工作者肩负的特殊使命及其进行的特殊的自我改造 519
二、新文艺工作者对中国戏曲事业的贡献是丰富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521
第三节 “两结合”是戏曲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524
一、“两结合”经验的深刻内涵 525
二、“两结合”经验的现实意义 528
第二十章 艺术生产的组织 530
第一节 戏曲剧目政策的形成及其历史评价 530
一、如何对待传统剧目,必须有政策的指导 530
二、丰富而曲折的艺术实践,呼喊和催动“三并举”剧目政策的诞生 531
三、“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本质意义在实践与争议中日益明确与深化 533
第二节 艺术竞赛的组织及其得失 534
一、“得”在哪里 535
二、“失”在何处 537
三、如何改革 538
第三节 调动艺术生产的积极性是组织领导工作的中心 540
一、采取多种支持、扶植与奖励的措施 540
二、戏曲艺术生产组织工作中需要探讨与改进的问题 543
第四节 既反粗暴又反保守是指导戏改工作的基本思想 546
一、粗暴与保守是两种具有同等危害的倾向 546
二、反对粗暴与反对保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548
三、粗暴与保守倾向的主要分歧与矛盾的焦点 550
第二十一章 剧团体制的改革 553
第一节 合理布局的形成 553
一、经过民主改革,戏曲剧团的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 553
二、基本合理布局的主要特征与标志 556
第二节 合理布局的打破 558
一、戏曲剧团合理布局与平衡状态的打破 558
二、各方面的“失调”现象日益显露 559
第三节 为寻求新的平衡与合理布局进行的艰苦探索 561
一、“承包责任制”的提出 561
二、“综合治理,分类指导”的思想逐步形成 564
第四节 “三适应”是戏曲剧团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 566
一、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567
二、艺术建设、经济积累与思想建设的关系 567
三、剧种与剧团的关系 568
四、专业戏曲剧团与业余戏曲剧团的关系 569
五、剧团体制改革与领导骨干素质的提高的关系 570
结语 历史的回答 572
一、加强与改善戏曲改革组织领导工作的必要性 572
二、戏曲改革的领导工作主要体现为方针政策的领导 574
三、正确的领导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575
附录一 当代中国戏曲大事记(一九四九——一九八六年) 578
附录二 中等戏曲(包括话剧)专业学校统计表 622
附录三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一九五五——一九六三年代训学员按专业分配统计表 624
附录四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一九五五——一九六三年代训学员按地区分配统计表 625
附录五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一九五五——一九六三年代训学员按剧种分配统计表 627
附录六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一九七九——一九八六年培训人才统计表 629
附录七 中国戏曲学院一九七九——一九八五年代培、派往少数民族地区人数统计 630
附录八 中等戏曲教育基本情况 631
附录九 一九八六年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机构、职工人数统计表 634
彩色插图目录 635
后记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