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辜鸿铭讲国学 2
第一章 中国人的精神 2
第二章 中国学(一) 22
第三章 中国学(二) 24
第四章 孔教研究之一 27
第五章 孔教研究之二 29
第六章 孔教研究之三 33
第七章 孔教研究之四 34
第八章 孔教研究之五 36
第二篇 蔡元培讲国学 40
第一章 修己 40
第一节总论 40
第二节 体育 40
第三节 习惯 43
第四节 勤勉 43
第五节 自制 44
第六节 勇敢 47
第七节 修学 49
第八节 修德 51
第九节 交友 53
第十节 从师 54
第二章 家族 55
第一节 总论 55
第二节 子女 56
第三节 父母 60
第四节 夫妇 61
第五节 兄弟姊妹 63
第六节 族戚及主仆 64
第三章 社会 65
第一节 总论 65
第二节 生命 67
第三节 财产 68
第四节 名誉 71
第五节 博爱及公益 72
第六节 礼让及威仪 75
第四章 国家 76
第一节 总论 76
第二节 法律 77
第三节 租税 78
第四节 兵役 79
第五节 教育 79
第六节 爱国 80
第七节 国际及人类 81
第五章 职业 82
第一节 总论 82
第二节 佣者及被佣者 84
第三节 官吏 85
第四节 医生 87
第五节 教员 88
第六节 商贾 88
第六章 良心论 89
第一节 行为 89
第二节 动机 90
第三节 良心之体用 90
第四节 良心之起原 92
第七章 理想论 92
第一节 总论 92
第二节 快乐说 93
第三节 克己论 94
第四节 实现说 95
第八章 本务论 96
第一节 本务之性质及缘起 96
第二节 本务之区别 97
第三节 本务之责任 98
第九章 德论 99
第一节 德之本质 99
第二节 德之种类 99
第三节 修德 99
第三篇 章太炎讲国学 102
第一章 国学概论 102
第一节 概论 102
第二节 国学之派别(一) 108
第三节 国学之派别(二) 114
第四节 国学之派别(三) 122
第五节 结论 130
第二章 小学略说 131
第三章 经学略说 146
第四章 诸子学略说 173
第五章 文学略说 181
第六章 订孔 190
第七章 原墨 192
第八章 清儒 193
第九章 原儒 197
第十章 原道 198
第十一章 原名 203
第十二章 儒术真论 206
第四篇 梁启超讲国学 212
第一章 新史学 212
第一节 中国之旧史 212
第二节 史学之界说 214
第三节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 217
第四节 论正统 221
第五节 论书法 224
第六节 论纪年 225
第二章《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227
第一节 总说 227
第二节《论语》编辑者及其年代 227
第三节《论语》之真伪 227
第四节《论语》之内容及其价值 228
第五节读《论语》法 229
第六节《论语》注释书及关系书 229
第七节《孟子》之编纂者及篇数 230
第八节《孟子》之内容及其价值 230
第九节读《孟子》法 231
第十节《孟子》之注释书及关系书 231
第十一节 附论《大学》、《中庸》 232
第十二节 附论《孝经》 232
第十三节 附论其他关于孔子之记载书 233
第三章《史记》 233
第一节《史记》作者之略历及其年代 233
第二节《史记》之名称及其原料 235
第三节《史记》著述之旨趣 236
第四节《史记》之史的价值 236
第五节《史记》成书年代及后人补续窜乱之部分 237
第六节读《史记》法之一 241
第七节读《史记》法之二 242
第四章《荀子》 243
第一节 荀卿之年代及行历 243
第二节 关于荀卿年代行历之参考书 245
第三节《荀子》书之著作及其编次 246
第四节 荀子学术梗概及书中最重要之诸篇 248
第五节读《荀子》法 249
第五章《韩非子》 250
第一节 韩非行历 250
第二节《韩非子》书中疑伪之诸篇 251
第三节《韩非子》中最重要之诸篇 251
第四节 次要诸篇 252
第五节《韩非子》校释书及其读法 252
第六章《左传》、《国语》 253
第一节《左传》之来历 253
第二节《左氏》不传《春秋》 253
第三节《左氏春秋》与《国语》 254
第四节《左传》、《国语》之著作者年代及其史的价值 255
第五节读《左传》法之一 255
第六节读《左传》法之二 256
第七章《诗经》 257
第一节《诗经》之年代 257
第二节 孔子删《诗》说不足信 258
第三节《诗序》之伪妄 258
第四节南、风、雅、颂释名 259
第五节读《诗》法之一 260
第六节读《诗》法之二 261
第七节读《诗》法之三 262
第八节说《诗》注《诗》之书 262
第八章《楚辞》 263
第一节《楚辞》之编纂及其篇目 263
第二节 屈原之行历及性格 266
第三节《楚辞》注释书及其读法 267
第九章《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268
第一节《礼记》之名称及篇目存佚 268
第二节《礼记》内容之分析 272
第三节《礼记》之原料及其时代 272
第四节《礼记》之编纂者及删定者 273
第五节《礼记》之价值 274
第六节读《礼记》法 275
第七节《礼记》注释书 276
第八节 附论《尔雅》 276
第五篇 王国维讲国学 278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278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283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288
第四章 宋之乐曲 290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295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298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301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 302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 306
第十章 元剧之存亡 309
第十一章 元剧之结构 315
第十二章 元剧之文章 317
第十三章 元院本 320
第十四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321
第十五章 元南戏之文章 326
第十六章 余论 329
第六篇 李叔同讲国学 334
弘一大师讲演录 334
第一节 改过实验谈 334
第二节 津学要略 335
第三节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340
第四节 南闽十年之梦影 342
第五节 最后之□□ 345
第六节 佛法十疑略释 347
第七节 佛法宗派大概 349
第八节 佛法学习初步 351
第九节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353
第十节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355
第十一节 略迷印光大师之盛德 356
第十二节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357
第十三节 佛法大意 358
第十四节 授三归依大意 359
第十五节 敬三宝 360
第十六节 净土法门大意 361
第十七节 净宗问辨 362
第十八节 劝人听钟念佛文 364
第十九节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364
第二十节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365
第二十一节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366
第二十二节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368
第二十三节 常随佛学 369
第二十四节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371
第二十五节 改习惯 372
第二十六节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373
第七篇 餐迅讲国学 376
第一章 汉文学史纲要 376
第一节 自文字至文章 376
第二节《书》与《诗》 377
第三节 老庄 380
第四节 屈原及宋玉 382
第五节 李斯 385
第六节 汉宫之楚声 386
第七节 贾谊与晁错 386
第八节 藩国之文术 388
第九节 武帝时文术之盛 390
第十节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392
第二章 中国小说史略 394
第一节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394
第二节 神话与传说 397
第三节《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399
第四节 今所见汉人小说 401
第五节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404
第六节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407
第七节《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409
第八节 唐之传奇文(上) 412
第九节 唐之传奇文(下) 415
第十节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418
第十一节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420
第十二节 宋之话本 423
第十三节 宋元之拟话本 426
第十四节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429
第十五节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433
第十六节 明之神魔小说(上) 437
第十七节 明之神魔小说(中) 439
第十八节 明之神魔小说(下) 442
第十九节 明之人情小说(上) 445
第二十节 明之人情小说(下) 448
第二十一节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450
第二十二节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454
第二十三节 清之讽刺小说 457
第二十四节 清之人情小说 460
第二十五节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464
第二十六节 清之狭邪小说 469
第二十七节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474
第二十八节 清末之谴责小说 478
第八篇 刘师培讲国学 484
第一章 经学 484
第一节 经学总述 484
第二节 经字之定义 484
第三节 古代之《六经》 485
第四节 西周之《六经》 485
第五节 孔子定《六经》 486
第六节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486
第七节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487
第八节 尊崇《六经》之原因 487
第九节 两汉《易》学之传授 488
第十节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488
第十一节 两汉《诗》学之传授 489
第十二节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489
第十三节 两汉《礼》学之传授 490
第十四节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庸》 490
第十五节 两汉《孝经》之传授附《尔雅》 491
第十六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491
第十七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492
第十八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492
第十九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493
第二十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493
第二十一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494
第二十二节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孝经》学附《尔雅》 494
第二十三节 宋元明之《易》学 495
第二十四节 宋元明之《书》学 495
第二十五节 宋元明之《诗》学 496
第二十六节 宋元明之《春秋》学 496
第二十七节 宋元明之《礼》学 497
第二十八节 宋元明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497
第二十九节 宋元明之《孝经》学附《尔雅》 498
第三十节 近儒之《易》学 498
第三十一节 近儒之《书》学 499
第三十二节 近儒之《诗》学 499
第三十三节 近儒之《春秋》学 499
第三十四节 近儒之《礼》学 500
第三十五节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500
第三十六节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501
第二章 易学 501
第一节《易经》总义 501
第二节《易经》卦名 502
第三节 卦名释义 503
第四节论《易》卦之作用 505
第五节 释三《易》 506
第六节释《周易》之旨 507
第七节论《易》有三义 507
第八节释《彖》辞 508
第九节 释爻辞(上) 509
第十节 释爻辞(下) 510
第十一节释《易》象 511
第十二节释《十翼》 512
第十三节 说筮法 513
第十四节 说互体(一) 514
第十五节 说互体(二) 514
第十六节 说互体(三) 515
第十七节 说互体(四) 516
第十八节 说卦变(一) 517
第十九节 说卦变(二) 518
第二十节 说卦变(三) 518
第二十一节 说比例 519
第二十二节论《易经》与文字之关系 520
第二十三节论《易》学与数学之关系 523
第二十四节论《易》学与科学之关系 523
第二十五节论《易》学与史学之关系 524
第二十六节论《易》学与政治学之关系 525
第二十七节论《易》学与社会学之关系 526
第二十八节论《易》学与伦理学之关系 526
第二十九节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一) 527
第三十节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二) 528
第三十一节论《易经》与哲学之关系(三) 529
第三十二节论《易经》与礼典之关系(上) 530
第三十三节论《易经》与礼典之关系(下) 531
第三十四节论《易》词(上) 532
第三十五节论《易》词(下) 533
第三十六节释《易》韵 534
第三章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535
第一节 概论 535
第二节 文学辨体 536
第三节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538
第四节 魏晋文学之变迁 549
第五节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