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瓷釉的设计与制备原理 1
第二十七章 瓷釉成份的确定 1
第一节 用拟订调整法确定化学成份 1
第二节 用经验计算调整法确定化学成份 2
第三节 用线性计算法求化学成份 3
第四节 用配方模型计算法求化学成份 9
第二十八章 瓷釉的种类及配方 19
第一节 普通钢板与铸铁底釉及配方 19
第二节 普通钢板与铸铁面釉 55
第三节 耐酸釉及配方 77
第四节 耐碱釉与耐酸耐碱釉及配方 95
第五节 日用和工业低温底釉与面釉及配方 101
第六节 耐热釉与高温釉及配方 147
第七节 发光釉及配方 155
第八节 日用和工业低硼釉及配方 161
第九节 日用和工业钢板无硼釉及配方 172
第十节 铸铁低硼与无硼釉及配方 187
第十一节 钛釉与低硼和无硼钛釉及配方 194
第十二节 锆釉及配方 207
第十三节 铈釉及配方 212
第十四节 氟釉及配方 216
第十五节 高温高压耐酸釉及配方 220
第十六节 微晶釉及其配方 224
第十七节 电阻釉及配方 229
第十八节 电导、半导体与抗静电性釉及配方 239
第十九节 耐磨与增强釉及配方 249
第二十节 不锈钢、钛钢与镁钢釉及配方 256
第二十一节 无氟底釉与面釉及配方 269
第二十二节 自洁釉及配方 293
第二十三节 两喷一烧釉及配方 297
第二十四节 透明釉与印刷电路板釉及配方 301
第二十五节 白色素与高乳浊釉及配方 308
第二十六节 水泥板釉及配方 314
第二十七节 一次涂搪釉及配方 317
第二十八节 远红外线釉及配方 322
第二十九节 有色金属釉及配方 329
第三十节 光亮面釉及配方 348
第三十一节 防辐射釉及配方 353
第三十二节 太阳能釉与黑板釉及配方 357
第二十九章 配方粉料混合的物理化学过程 363
第一节 干法配料与粒化 363
第二节 液态拌料及其物理化学过程 364
第三十章 瓷釉熔制的物理化学过程 368
第一节 新式熔炉与电熔法 368
第二节 瓷釉熔制过程中的五个阶段 371
第三节 第一熔制阶段 373
第四节 第二熔制阶段 376
第五节 第三熔制阶段 378
第六节 第四熔制阶段 380
第七节 第五熔制阶段 382
第三十一章 制备釉粉与釉浆的物理化学过程 385
第一节 熔体冷却与淬裂过程对瓷釉质量的影响 385
第二节 研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 386
第三节 釉浆储存中的物理化学现象 391
第四节 釉浆的停留性能 393
第四篇 色素和色釉 396
第三十二章 色釉着色的基本理论 396
第一节 不同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396
第二节 瓷釉的离子着色 400
第三节 瓷釉的胶体着色 404
第四节 瓷釉的色素着色 404
第三十三章 红色素 409
第一节 红色素的种类 409
第二节 硫硒化镉红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11
第三节 金红与金桃红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12
第四节 铜红与铁红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14
第五节 铬红、铬桃红、铬粉红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16
第三十四章 黄色素与褐色素 420
第一节 黄色素与褐色素的种类 420
第二节 镉黄与锑黄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21
第三节 钒锡黄与钒锆黄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24
第四节 锶黄、铬黄与银黄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25
第五节 锆镨铈黄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27
第六节 尖晶石型褐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29
第三十五章 蓝色素 431
第一节 蓝色素的种类 431
第二节 蓝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32
第三节 浅蓝与天蓝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35
第四节 孔雀蓝与紫罗蓝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37
第五节 海碧蓝与蓝花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38
第三十六章 绿色素 440
第一节 绿色素的种类 440
第二节 铬绿与钙铬绿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42
第三节 鲜青绿与青绿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44
第四节 褐绿、暗绿、浅绿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46
第五节 黄绿与茶绿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48
第六节 铜茶绿、湖绿和油绿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50
第三十七章 紫色与黑色素 452
第一节 紫色与黑色素的种类 452
第二节 紫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53
第三节 铱黑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54
第四节 普通黑色素配方及制取工艺 456
第三十八章 描绘彩液 458
第一节 描绘彩液的用途与种类 458
第二节 单一彩液——金水的制备 458
第三节 制取混合彩液的原料 461
第四节 各种混合彩液的配方及制取工艺 462
第三十九章 基釉及彩色瓷釉 463
第一节 钢板与有色金属搪瓷基釉及配方 463
第二节 钢板彩色釉及配方 469
第三节 铸铁基釉与彩色釉配方 472
第四节 钛彩釉及配方 477
第五节 有色金属彩釉及配方 483
第五篇 涂烧与制品缺陷 488
第四十章 瓷釉与金属的密着理论 488
第一节 密着理论研究简史 488
第二节 密着理论的分类 495
第三节 密着氧化物改变瓷釉性质导致密着理论 496
第四节 机械密着理论 498
第五节 形成枝晶铁密着理论 499
第六节 氧化铁中间层密着理论 501
第七节 电化学密着理论 503
第八节 钴还原密着理论 506
第九节 氧桥密着理论 509
第十节 中间离(或粒)子薄层密着理论 511
第十一节 离子极化密着理论 512
第十二节 界面氧化还原反应密着理论 513
第十三节 化学键密着理论 519
第十四节 密着机理概论 521
第四十一章 制品的涂烧 530
第一节 涂搪 530
第二节 底釉和面釉的作用及其烧成 532
第三节 烧成对质量的影响 534
第四节 炉内气氛和瓷层内气体对质量的影响 537
第五节 主要烧成阶段 539
第四十二章 瓷层的强化与生物搪瓷 544
第一节 微晶化处理 544
第二节 增强处理 550
第三节 生物搪瓷 552
第四十三章 搪瓷制品的缺陷 553
第一节 非鱼鳞脱瓷 553
第二节 鱼鳞脱瓷 558
第三节 瓷层裂纹 564
第四节 釉流 568
第五节 爆点 570
第六节 制品变形 571
附录 577
(一)原料性质 577
(二)离子半径 582
(三)元素周期表 583
(四)下册各章重点、例题和习题 584
(五)下册参考文献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