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这扇“门” 1
寻找老厦门 6
“厦门”在哪里? 6
“厦门”的由来 9
“厦门”的人文原点 14
“路头”的由来 18
融入市中心的古渡头 20
定格在路头的粥摊地名 22
嵌入窄巷的清代渡头碑 23
《重修洪本部渡头碑记》 24
《增修洪本部路头碑》 27
《洪本部路头告示》 28
清代鹭江沿岸路头拾遗 32
从“路头”到“码头” 33
《码头延伸了历史》 35
第一码头 37
第二码头 38
第三码头 39
第四码头 39
第五码头 40
第六码头 40
第七码头 42
第八码头 42
内河客运码头 43
海滨码头 44
第九码头 44
厦门轮渡码头 46
中山路头码头 47
水仙宫码头 49
妈祖宫码头 49
和平码头 49
鹭江道码头前世今生 51
穿越历史的马路 52
半城烟火半城泪 52
“开元”第一路 56
海与港的对话 56
天人合一“骑楼街” 58
民生市井“第八市” 60
九大市场风云榜 65
二王街“讲古” 66
防空洞与大墓围 68
光彩街与夹舨寮 71
“厦禾”城乡第一路 73
路起“厦门” 73
线路快览 76
走进“担水巷” 77
工业文明的遗迹 81
黑白“厦门”的风采 82
“大同”金银路 84
走“大同”之路 85
从“同兴”到“同英” 87
“建成”的本色 89
大同“三金砖” 91
大井出“活源 92
大同也娱乐 95
城市的心灵 96
“思北”娱乐一条街 98
“浮屿”无心任意留 102
思明戏院 103
开明戏院 106
龙山戏院 107
消闲别墅 109
20世纪30年代厦门戏院一览 111
拥抱大海的路 112
海后滩的风云 114
海关的钟声 118
中国邮政第一局 121
无德的“德记” 124
“大千”惊魂录 127
风水融合“竹树脚” 130
水天一色“水仙宫” 139
鹭江海上狂欢节 142
茶源与茶缘 146
两个风靡世界的单词 146
开禾“双狮戏尧阳” 150
“文圃茶行”的兴衰 154
厦门“茶桌仔” 156
“五湖”飘茶香 158
“龙山”聚茶缘 159
鹭岛美食汇集地 162
百年老号“黄金香” 163
磁街“庆兰斋” 165
“厦门虾面” 167
厦门烧肉粽 169
厦门面线糊 172
厦门炒面线 175
花生汤与“黄则和” 177
赖厝埕“扁食嫂” 179
大元路“好清香” 182
“吴再添”的小吃 184
营平路“咖喱陈” 187
厦门沙茶面 189
厦门蛔仔煎 191
“芋包”新生代 196
小城佳肴源流长 198
深巷名宅 202
大同路“商勋别墅” 204
暗迷巷“林驷安堂” 206
双莲池“花园别墅” 208
古营路“古厝奇井” 210
道平路“鸦片楼” 211
老厦门的红色记忆 214
土堆巷的“总工会” 214
九条巷的“姑妈” 214
古营路的“诊所” 219
开禾路的“市委” 221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