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 正义的界定 8
第一节 正义的外缘 9
第二节 正义的内涵 31
第三节 何谓分配正义 39
第二章 正义的环境 42
第一节 外部资源状况 42
第二节 主体力量对比 46
第三节 共同体的界限 47
第四节 “无知之幕” 53
第五节 社会价值观念 58
第三章 平等原则 65
第一节 资源共有的平等 65
第二节 权利平等 82
第三节 机会平等 89
第四节 “福利平等” 105
第四章 贡献原则 109
第一节 财富、价值与贡献 111
第二节 生产劳动的贡献 117
第三节 非生产劳动的贡献 133
第四节 消灭剥削 137
第五章 需要原则 146
第一节 按需分配的四种含义 146
第二节 钝于禀赋的调剂 157
第三节 对持有的矫正 167
第四节 差别原则与按需调剂 173
第六章 原则的冲突与序列 178
第一节 平等原则与贡献原则 178
第二节 平等原则与需要原则 181
第三节 贡献原则与需要原则 182
第七章 作为程序正义的民主 185
第一节 民主的正义价值 186
第二节 民主的实现条件 195
第三节 协商民主的局限 201
第四节 协商民主与非正义 208
第八章 分配正义与社会主义 21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内涵 217
第二节 分配正义的历史与逻辑 232
第三节 正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244
第九章 分配正义与市场经济 252
第一节 市场的内在正义性 253
第二节 优先于效率的公平 258
第三节 市场正义的界限 266
第十章 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 271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正义渊源 271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正义价值 278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 284
第十一章 中国情境与民主生长 290
第一节 执政的合理性基础 290
第二节 政治腐败的挑战 298
第三节 传统中的民主资源 306
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