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政治和谐的现实可能性分析利益多元化与政治和谐 2
利益、政治和谐 2
何谓利益多元化?何谓政治和谐? 2
利益多元化对政治和谐的影响 7
当代中国的利益格局与政治和谐 9
利益表达:政治和谐的前提 14
利益表达对实现政治和谐的推动作用 15
利益表达的政治途径 16
现阶段我国利益表达的现状 19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推动政治和谐 25
利益协调:政治和谐的实现机制 39
利益协调:政治和谐的现实诉求 39
为实现政治和谐,利益协调须遵循的原则 42
我国利益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46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政治和谐 49
政治参与:政治和谐的助推器 58
政治参与与政治和谐 58
政治参与的一般理论 58
政治参与与政治和谐 64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若干分析 72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7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政治和谐的路径选择 77
政治合法性呼唤政治和谐 91
政治和谐与政治合法性 91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91
政治合法性与政治和谐的关系 94
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和谐 97
关于政治合法性危机 97
利益多元化时代,我国政治合法性面临的困境对政治和谐的挑战 101
利益多元化时代,我国政治合法性的提升 106
第二篇 西方“主义”之争的反思——寻找政治和谐的理念皈依“主义”之争与政治和谐 112
“主义”之争与政治和谐的关系 112
“主义”:政治理念的理论形态 112
“主义”:政治和谐的内在动力 113
“主义”之争:政治和谐的观念性障碍 114
“主义”之争:政治理念的碰撞 114
“主义”之争:政治和谐的观念性障碍 114
西方“主义”之争 115
西方“主义”之争的特点 115
“舶来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19
方法论与政治和谐——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关于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 121
方法论与政治和谐的关系 121
方法论的重要性 121
方法论:政治和谐的导航者 122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关于方法论的争论 122
自由主义的流派及观点 123
提高个人能力绝非个人所能(大政府——新自由主义) 123
不能够不等于不自由(小政府——保守自由主义) 124
殊途同归:个人自由至上(新自由主义和保守自由主义的共性) 126
保守主义的流派及观点 127
精英政治(传统保守主义) 128
能者统治(新保守主义) 128
捍卫团体自由(传统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共性) 129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的反思 130
自由优于平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共性) 130
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现实困境的反思 131
政策启示:寻求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结合,建构政治和谐 135
理想道路与政治和谐——新左翼激进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关于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之争 137
理想道路与政治和谐的关系 137
理想道路的意义 137
理想道路:政治和谐的实现方式 138
新左翼激进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关于理想道路的争论 138
新左翼激进主义的流派及观点 139
总体革命(新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及观点) 139
游牧革命(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及观点) 143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及观点 145
社会主义是一种伦理价值要求(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 145
“同意的革命”(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道路) 147
新左翼激进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争的反思 149
批判资本主义(新左翼激进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共性) 149
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良的现实因素 150
政策启示:顺应时代潮流,和平建构政治和谐 151
生态文明与政治和谐——生态主义“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关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154
生态文明与政治和谐的关系 15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154
生态文明:政治和谐的物质基石 155
生态主义的流变“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156
生态主义的流派及特征 157
“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生态主义的两大流派) 158
后物质主义:工业资本主义罪恶的灭火器(生态主义的特征) 158
“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的分歧 159
“人类中心主义”(“红色绿党”的价值观) 161
“生态中心主义”(“绿色绿党”的价值观) 162
“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之争的反思 164
“红”与“绿”两派生态政治价值观的几点启示 164
政策实证:俄罗斯生态政策的具体内容 166
两性和谐与政治和谐——女权主义各流派关于生理差别与社会差别之争 173
两性和谐与政治和谐的关系 173
两性和谐的含义 173
两性和谐:政治和谐的内在要求 174
女权主义的流变:生理差别与社会差别 174
女权主义的特征、流派及观点 175
温和色彩的情绪宣泄(女权主义的特点) 175
性别正义(女权主义的流派及观点) 176
女权主义各流派之争的反思 180
生理差别不是社会差别的根据(女权主义各流派的共性) 180
家务劳动社会化及工资化诉求等女权运动反思 180
女性参政执政实例:政治:让“她时代”大步走来 190
西方“主义”之争的反思 193
西方“主义”之争的趋势 193
适应社会需要,关注现实问题 194
题材日益丰富深化、领域日益拓展泛化 194
流派纷呈且相互交融 195
重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 197
中庸、变化及矛盾观的价值 199
中庸的价值 199
变化的价值 203
矛盾观的价值 205
观念的力量——政治和谐的理念皈依 207
观念的力量——深圳的明证 207
转变政治思维——政治和谐的理念皈依 212
第三篇 夯实政治和谐的基石——政治和谐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中国当代的政治制度与和谐社会 220
制度、政治制度基本理论 220
制度的基本理论 221
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 22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 227
广义的角度 227
狭义的角度 229
政治制度与和谐政治的构建 231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政治和谐的民主基石 234
我国选举制度概况 234
我国选举制度的内涵 234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235
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 237
我国选举制度对于和谐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239
我国选举制度的现实状况分析 241
选举方式 242
选区划分 243
选民登记 243
提名代表候选人 244
候选人介绍 245
选举的救济 246
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建议 247
扩大直选范围 247
选区划分科学化 249
改革选民登记制度 250
候选人提名制度 251
引入竞选制度 252
加强选举过程和结果的救济 254
当代中国的人大制度——政治和谐的重要体现 25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257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 259
我国人大制度在和谐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260
当前人大制度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263
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 264
人大代表和选民的关系问题 265
关于“议行合一”问题 266
构建和谐人大制度的构想 267
我国人大制度的理论建设 267
加强人大代表的队伍建设 270
改进我国人大制度的工作机制 272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建设——政治和谐的根本保障 276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政治和谐 276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 277
从政党比较中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279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选择与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81
发展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283
和谐社会语境下有关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热点 285
党的先进性建设 285
民主党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86
关于民主党派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288
促进和谐政治建设,完善我国政党制度 290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政党制度的“三化”建设 290
增进互信和共识,发展各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团结 292
正确处理矛盾和差异,保持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 293
高举民主、团结两大旗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 294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建设——推进政治和谐的主导力量 296
有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的基本架构 296
行政制度的概念 296
中国特色行政制度的基本架构 297
和谐社会与政府 300
和谐社会与有限政府 300
和谐社会与服务型政府 301
和谐社会与透明政府 302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改革探索 304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历程 304
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307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政治和谐的必由之路 312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 312
司法权与司法制度 312
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314
中国当代司法制度的特点 317
我国司法制度建设对于和谐政治的重要性 319
我国司法制度中阻碍和谐政治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321
司法权的地方化 321
司法机关系统内的监督机制疲软 322
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传统 323
法官惩戒制度的缺陷 324
司法腐败 326
促进和谐政治建设,改革新时期司法制度 327
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 327
改革监督机制,强化司法监督 328
改革司法机关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 329
建立法官惩戒制度 330
参考文献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