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变局的开端 1
第一节 满清帝国由盛而衰 1
一、清的建国与入关 1
二、清的盛世——康雍乾三朝的经营 3
三、清的中衰 9
第二节 西力东侵 10
一、来自海上的西方商人和冒险家 10
二、西教和西学的传入 15
三、清初禁教及其影响 19
第三节 中西第一次交锋——鸦片战争 22
一、战前的中英关系 22
二、禁烟问题与中英开战 28
三、战争的经过 31
四、《南京条约》与耆英外交 33
第四节 列强首次联合行动 36
一、英法联军之役 36
二、美国要求修约及伯驾侵台野心 40
三、俄人趁火打劫强占大半个东北 43
第二章 太平天国与自强运动 47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亡 47
一、洪秀全的时代和思想 47
二、太平天国的建立 48
三、太平天国的制度与政策 52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影响 54
五、捻乱、苗乱、回乱 57
第二节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59
一、维护传统文化的曾国藩 59
二、知有朝廷不知有国民的李鸿章 62
三、特立独行的左宗棠 65
第三节 洋务运动的推动 68
一、倡导人物及具言论 68
二、重要建树 70
三、外人的地位及其影响 74
第四节 自强运动的失败 77
第三章 帝国主义合力侵逼下的民族危机 81
第一节 英俄日攫我边藩 81
一、中英滇案交涉与烟台条约 81
二、中俄伊犁交涉 83
三、日本侵犯台湾与吞并琉球 86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与西南藩属的丧失 89
一、中南半岛与中国 89
二、中法战争 90
三、英灭缅甸及控制藏南三国 94
四、暹罗之脱藩与自立 96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 97
一、朝鲜问题——日本侵略中国大陆的第一步 97
二、甲午战争的爆发 101
三、屈辱苛毒的《马关条约》 104
四、三国干涉与台湾抗日 106
第四节 瓜分危机与排外灾祸 109
一、列强划定势力范围 109
二、义和团招来大祸——八国联军之役 112
三、《辛丑和约》 115
第五节 列强在华势力的扩张 117
一、日俄战争与日本对东北的控制 117
二、英俄对西藏的挑唆 120
三、商埠、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的扩展 122
四、经济的垄断与榨取 124
第四章 民族自救的道路——由改革到革命 127
第一节 孙中山首倡革命 127
一、孙中山的时代与环境 127
二、早年的思想 130
三、革命的第一步 133
四、伦敦蒙难 135
第二节 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运动 138
一、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活动 138
二、梁启超和谭嗣同 140
三、百日维新的悲剧 143
四、徘徊于勤王与革命之间的自立军之役 146
第三节 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 150
一、兴中会的第二次革命行动 150
二、革命言论与团体 152
三、革命力量的团结——同盟会成立 155
四、风起云涌的革命行动 157
五、革命思想我的胜利 161
第四节 立宪派的活动及其趋向 165
一、立宪派与立宪团体 165
二、各省咨议局与资政院 167
三、失败后的路向——赞助革命 170
第五章 辛亥革命与民国创建 173
第一节 武昌起义前的革命形势 173
一、湖北革命团体 173
二、广州三二九之役与同盟会中部总会 176
三、四川路潮 179
第二节 武昌首义与各省光复 183
一、武昌起义 183
二、各国中立与阳夏对战 186
三、各省光复及海军附义 188
四、北方革命活动 193
第三节 中华民国之建立 195
一、组织统一机关的筹议 195
二、孙中山回国 198
三、临时政府成立 200
四、开国规模 204
第四节 清帝退位与南北统一 207
一、袁世凯的地位与态度 207
二、南北议和 209
三、清帝退位 213
四、临时政府北迁 215
第五节 辛亥革命与台湾抗日 218
一、台湾革命党人及其活动 218
二、罗福星策动台湾抗日 220
三、西来庵事件 224
第六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与外交 227
第一节 民初政象 227
一、党社林立及其分合 227
二、六月政潮与协定政纲 231
三、国会选举与宋教仁被刺 233
四、蒙藏交涉 236
五、日本趁火打劫——苛毒的《二十一条》 241
第二节 讨袁运动 244
一、二次革命与中华革命党成立 244
二、袁世凯成为「变相的君主」 248
三、洪宪帝制一幕丑剧 250
四、护国之役 252
第三节 法统之争 255
一、貌合神离的一年 255
二、参战案与溥仪复辟 258
三、护法运动 261
四、军阀干政及其混战 265
第四节 边政与外交 271
一、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 271
二、外蒙撤消自治及其再度独立 275
三、中俄谈判与订约 277
第七章 新思潮的激荡 281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281
一、五四运动的界说及其本质 281
二、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285
三、反传统与新思潮 288
四、国民党人与新文化运动 292
第二节 新党社的出现与联治运动 296
一、少年中国学会及其分化 296
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299
三、中国青年党的成立 302
四、联省自治运动 305
第三节 反帝国主义运动 308
一、反日浪潮 308
二、反宗教与收回教育权 311
三、五卅惨案 315
第八章 新局面的开创——北伐 31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改组 319
一、孙中山决定再举革命 319
二、联俄与容共 322
三、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26
四、新政治局面的开端 330
第二节 革命领导的传承 333
一、孙中山的北伐北上与逝世 333
二、蒋中正早年革命经历 334
三、广东基地的巩固 337
四、中山舰事件与党务整理 341
第三节 北伐与清党 345
一、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345
二、清党驱共与宁汉对立 348
三、由分而合 351
四、北伐告成 353
第四节 北伐期间的对外交涉 355
一、北伐初期的外交政策 355
二、汉案与浔案 358
三、南京事件 360
四、济南五三惨案 363
第九章 训政时期的忧患兴建设 367
第一节 训政的实施 367
一、孙中山手订的建国程序 367
二、胡汉民与训政 369
三、政制及法制之确立 371
四、国民会议 373
第二节 内争与内乱 376
一、国军编遣 376
二、可耻的内战 379
三、中共叛乱与五次围剿 382
四、察变、闽变与两广事件 385
五、西安事变 388
第三节 苏俄寇边与日本入侵 391
一、中东路事件 391
二、惨痛的九一八和悲壮的一二八 394
三、日本侵逼华北与政府对策 399
四、知识分子对日本侵略的反应 403
第四节 艰苦中的建设 405
一、外交成就与政治建树 405
二、文通与国防建设 407
三、财政改革与经济发展 410
四、教育文化与新生活运动 413
第十章 艰苦卓绝的对日抗战 419
第一节 八年奋战的过程 419
一、七七事变——中国的最后关头 419
二、第一期作战——独力备战四年 423
三、汪兆铭叛国降敌 427
四、珍珠港事变后的第二期作战 428
五、胜利与受降 432
第二节 战时内政 435
一、抗战建国纲领 435
二、国民参政会之地位及其功能 437
三、教育、交通与经济建设 439
四、新疆内附 444
第三节 战时外交与国际会议 446
一、战争初期的国际反应与国联的处理 446
二、废除不平等条约 450
三、〈四强宣言〉与开罗会议 454
四、中华民国与联合国的创立 456
五、《雅尔塔密约》及其后患 460
第四节 中共问题 464
一、中共背信与擅行扩张 464
二、新四军事件 467
三、和谈的过程和教训 472
四、公然抗命与阻挠受降 475
第十一章 和谈、行宪与戡乱 481
第一节 战后的困难 481
一、胜利声中的俄患 481
二、中共的挑衅 485
三、接收与复员的障碍 488
四、美苏对立形势下外交因应的困难 490
第二节 由政治协商到制宪行宪 493
一、政治协商会议 493
二、中共阻挠召开国民大会 496
三、《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 499
四、国府扩组与政党活动 501
五、宪政政府成立 503
第三节 中共叛乱 506
一、边打边谈 506
二、马歇尔调处 509
三、政府明令动员戡乱 514
四、社会动荡不安 516
第四节 戡乱失利与政府播迁 520
一、军事的挫败 520
二、蒋中正下野与李宗仁求和 523
三、危急存亡之秋 526
四、政府迁设台北 530
第十二章 台海两岸的对峙 533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 533
一、台籍志士参加抗战 533
二、台湾的光复 535
三、不幸的二二八事件 538
四、陈诚与台湾新政 540
第二节 内政建设与外交奋斗 546
一、蒋中正复职后的新局面 546
二、台湾建设的推进 551
三、外交的挫折与因应 556
四、蒋经国主政时代 559
五、李登辉路线 567
六、政党轮替 570
第三节 大陆中共政权的建立 573
一、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573
二、毛泽东的独裁统治 575
三、文革十年——一场大浩劫 577
四、外文政策的转变 580
五、建设成就与民心向背 584
第四节 开放与改革 587
一、邓小平掌权 587
二、开放与「反自由化」 589
三、天安门事件 592
四、由江李体制到胡温接班 594
五、崛起为世界强权 597
第十三章 中国统一的道路 601
第一节 二十年来的雨岸关系 601
一、中共「和平统一」策略 601
二、中华民国政府立场 604
三、渐行渐远 609
四、两岸民间交流及其困难 610
第二节 统一的展望 612
一、统一的条件 612
二、统一进程中的难题 614
三、迎接新时代 615
附录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书目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