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文化及其建设《2007年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前言 9
媒介中的课艺:一个变革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历史解读——早期《学生杂志》(1914~1918)为例 14
多学科、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学校练习本研究及其启示 26
童年消逝了吗 38
童书出版的困惑 43
闲暇时间与当代青少年美育 44
儿童文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71
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构筑儿童文学人才培养基地 81
制作与发展近代文化发展与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 91
儿童文学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位置 104
论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112
略谈开展儿童文学的创作心理研究问题 126
开拓新的接受空间——关于近年来探索性少儿文学作品的思考 129
青少年文艺的创作与评论 138
三十年:新生代作家的存在及其意义 159
艺术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试谈艺术本质 166
浅谈艺术个性 177
我们离儿童文学的艺术之门有多远 184
一些故事,一些思考 186
关于校园文学创作的观察与评说 190
让童话走进千家万户 192
关于“城市童话”创作的通信 193
批评一回童话 196
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郑渊洁童话评说 198
响应当代生活的呼唤——读《蓝皮老鼠大脸猫》 203
在感觉和想象的尽头——桂文亚儿童散文阅读札记 206
教师笔下的少年形象——谈余通化儿童小说形象塑造的特点 211
儿童文学的多面手 219
风景又一年——1995年浙江儿童文学创作述评 221
逼近新世纪——1998年浙江儿童文学创作述评 235
回眸九九——1999年浙江儿童文学创作述评 253
理论与批评中国古代儿童诗歌理论批评掠影 269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发展战略”三人谈 278
西方学术资源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兼谈“当代西方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理论译丛” 284
1949~1989浙江儿童文学研究概述 292
一个批评样本及其意义——谈陈伯吹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 298
在儿童文学学术海洋里荡桨而驶 306
寻找个性与空间 312
母题·批评·学术伦理 318
儿童文学研究的可喜收获——评《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 325
先驱者的足迹——评《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 328
理论与少年儿童读者的对话——读《世界童话名篇赏析》 331
图画书解读与想象《图画书的中国想像》前言 335
细节·巧思·主题及其他——关于原创图画书创作的几点初步思考 337
图画书:需要在叙事创意和内涵上开拓 346
杜佛辛和他笔下的傻鹅故事 349
《宝儿》:开启神奇的图画书创作之旅 351
属于孩子的幻想人生——读“艾美丽”系列图画书 353
住在平凡而珍贵的人间 355
体验一回“愉快的紧缩”——我读《躲猫猫大王》 357
小故事里的艺术思虑 359
“屁股”意象与幼儿文学创作 361
对比与夸张的智慧 363
儿童阅读与写作展现儿童文学的纯真、幽默、深邃和大气——兼谈《最佳儿童文学读本》(小学卷)的选篇和评点 367
关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答马来西亚《快乐教学报》问 374
送给孩子的阅读时光 379
《诸暨实验小学儿童文学诵读本》序 382
作文不再是一场艰难的文字搏斗 384
《妈妈回来了》一文的意义 386
外国儿童文学观察与思考亲近儿童文学这本大书 389
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 391
近年来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 403
庄严的接近 美好的开始 407
珍视童年 守望天真 409
“鸡皮疙瘩”与“安全惊险幻想小说” 411
关于《大幻想文学·日本小说》 414
读《科纳马拉毛驴》 416
读《为我唱首歌吧》 419
晴天,有时下什么? 421
关于儿童文学翻译问题的答问 423
后记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