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主题(代序) 1
一 论文 3
当代学术思潮的前提批判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进路 2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及中国化的当代特征 31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原则 42
批判性论辩的科学价值 54
马克思晚年对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 63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社会形态理论 80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实质 91
马克思“晚年设想”与俄国民粹派观点的本质区别 97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范畴的理解 111
马克思非西方社会研究探源 115
恩格斯“执行遗言”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问题的解决 128
“人类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建设 139
“人类学笔记”的科学价值与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阐释 147
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 15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意义 171
二 评论 183
建构社会科学中国形态的前提批判 183
学者的社会责任与理论的实现方式 194
学术论文的原创性是个大问题 201
学术原创在评价体系中的缺席 204
批判性反思之于学术发展的价值 208
本体论的限度与改变世界的哲学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形态及新进展 218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 226
“马克思哲学论坛”的由来与学术期刊编辑模式的创新 238
关于走出哲学“困境”的几点思考 259
当前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本走向 265
从学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动向 275
人文关怀与实践概念 279
思想路线与制度保证 282
社会发展道路的历史演变及其选择 287
对一位思想家的敬意 292
学术刊物编辑琐议 297
从学科综合转向问题综合 301
附录《由〈从学科综合转向问题综合〉所引起的》 305
学术期刊的编辑含量与评价尺度 309
学术期刊的竞争力与学术气派 317
资本时代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 326
五四精神的时代回响 329
附录 335
一篇理论文章的命运及其思考——《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的是非曲直 335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