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15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明编
  • 出 版 社:中华文化基金会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1118 页
图书介绍:

第十章 大众传播 1

第一节 我国历代之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1

壹 先秦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1

一 先秦民本思想 1

二 先秦民本制度蠡测 4

三 先秦民意反映 6

(一)诗谏 6

(二)史谏 7

贰 中古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8

一 秦代对言论自由之迫害 8

二 汉代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9

(一)民本思想之发扬 10

(二)谏诤与选举对民意反映之贡献 10

(三)集议制度对言论自由之贡献 11

(四)探访民瘼主动了解民意 12

(五)文学所反映之民意 12

(六)人民上书反映民意 15

(七)清议所表现之舆论力量 16

三 隋唐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17

(一)封驳与谏诤对民意反映之贡献 18

(二)文学所反映之民意 19

叁 宋代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22

一 言论之形成及发展 23

(一)谏诤与舆论反映 23

(二)封驳制度之改易 24

(三)转对以反映舆情之贡献 25

(四)求言与上书之运用 25

(五)伏阙所表现之舆论力量 27

(六)集议与舆情之反映 28

(七)文学所反映之民意 28

二 言论自由之障碍 29

(一)内批行私违反公意 29

(二)密行伺察压制舆论 30

(三)管制消息闭塞言路 31

三 言论自由之争取 33

四 党争与舆论 34

肆 明代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35

一 言论箝制 36

(一)集议逐渐有名无实 36

(二)封驳与谏诤之陵替 36

(三)伺察严苛消灭异己 37

(四)奸人专政下情闭塞 38

二 新闻封锁与出版控制 38

三 言论自由之争取 40

(一)东林党为清议之重镇 40

(二)复社与几社之继起 41

四 自由思想之发扬 43

伍 清代之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45

一 对新闻自由之迫害 45

(一)厉行保密 45

(二)兴文字狱 47

(三)毁禁书籍 49

(四)迫害报纸 49

二 民意伸张与言论开放 50

陆 民国之言论自由与民意反映 52

一 民初时期之言论自由 52

二 袁世凯之压迫控制 53

三 军阀摧残言论 54

四 北伐胜利至行宪时期 55

五 大众传播事业在台湾之蓬勃发展 56

第二节 我国报业之形成与发展 59

壹 汉唐邸报至民国政府公报 59

一 汉代邸报 60

二 唐代邸报与开元杂报 61

三 宋代邸报朝报小报与边报 62

四 元代邸报 64

五 明代邸报京报朝报 65

六 清代京报塘报 66

七 清末官报 67

八 民国政府公报 71

贰 清末民初外人在华创办之报纸 71

一 外人在华发行之中文杂志 72

二 外人在华发行之中文日报 77

三 外人在华发行之英文日报 86

四 外人在华发行之日文日报 95

五 外人在华发行之法、俄、德文报纸 103

叁 清末政论报纸之兴起 107

一 政论报纸之起源 107

二 昭文新报循环日报与汇报 133

三 保皇党之报纸 134

四 革命党之报纸 139

五 其他重要之政论性报纸 148

肆 民国初年之报业 152

一 北平之报纸 158

二 天津之报纸 159

三 上海之报纸 161

四 武汉之报纸 164

五 长沙之报纸 165

六 香港、广州之报纸 167

七 各类杂志 168

伍 从五四至北伐之报业 170

一 杂志之勃兴 172

二 新文化运动与报纸 178

三 南北报界双杰 180

四 企业性报纸之发展 182

陆 从北伐至抗战之报业 183

一 报业发展之分期 183

二 报业中心之剖视 205

三 报业企业化之发展 208

柒 抗战时期报业之贡献 212

一 抗战前夕之舆论 213

二 抗战时期报业之特色 214

三 精神克服物质之特色 216

四 各地报纸之概况 218

五 党报及军报之发展 220

六 沦陷区与游击区之报纸 222

捌 抗战胜利后之报业 224

一 自抗战胜利至大陆撤退 224

二 报团组织之出现 227

三 各大都市报业概况 231

玖 自由中国之报业 254

一 初期情形 254

二 进步概况 255

三 日报概况 258

四 英文报纸 264

五 晚报概况 266

六 军中报纸 268

七 地方性报纸 270

八 杂志期刊 275

第三节 我国出版事业 290

壹 雕版发明前之文籍 290

一 古代记载文字之工具 290

二 纸之发明与笔之改进 294

三 写本与拓本 295

贰 印刷出版技术之发展 296

一 胶泥活字 296

二 铜质活字 296

三 木刻活字 296

四 雕版 297

五 套色印书 297

叁 宋元明清之图书出版事业 298

一 宋代之刻书及出版法 298

二 元代刻书之中兴 302

三 明代刻书及出版限制 302

四 清代之刻书及禁书 305

肆 民国以来之出版事业 308

一 民初至抗战胜利之图书出版事业 308

二 迁台以来之图书出版事业 309

三 台湾地区唱片出版事业 312

第四节 我国新闻通讯事业 314

壹 我国新闻通讯事业之发展 314

一 北京新闻编译社 315

二 上海国闻通讯社 315

三 中央通讯社 315

四 上海申报电讯社 316

五 国民新闻社 316

贰 中央通讯社之扩展历程 317

一 草创时期 318

二 扩展时期 318

三 播迁时期 318

四 复员时期 318

五 迁台时期 319

叁 中央通讯社之主要业务 320

一 发行新闻稿 320

二 广播新闻电讯 321

三 收录新闻电讯 322

四 与外国同业合作 322

肆 通讯社之专业分工 323

第五节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 324

壹 我国广播事业发展 325

一 初创时期 325

二 抗战前后 327

三 在台重建 331

四 现阶段各广播电台概况一览表 335

贰 我国电视事业发展 353

一 我国创设电视台之酝酿与筹画 353

二 台湾电视公司 355

三 中国电视公司 356

四 教育电视台 357

五 中华电视台 357

六 现阶段各电视台概况一览表 358

七 现阶段电视事业之蓬勃 360

叁 广播电视事业团体 364

一 中国广播事业协会 364

二 中国广播节目研究改进协会 364

三 中华民国民营广播电台联合会 364

四 中华民国广播电台联谊会 365

五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 365

肆 金钟奖历届得奖名录 365

第六节 我国电影事业 451

壹 我国电影事业之发展 451

一 我国古代之影戏 451

二 电影之传入我国 452

(一)洋商发展电影市场 452

(二)中国电影摄制之滥觞 454

(三)中国新闻纪录片之摄制 454

三 国人拍片之起步 455

(一)商务印书馆兼营制片业务 455

(二)中国影片制造公司之兴败 455

(三)明星影片公司之成立 456

四 默片之黄金时代 456

(一)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之欧化倾向 456

(二)天一影片公司兴起拍古装片之风潮 457

(三)联华影业公司与电影革新运动 457

(四)明星、联华、天一之鼎立 458

五 有声电影之时代 458

(一)有声电影之传入 458

(二)国人自制有声器材 459

(三)“一二八”沪战影响电影界 459

六 抗战以前之电影事业 460

(一)作品之倾向 460

(二)各公司之兴替 461

七 抗战初期之电影事业 463

(一)电影界人士参加抗战 463

(二)国营影业发挥力量 463

八 抗战后之电影事业 464

(一)中制增产抗日影片 465

(二)中电迁渝恢复拍片 465

(三)西北自迁厂至结束 465

(四)抗战后期拍片活动 466

九 抗战胜利后之电影事业 466

(一)接收敌伪影业之发展 466

(二)抗战胜利后之民营影业 468

十 台湾电影事业发展概况 469

贰 当今公民营制片机构 472

叁 电影事业团体 479

肆 历届金马奖名录 480

第十一章 人事行政 509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509

壹 人事行政之意义 509

贰 人事行政之范围 510

叁 人事行政之演进 510

肆 人事行政之功效 512

第二节 我国之历代官制 513

壹 官制之意义 513

贰 周代之官制 514

叁 秦代之官制 516

肆 汉代之官制 518

伍 唐代之官制 520

陆 宋代之官制 522

柒 元代之官制 524

捌 明代之官制 526

玖 清代之官制 528

拾 现代之官制 530

第三节 我国之历代官箴 538

壹 君权时代之官箴 538

贰 民主时代之官箴 540

第四节 我国之考选 545

壹 周代物教宾兴之法 545

贰 两汉乡举里选之制 547

叁 中古九品中正之制 551

第五节 我国之考试制度 556

壹 考试制度之建立 556

贰 唐代之科举 558

叁 宋代之科举 564

肆 辽金元之科举 568

伍 明清之科举 571

第六节 我国之铨叙制度 581

壹 考绩制度 581

贰 铨选制度 602

第七节 我国之品俸制度 618

壹 品级制度 618

贰 俸给制度 630

第八节 我国之监察制度 646

壹 纠弹之制 646

贰 言谏之制 666

第九节 我国现代之人事行政机关 674

壹 概述 674

贰 监察院 675

叁 考试院 678

肆 人事行政局 681

伍 各省考铨处 685

陆 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689

柒 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690

第十节 我们现行之人事制度 691

壹 人事制度之意义 691

贰 简、荐、委任制 691

叁 公务职位分类制 693

肆 人事行政之方向 696

伍 公务员之考试 699

陆 公务员之训练及教育 708

柒 公务员之任用 721

捌 公务员之俸给 733

玖 公务员之考绩 738

拾 公务员之保险 744

拾壹 公务员之退休 753

拾贰 公务员之抚恤 759

第十一节 人事行政法规辑要 765

壹 中华民国宪法摘要 765

贰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773

叁 分类职位公务员考试法 775

肆 公务职位分类法 779

伍 公务员考试法 782

陆 高普考检定考试法 788

柒 公务员任用法 792

捌 公务员俸给法 796

玖 公务员考绩法 800

拾 公务员保险法 804

拾壹 公务员退休法 808

拾贰 公务员抚恤法 813

拾叁 公务员惩戒法 817

第十二节 人事行政书目提要 822

第十二章 国民革命 847

第一节 国民革命与中华文化 847

壹 国民革命之时代背景 848

一 清廷之腐败 848

二 列强之侵略 854

三 世界之思潮 858

四 民族之觉醒 862

贰 国民革命之历史使命 864

一 推翻专制政体 866

二 打倒帝国主义 870

三 维护固有文化 874

四 建设富强国家 877

叁 国民革命之建国指针 881

一 心理之建设 882

二 政治之建设 886

三 社会之建设 890

四 物质之建设 894

肆 国民革命之思想探源 896

一 民族主义之渊源 897

二 民权主义之渊源 902

三 民生主义之渊源 907

四 孙文学说之渊源 912

第二节 国民革命之倡导 916

壹 伟人之发轫——国父孙中山先生 916

一 家世与幼教 916

二 求学之历程 918

三 治学之大旨 921

四 革命之抱负 926

五 伟人之风范 929

贰 革命之功业 932

一 集会与兴中 933

二 同盟与举义 937

三 民国之创建 941

四 讨袁与护法 952

五 逝世之前后 957

叁 国父之遗教 962

一 三民主义 962

二 建国方略 966

三 建国大纲 974

四 地方自治 977

五 五权宪法 979

肆 道统之绍述 983

一 伦理与民族 984

二 中道与民权 985

三 科学与民生 986

四 王道与和平 987

五 尚公与大同 988

第三节 国民革命之发扬 989

壹 伟人之生平——先总统 蒋中正先生 989

一 谱系与家世 990

二 教育与环境 992

三 救国之宏愿 996

四 著述之大旨 999

五 革命之修养 1003

贰 革命之勋业 1006

一 入党与革命 1007

二 黄埔与建军 1009

三 东征与北伐 1012

四 剿共与抗战 1017

五 戡乱与复国 1023

叁 蒋公之思想 1031

一 哲学思想 1032

二 政治思想 1037

三 经济思想 1045

四 教育思想 1050

五 伦理思想 1054

六 军事思想 1059

肆 道统之发扬 1063

一 为天地立心 1064

二 为生民立命 1065

三 为往圣继绝学 1067

四 为万世开太平 1069

第四节 国民革命之重振 1070

壹 伟人之身世——故总统蒋经国先生 1071

一 家世与庭训 1071

二 去国与留学 1073

三 建设新赣南 1074

四 受命于危急之秋 1079

贰 革命之重振 1082

一 重整精神武装 1082

二 团结青年反共 1085

三 开路安置荣民 1088

四 充实国防战备 1091

叁 中兴以复国 1093

一 推动政治革新 1094

二 外交折冲樽俎 1097

三 推行十大建设 1099

四 国人一致拥戴 1102

第五节 结语 1105

壹 国民革命与世界潮流 1105

贰 国民革命与中华文化 1110

跋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