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技法与欣赏》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乡状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7023430
  • 页数:183 页
图书介绍:《破译人生密码1:梦境中的信息密码》梦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东西,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懂得梦的人是有福的人。梦有很神奇的力量,认识梦、善待梦、驾驭梦,它可以指导你的人生,让人生美梦成真。 梦常常被认为是对未来的启示。很多颇为灵验的预感与实际经历之间的惊人巧合,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上帝这个慈祥的老人,因为人类的愚蠢无知想予以惩罚,当举手要打时却又下不了手,于是悄悄告诉了人们一些。 《破译人生密码2:姓名中的幸运密码》名字伴随人的一生,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名的学问。名字的好坏,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很大。客观地说,好名字能够影响自己追求事业成功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影响自己的命运。 好名字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健康、人际关系和婚姻,而且对于企业而言,好名字就是个金字招牌,是企业永久性的广告。好产品需要一个好商名,好人也需要一个好名字。 《破译人生密码3:血型性格中的命运密码》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说:“性格即命运”。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速写是绘画基础训练之一 1

第二节 速写是对生活的直观反映 8

第三节 速写体现画者个性 11

第四节 怎样才能画好速写 13

第五节 材料准备 14

一、笔 16

二、纸 21

三、其它速写工具 24

第二章 速写基本理论 27

第一节 明暗 27

第二节 透视 29

一、平行透视法 29

二、成角透视法 30

三、俯视法 30

四、仰视法 30

五、散点透视法 31

第三节 构图 31

一、构图的原则 32

二、主次关系 34

三、均衡 34

四、提炼概括 34

五、虚实 34

六、层次 35

第四节 分类 38

一、人物速写 39

二、动物速写 40

三、风景速写 42

第三章 表现形式及技法 43

第一节 速写的表现形式 43

一、以线条为主 43

二、以明暗色调为主的形式 45

第二节 速写的训练方法 48

一、由慢到快,由静到动 48

二、注重整体 49

三、注重体积 50

四、重视动态线 51

五、果断下笔、大胆取舍 52

六、注重线的虚实 54

七、注重形神兼备 54

八、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55

九、速写离不开默写 56

十、以临摹作辅助性训练 59

十一、多画、多看、多研、多悟 60

第三节 学习速写应该注意的问题 61

第四章 人物速写 63

第一节 人体整体结构 65

一、“站七、坐五、蹲三” 65

二、“一圆、二方、三体积、四肢” 67

三、骨骼、骨点 70

第二节 头部结构及头像的画法 71

一、头部结构 71

二、头像的画法 75

三、五官的画法 82

第三节 静态速写的画法要领 89

第四节 动态速写的画法要领 90

一、规则动态速写画法 95

二、不规则动态速写 96

三、戏曲舞蹈人物速写 96

第五节 场景速写 97

一、场面速写的要领 99

二、场面速写的步骤 99

三、画群像场景速写 100

四、主题性速写 101

第六节 人物半身像速写的画法 102

一、表情 102

二、构图的规律 103

三、头像刻画技法 104

四、衣饰 104

五、手的造型与画法 105

六、手的解剖与结构 106

七、手的透视缩短现象 108

第七节 人物全身像速写的画法 109

一、初步刻画 110

二、步骤与画法 111

三、衬景的画法 111

四、自测与调整 112

五、足的造型与画法 112

六、衣纹的组织与表现 113

第五章 动物速写 120

第一节 兽类动物速写的画法 120

第二节 鸟类动物速写的画法 121

第三节 虫鱼速写的画法 123

第四节 动物速写的步骤 124

第六章 风景速写 125

第一节 风景速写 125

第二节 如何画风景速写 126

一、观察方法 128

二、简化与构图 129

三、掌握结构特征 130

四、注意人与物关系 131

五、运用笔法写形传神 131

六、取景与移景 131

七、应用透视原理安排景物 132

八、线条的运用 133

第三节 树、石、建筑的画法 133

第七章 静物速写 142

第一节 物体的造型 142

第二节 线条表现 147

第三节 光影原理 149

第四节 物体的选择 150

第五节 取景 151

第六节 构图方法 153

第七节 明暗关系 156

第八节 整体修饰 160

一、收尾 160

二、写生对象的对比 161

三、选择可画的物品 163

四、和谐统一性 164

五、平衡 166

六、视觉中心 168

七、表现手法 170

第八章 本书赘语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