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上编 墨子还原 3
一 士君子显学与草根显学 3
二 鲁南鄙东夷文化因缘 6
三 近儒脱儒之造士过程 12
四 篇目辨伪与过程意识 19
五 墨学十论与天地人三学 24
六 所谓“背周道而用夏政” 28
七 墨氏族源与天鬼意识 35
八 人学中的兼爱、非攻支柱 44
九 政治学说中的草根诉求与东夷体制 49
十 三墨与十论分篇的文化地理学对应关系 53
十一 王官之学与民间组织制度 63
十二 晚岁囚宋与墨辩发生的心理契机 69
十三 反思百工技艺与开启名辩思潮 75
十四 墨子文学观与买椟还珠之辩 82
十五 多样文体与口传文学程式 86
下编 墨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 95
编者前识 95
凡例 98
一 生平编 99
(一)生卒年及里籍 100
(二)出身及行迹 114
二 思想编 123
(一)思想渊源及发展(含儒墨关系) 124
(二)“天学”《天志》《明鬼》《非命》(宗教、鬼神思想) 140
(三)“地学”《节用》《节葬》《非乐》(实利、经济学说) 155
(四)“人学”《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政治、社会理想) 164
(五)“心学”《墨辩》(逻辑学) 186
(六)教育、军事等思想 190
三 文本编 194
(一)《墨子》版本流变 195
(二)篇目考订及作者辨析 201
(三)“十论”上中下三篇之对应关系 213
四 文学编 216
(一)文学地位与评价 216
(二)艺术特点 221
五 影响编 227
(一)墨学流变 228
(二)墨学“中绝”的探讨 236
(三)墨学的影响及意义 241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