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1
二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及其分期 7
三 宋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和本书撰述宗旨 15
上编 宋代文学的基本内容 25
第一章 宋代诗歌概述 25
第一节 宋诗之规模与特质 25
第二节 北宋前期——宋诗自立 28
第三节 北宋中后期——苏、黄时代 39
第四节 南宋前期——中兴诸家 43
第五节 南宋后期——四灵与江湖诗派 47
附述:宋代理学诗 48
第二章 宋代词概述 50
第一节 第一、第二代词人群的开创业绩 52
第二节 第三、第四代词人群的新变与辉煌 59
第三节 第五、第六代词人群的深化与融合 66
第三章 宋代散文概述 73
第一节 宋代散文的总体特征 73
第二节 北宋前期散文 75
第三节 北宋中期散文 83
第四节 南渡前后散文 94
第五节 南宋中期散文 96
第六节 宋季散文 100
第四章 宋代辞赋及四六文概述 103
第一节 宋代辞赋的主要体制 103
第二节 宋代辞赋的题材内容 107
第三节 宋代辞赋的艺术特色 110
第四节 宋四六的文体特征 114
第五节 北宋四六的嬗变 119
第六节 南宋四六的发展 124
第五章 宋代文言小说概述 129
第一节 宋代文言小说概说 129
第二节 宋代的传奇 132
第三节 宋代的志怪 140
第四节 宋代文言小说的研究 146
第六章 宋代话本小说概述 148
第一节 概况 148
第二节 宋代说话 151
第三节 宋代讲史 157
第四节 宋代小说话本 162
第五节 说经与合生、商谜 168
第七章 宋代戏剧概述 171
第一节 宋杂剧的兴盛 172
第二节 南曲戏文的产生与成熟 177
第八章 宋代文学批评概述 185
第一节 宋代的古文运动与文论 185
第二节 宋代的诗话 190
第三节 严羽及其《沧浪诗话》 202
第四节 宋代的词学批评 211
中编 宋代文学与社会文化 223
第一章 宋代文学与政治 223
第一节 宋代政治的表现形态与士人的文化性格 223
第二节 宋代朋党政治与文学生态 228
第三节 宋代朋党政治与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 237
第二章 宋代文学与都市社会生活 251
第一节 市镇背景 252
第二节 市民特色 256
第三节 城市社会生活文学体系的确立 262
第三章 宋代文学与民族关系 268
第一节 民族关系格局与宋代文学特色 268
第二节 宋辽夏并立形势与北宋文学的革新及繁荣 272
第三节 宋金对立下的文风丕变与文人的恢复情结 278
第四节 宋蒙关系与宋末文学中的民族意识 283
第五节 宋代文学与十至十三世纪汉语文学 287
第四章 宋代文学与西夏文化 292
第一节 宋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92
第二节 宋夏战争与宋人的有关作品 299
第三节 西夏的文学创作 309
第五章 宋代文学与科举 318
第一节 宋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318
第二节 宋代科举制度与社会文化 323
第三节 北宋诗文革新与科举制度 327
第四节 宋人之好议论与科举变革 332
第五节 词科的设立与南宋文学 335
第六章 宋代文学与理学 338
第一节 宋诗与理学 339
第二节 宋文与理学 351
第三节 宋词与理学 359
结语 365
第七章 宋代文学与宗教 367
第一节 道、佛文化底色中的文学理论 369
第二节 道、佛思想对文人心灵及其创作的影响 373
第三节 道流和僧人的文学创作 384
结语 390
第八章 宋代文学的传播 391
第一节 口头讲唱传播 391
第二节 书面单篇传播 400
第三节 书册传播 409
第九章 宋代文学与艺术 420
第一节 宋代音乐舞蹈艺术与文学 421
第二节 宋代书画艺术与文学 431
第十章 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 442
第一节 从总体上看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 442
第二节 宋诗与文学传统 449
第三节 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 457
第四节 宋词与文学传统 467
下编 宋代文学的基本文献 483
第一章 宋代文学的基本典籍 483
第一节 总集 483
第二节 别集 508
第三节 词集 525
第二章 宋代文学与历史文献 532
第一节 史籍 532
第二节 传记 534
第三节 书目 535
第三章 宋代文学与海外汉籍 538
第一节 历史上宋代与海外的汉籍交流 538
第二节 宋代部分汉籍的分布与回流 544
第三节 海外汉籍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的价值 549
第四章 宋代文学的工具书 557
第一节 目录类工具书 557
第二节 索引类工具书 568
第三节 辞典类工具书 571
第四节 资料类工具书 576
结语 586
一 传统学术的师承和新学语、新观念的输入 586
二 文学的历史阐释和考据、批评并重 594
三 反映论和阶级分析方法 601
四 多元发展和以文化为背景的综合研究 608
附录 621
后记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