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党会观念的由来 5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朋党与会社 5
(一)汉唐宋明的朋党与会社 6
(二)朋党形成的原因 10
(三)士大夫对朋党的态度 13
第二节 西方党会观念的输入 16
(一)自强运动时期的西政思想 20
(二)戊戌维新与党会观念的输入 28
(三)革命立宪两派对政党观念的鼓吹 37
(四)党会观念输入的重要媒介——译书与游学 46
(五)辛亥革命前夕的政党观 52
第三章 清季的政治环境 56
第一节 士绅阶层的觉醒 56
(一)觉醒的原因 56
(二)觉醒后的社会现象 64
第二节 党禁与结社集会律 110
(一)党禁的由来与开禁运动 111
(二)结社集会律及其制限性 118
第四章 戊戌时期的维新团体 123
第一节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与强学会的创立 123
(一)康有为变法思想的成长 123
(二)强学会的创立及其封禁 128
第二节 结社风气的勃兴与保国会、南学会的崛起 139
(一)结社风气的勃兴 140
(二)保国会的组织纲领及其声势 148
(三)南学会的理想与困境 154
第五章 保皇会的组织及其运动 160
第一节 维新派的涣散与保皇会的建立 160
(一)维新派的涣散——与革命派合作问题 161
(二)保皇会的主张及其组织分布 164
(三)保皇会兼营的事业与经费 173
第二节 保皇会的勤王运动与康梁的分合 179
(一)保皇会的勤王运动 179
(二)康梁的分合 207
第六章 帝国宪政会与政闻社 215
第一节 立宪的吁求与清廷的态度 215
(一)立宪的鼓吹与要求 215
(二)清廷的态度 225
第二节 帝国宪政会 229
(一)组织的酝酿 230
(二)与政闻社的关系 232
(三)内部的冲突 236
第三节 政闻社 248
(一)组织与社员 248
(二)鼓吹与运动 252
(三)封禁之原因 254
第七章 国内的立宪团体及其运动 260
第一节 国内的重要立宪团体 260
(一)上海“预备立宪公会” 260
(二)湖南“宪政公会” 265
(三)贵州“宪政预备会” 268
(四)广东“粤商自治会” 269
(五)湖北“宪政筹备会” 272
第二节 国内外政团的联合运动(上) 273
(一)谘议局的建立及其机能 275
(二)第一次国会请愿前后的“国会请愿同志会” 280
(三)第二次国会请愿前后的“各省谘议局联合会” 287
第三节 国内外政团的联合运动(下) 296
(一)资政院的由来及其组织 296
(二)第三次国会请愿与预备年限的缩短 310
(三)清廷的宪政步骤及其对国会请愿的弹压 315
第八章 政党的出现 322
第一节 政党形成的原因 322
(一)资政院中的新旧之争 322
(二)国会请愿势力的新结合 327
第二节 昙花一现的政党 335
(一)宪友会 335
(二)帝国宪政实进会 342
(三)辛亥俱乐部 346
(四)政学会 348
第三节 立宪派的残局 349
第九章 结论 355
征引书目 360
索引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