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被害人作证的基本原理 1
一、被害人作证之界定 1
(一)作证 1
(二)被害人作证 5
(三)被害人作证与被害人陈述 9
二、被害人作证与证人作证 12
(一)目击证人记忆的形成过程 12
(二)被害人记忆与证人记忆的差异 15
(三)被害人作证与证人作证比较 17
三、被害人作证的适格性 24
(一)被害人的作证资格 26
(二)被害人的证明能力 30
(三)被害人作证的准确性 35
四、被害人作证的必要性 37
(一)被害人作证与刑事证明模式 37
(二)被害人作证与法官正确量刑 44
(三)被害人作证与被害人被害恢复 46
(四)被害人作证与证人、鉴定人作证 48
(五)被害人作证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保障 49
五、被害人作证的局限性 50
(一)隐私权与被害人作证 50
(二)人性论与被害人作证 56
(三)主体性与被害人作证 59
第二章被害人作证的身份与席位 64
一、被害人作证的身份 64
(一)被害人作证身份之一:证人 66
(二)被害人作证身份之二:当事人 79
(三)被害人两种作证身份的差异及成因 84
(四)我国被害人作证的当事人身份 90
二、被害人作证的席位 99
(一)法庭席位的符号学意义 99
(二)法庭席位设置的域外视角 103
(三)我国法庭被害人作证席位的设置 113
第三章被害人作证的内容与证据形式 123
一、被害人作证的内容 123
(一)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 123
(二)美国和德国被害人作证的实例分析 132
(三)我国被害人作证内容的合理界定 146
二、被害人作证的证据形式 155
(一)被害人陈述的分类 157
(二)被害人陈述与被害人影响陈述比较 159
(三)被害人陈述的证据能力 168
(四)被害人陈述的证明力 177
第四章被害人作证的程序与特殊方式 188
一、被害人作证的程序 188
(一)传唤被害人 189
(二)被害人宣誓问题 196
(三)被害人首先作证规则 201
(四)被害人陈述的引出方式 209
(五)被害人陈述的质证 213
(六)被害人庭前书面陈述的调查 234
二、被害人作证的特殊方式 237
(一)视频作证 242
(二)电话作证 249
(三)屏风作证 250
(四)录像作证 253
(五)秘密作证 257
(六)审前法官询问 260
第五章被害人作证的援助与保障 267
一、被害人作证的援助 267
(一)被害人作证前的援助 270
(二)被害人作证期间的援助 276
(三)被害人作证后的援助 283
二、被害人作证的保障 288
(一)被害人作证的安全保护 289
(二)被害人作证的经济补偿 303
(三)被害人虚假陈述问题 311
结语 325
主要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