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论:危机与金融制度的变迁 1
1.1 1929—1933年大萧条与金融制度的重构 2
1.1.1大萧条前的金融制度 2
1.1.2大萧条中金融制度的解体 4
1.1.3大萧条后金融制度的重构 5
1.1.4第一次金融制度重构的反思 9
1.2 1973—1975年“滞胀”与金融制度的回归 11
1.2.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金融后果 12
1.2.2 1973—1975年经济危机中的“滞胀” 14
1.2.3金融制度的历史回归 15
1.2.4霸权衰落期的全球金融动荡 17
1.2.5第二次金融制度重构的反思 18
1.3金融大海啸与金融制度的变迁趋势 20
1.3.1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大海啸 20
1.3.2解读全球“大救市”释放出的信息 22
1.3.3金融大海啸后金融制度变迁趋势 25
1.3.4第三次金融制度重构的反思 26
1.4中国金融制度:借鉴与改革 27
1.4.1政府主导的渐进式金融改革 27
1.4.2市场取向:成果与灾难并存 30
1.4.3借鉴性探讨:本书各章内容简述 31
主要参考文献 34
2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的货币危机 35
2.1货币危机理论综述 35
2.1.1马克思的货币危机理论 35
2.1.2第一至第四代货币危机理论 37
2.1.3危机理论评述 42
2.1.4货币危机的理论基础 43
2.2货币失调、内外失衡与货币危机 46
2.2.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条件 47
2.2.2内外均衡的动态调整机制 50
2.2.3开放条件下的内外均衡的动态调整与货币危机 58
2.2.4内外失衡与货币危机的实证检验 60
2.3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与货币危机 67
2.3.1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67
2.3.2均衡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失调 69
2.4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情况分析 83
2.4.1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现状 84
2.4.2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现状 86
2.5中国内外失衡、人民币汇率失调与货币危机 88
2.5.1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实证检验 88
2.5.2财富效应与价格效应的关系在中国的检验 90
2.5.3人民币失衡与货币危机关系探讨 91
主要参考文献 95
3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97
3.1存款保险制度简介 98
3.1.1存款保险制度的起源及演化——以美国为例 99
3.1.2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原理 103
3.1.3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弊端 109
3.2世界范围内的存款保险制度 115
3.2.1美国:两次危机的洗礼 116
3.2.2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私人俱乐部属性 126
3.2.3日本:政府过度干预下的存款保险制度 129
3.2.4小结 133
3.3存款保险制度的“显隐”之别 134
3.3.1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本质 134
3.3.2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本质 134
3.3.3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区别 135
3.3.4小结及政策建议 140
3.4构建我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140
3.4.1从隐性到显性: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140
3.4.2潜在挑战:“南橘北枳”的暗礁 143
主要参考文献 148
4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宏观分析 150
4.1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50
4.1.1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背景 150
4.1.2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 151
4.2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演变 155
4.2.1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实体性交易 155
4.2.2从实体性交易到虚拟性交易 159
4.3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 174
4.3.1实体性交易与宏观经济运行 175
4.3.2虚拟性交易与宏观经济运行 183
4.3.3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193
4.4金融衍生品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 197
4.4.1货币政策环境的复杂化 197
4.4.2金融衍生品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0
4.4.3金融衍生品市场与货币政策操作 208
4.4.4小结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12
5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215
5.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质上是一项金融专业分工 215
5.1.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运作原理 215
5.1.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217
5.1.3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质上是一项金融专业分工 219
5.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金融风险分散与扩散功能 222
5.2.1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安排 222
5.2.2美国MBS产品创新的诱因:对各种风险的回避 223
5.2.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金融风险分散功能 226
5.2.4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金融风险扩散与放大功能 228
5.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与我国住房金融制度选择 231
5.3.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231
5.3.2我国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潜在收益与成本分析 233
5.3.3政府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宏观收益与成本分析 238
5.3.4我国建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的主要障碍 242
5.3.5审慎推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44
5.4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体系建设 245
5.4.1规范住房市场秩序,确保住房市场健康发展 245
5.4.2建立健全我国住房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248
5.4.3建立健全住房金融风险化解体系 254
5.4.4建立健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金融监管体系 257
5.4.5加快立法,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260
主要参考文献 261
6金融市场定价效率与金融稳定 263
6.1新古典范式下的金融学——关注金融市场定价效率 263
6.1.1新古典主义范式与经济现实 264
6.1.2人性的投机倾向对经济与金融的作用 265
6.1.3关注金融市场定价效率 266
6.2关于证券市场定价效率的争论 268
6.2.1 EMH的理论基础和检验方法 270
6.2.2实证检验以及理论基础上对EMH的挑战 273
6.2.3关于证券市场定价效率争论的根本原因 277
6.3证券市场定价效率的宏观分析 280
6.3.1财富的本质与财富被持有的方式 281
6.3.2预期与股票及其他资产的基本价值 284
6.3.3理性市场的必要条件:预期相容性 285
6.3.4证券市场价值的宏观分析 287
6.4信息、交易者行为与证券价格 291
6.4.1证券市场交易者行为的一般过程 292
6.4.2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与交易者行为 295
6.4.3市场投机行为 301
6.4.4市场操纵与从众行为 306
6.4.5反馈效应与投机泡沫 309
6.5证券市场定价效率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310
6.5.1托宾q理论评述 310
6.5.2证券市场定价效率与实体经济资源配置的短期关系 314
6.5.3证券市场定价效率与实体经济资源配置的较长期关系 320
6.6政府政策与金融市场定价效率 322
6.6.1金融危机:证券市场定价效率非理想的又一有力证据 322
6.6.2正视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定价效率的事实 323
6.6.3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定价效率 324
6.6.4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定价效率 326
主要参考文献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