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鸟瞰 3
古代希伯来文学与《希伯来圣经》 3
近现代希伯来文学掠影 14
简论希伯来女性文学传统 20
中国的犹太文学译介与研究 27
关于中国现代希伯来文学研究的思考 40
走近作家 49
昔人已乘黄鹤去——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格农故居 49
诗人,耶路撒冷人 55
倘若没有人生的艰辛,则没有诗人 58
头白鸳鸯失伴飞——访雅可夫&沙伯泰的遗孀 61
阿佩费尔德与大屠杀文学 66
暗夜中的一颗孤星:读李文俊老师译《鸟雀街上的孤岛》 73
以色列的福克纳:约书亚及其作品 76
格罗斯曼的忧思 83
作家的职责是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85
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大卫&格罗斯曼访谈 91
梅厄&沙莱夫剪影 100
从茨鲁娅&沙莱夫走红的现象谈起 106
奥兹的世界 113
奥兹其人 113
奥兹的三个世界 116
我与奥兹 130
奥兹的“米海尔” 133
奥兹的中国梦 136
奥兹的中国行 140
奥兹在社科院的演讲 145
奥兹作品研讨会 155
读奥兹《地下室中的黑豹》 160
奥兹和他的《咏叹生死》 166
以色列文坛之音:奥兹访谈之一 171
以写作寻求心灵宁静:奥兹访谈之二 177
奥兹与莫言对谈 184
关于奥兹在中国的经典化问题 194
问学与求真 205
阿摩司&奥兹《直至死亡》中的犹太意象 205
旧式犹太人与新型希伯来人 214
“艾赫曼审判”与以色列人对大屠杀的记忆——读阿伦特《艾赫曼在耶路撒冷》 222
身份与记忆:论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中的英雄主义 233
黛沃拉&巴伦:把情感和细腻带入干巴巴的希伯来语 250
希伯来语复兴与犹太民族国家建立 262
解构犹太复国主义神话:阅读伊兹哈尔富有争议的两个短篇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