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小泉淳编;胡连荣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2143832
  • 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序在内由5章内容构成,序中着重讲述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和本书的特色,第一章是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及其背景;第二章论述地下的特性及相关的利用形式;第三章针对开发地下空间需要哪些技术,从计划、调查,设计、分析、施工技术几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第四章是对地下空间利用的设想。

序章 为了开创魅力生活 1

第1章 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和背景 8

1.1 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 8

1.2 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沿革 10

第2章 地下的特性与利用形态 24

2.1 地下的特性 24

2.1.1 地下空间的特性 24

2.1.2 地下设施的物理特征 25

(1)设置场所 25

(2)空间隔离 25

(3)保存 28

2.1.3 从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看特性 29

(1)国内利用现状 29

(2)国外利用现状 30

(3)国内外地下利用的区别 32

2.2 地下空间的分类 33

(1)按位置、场所分类 33

(2)按使用目的分类 33

(3)按施工方法分类 33

(4)按空间形状分类 34

(5)利用深度 35

2.3 地下设施利用实例及地下特性 35

2.3.1 地下设施用途及计划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35

(1)设施的用途 36

(2)作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36

2.3.2 地下设施介绍 39

(1)大型地下空间利用工程 39

(2)直接供市民利用的设施 43

(3)设在地下的生活基础设施 48

(4)发挥地下空间特性的特殊设施 51

(5)设施共用的实例 52

第3章 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 55

3.1 计划与调查 55

3.1.1 地下空间利用基本计划的编制 55

(1)基本构想 55

(2)地下空间的开发计划 58

3.1.2 地下空间利用的调查 61

(1)调查概要 61

(2)布局条件调查 62

(3)障碍物体调查 64

(4)地质调查 65

(5)施工管理调查、环保调查 69

3.1.3 初步设计和施工计划 71

(1)地下空间利用的初步设计 71

(2)地下构筑物的施工计划 71

3.2 设计、解析技术 77

3.2.1 地下空间利用与设计 77

(1)设计思路 77

(2)地下构筑物的种类及其设计方法概要 78

3.2.2 地下构筑物及其设计方法 80

(1)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评估 80

(2)允许应力强度设计法 80

(3)临界状态设计法 81

(4)山地隧道设计法 82

3.2.3 地下构筑物及其解析方法 86

(1)地下构筑物的设计流程 86

(2)荷载与结构的关系 88

(3)依照结构形式的解析模态 89

3.3 地下空间构筑技术 92

3.3.1 线状构筑物 92

(1)盾构工法 92

(2)山地工法 108

(3)开凿工法 114

(4)推进工法 114

3.3.2 平面构筑物 118

3.3.3 纵向成洞构筑物 118

(1)沉箱工法 118

(2)小型竖井工法 119

3.3.4 其他构筑物(球状及穹顶状构筑物) 119

3.3.5 周边关联技术 121

(1)地基改良技术 121

(2)挖掘渣土倒运技术 122

3.4 维护技术 122

3.4.1 地下构筑物现状 124

(1)地下构筑物建设的变迁 124

(2)地下构筑物的完好性 125

3.4.2 调查技术 127

(1)构筑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异常 127

(2)调查方法 129

(3)监控系统实例 131

3.4.3 诊断技术 132

3.4.4 更新技术 134

(1)修补 134

(2)补强 135

(3)拆除、重新构筑 137

3.4.5 管理技术 138

(1)有关维护的信息管理 138

(2)构筑物内部设备及其安全管理 139

3.4.6 今后的维护工作 140

第4章 地下空间利用的未来展望 142

4.1 围绕社会资本整备的环境变化 143

4.1.1 入口减少与少子化、老龄化的加剧 143

4.1.2 地区差别的扩大 144

4.1.3 地球环境制约的表面化 147

4.1.4 严酷的公共财政形势 148

4.1.5 东亚经济的兴起 151

4.2 地下空间利用的未来模式 152

4.2.1 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概念 153

4.2.2 地下空间利用有待解决的课题 153

(1)有关心理、行为特性方面的相关课题 154

(2)有关安全性的课题 155

(3)与经济性、事业性相关的课题 156

(4)有关对环境影响的课题 157

4.3 与地下空间利用相关的政府动向 159

4.3.1 社会资本整备的整体动向 159

(1)社会资本整备的重点规划 159

(2)支撑“双重大经济圈”的综合交通体系(国土形成规划) 161

4.3.2 有关城市、区域再生的趋向 163

(1)城市再生特别措置法 163

(2)区域再生法 164

4.3.3 有关大深度地下空间利用的趋向 164

(1)有关大深度地下空间公益性利用的特别措置法 164

(2)大深度地下空间应用技术指南及其解说 165

(3)大深度地下空间利用相关技术开发展望 166

(4)其他大深度地下空间利用相关的手册、指南类 168

4.4 未来地下空间利用的工程项目 170

4.4.1 把已经利用地下空间的城市作为据点 170

(1)城市小型化的基本理念 170

(2)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城市据点的整备 172

4.4.2 高速交通体系的构筑 174

(1)利用地下的公路网 174

(2)利用地下的铁路网 184

4.4.3 与环境关联设施的整备 192

(1)包括废弃物运输在内的基础设施网络 192

(2)利用地下空间的垃圾处理场 192

(3)放射性废弃物的地下处理 193

(4)解决自行车存放问题的机械化地下存车处 197

(5)临水环境的地下河川、地下通道 199

4.5 地下空间设计与技术前瞻 201

4.5.1 地下空间设计思路 201

(1)宏伟构想与“地下宏伟构想” 202

(2)寿命周期设计(Life Cycle Design) 204

4.5.2 更具实效而且使用安全的技术 209

(1)内部空间设计技术 209

(2)内部环境技术 213

(3)换气技术 213

(4)防灾系统 218

(5)移动、物流技术 219

4.5.3 合理开创环境友好技术 219

(1)盾构隧道设计技术的高端发展 219

(2)构筑物大深度化的应对措施 219

(3)构筑物的调查、量测技术 226

(4)地下环境的事先影响评估 228

(5)公用的合理化设施计划 232

(6)ITS在地下道路中的应用 234

4.5.4 对项目作确切评估以利于推进的技术 236

(1)项目的经济性评估 236

(2)寿命周期成本评估 238

(3)项目的事业性评估 240

4.6 为了实现富于魅力的地下空间利用 243

4.6.1 对事业公平公正的评估 244

4.6.2 有关各方协调体制的组建与强化 245

4.6.3 资金调配、使用的新方案 246

4.6.4 社会性认同的形成 250

4.6.5 结束语——为了实现富于魅力的地下空间利用 251

小贴士 22

1 燧石 22

2 深藏地下的车站 42

3 地下空间的特性 48

4 什么是城市规划审议会 57

5 国家预算(一般会计)设立流程 60

6 设计的深度 79

7 功能和性能 85

8 地上土地利用及其整合 91

9 刀盘面板 107

10 既然如此还能说取缔公共事业吗? 150

11 就是这么快! 178

12 当前高速公路已计划得很充分了吗? 183

13 修高架路还是地下路? 188

14 铁路职工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191

15 螺旋状隧道能支撑洞室!? 196

16 高速公路地下化的前景如何? 200

17 与现实接近到什么程度? 212

18 靠土壤净化大气? 217

19 官民协同型城建的推进 247

20 以民间NPO为主的事业费负担方式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