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做合格教师的科学——教育学(代绪论) 6
第一节 教育及其本质 6
一、什么是教育 6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11
三、教育的本质 12
第二节 什么是教育学 14
一、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14
二、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16
第三节 怎样学习教育学 22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2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24
第一章 课堂 32
第一节 交往的课堂 32
一、关于交往 32
二、交往的功能 33
三、交往的类型 36
第二节 生命的课堂 42
一、课堂的生命表现 42
二、为课堂注入生命 45
第三节 建构的课堂 50
一、“传递”让位于“建构” 50
二、创设“学习环境” 53
三、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55
第二章 教学(一) 63
第一节 教学概述 63
一、教学的概念 63
二、教学的实质 64
第二节 教学过程 67
一、教学过程的结构 67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68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 69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71
第三节 教学原则 80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80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3
三、直观性原则 85
四、启发性原则 87
五、因材施教原则 90
第四节 教学方法 93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93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97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98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100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101
六、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 102
第五节 教学艺术 108
一、教学艺术的概述 108
二、课堂教学艺术 117
第三章 教学(二) 131
第一节 备课 131
一、备课的方式 131
二、备课的种类 138
三、新课程下备课的一般策略 142
第二节 上课 146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46
二、一节好课的标准 147
三、上课的技能 149
第三节 教学评价 155
一、教学评价的概述 155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161
三、学生学业评价 163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164
第四节 课后的反思 168
一、课后反思的概念 168
二、课后反思的内容 169
三、课后反思的方法 171
第四章 课程(一) 175
第一节 课程类别 175
一、课程的概念 175
二、课程的类别 176
第二节 课程结构 182
一、课程结构概述 182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与体系 184
第三节 课程内容 188
一、分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188
二、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191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93
第四节 课程改革 197
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97
二、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
第五章 课程(二) 212
第一节 课程计划 212
一、什么是课程计划 212
二、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213
三、课程计划的编制 216
第二节 课程标准 220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220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 222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23
第三节 教科书 227
一、教科书与教材 227
二、教科书的作用 228
三、正确对待教科书 230
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34
一、对课程资源的理解 234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235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37
第六章 学生与学习方式 247
第一节 学生的地位 247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247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49
第二节 学习方式 255
一、学习方式的内涵 255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257
第三节 自主学习 261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261
二、自主学习活动的类型 263
三、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64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 270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270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273
三、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275
第五节 合作学习 278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278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类型和要素 282
三、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285
第七章 教师与教学方式 291
第一节 教师的价值 291
一、教师价值的内容 291
二、教师价值的体现 296
三、教师实现价值必须具备的素质 297
第二节 教师角色 300
一、教师角色 300
二、教师角色的协调与转换 306
第三节 教学方式变革 311
一、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变革 311
二、教学方式的发展趋势 321
第八章 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330
第一节 课堂的组织管理 330
一、关于组织的概念 330
二、课堂组织管理的意义 331
三、组织管理应该怎样进行 332
四、影响课堂组织管理的主要因素 333
五、课堂的组织管理策略 335
第二节 课堂的教学管理 341
一、课堂教学节奏的处理 341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管理 342
第三节 班级管理 349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349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350
三、班级管理的方法 352
第四节 家校关系的协调 359
一、协调家校关系的意义 359
二、协调家校关系的途径 360
第九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368
第一节 学校教育 368
一、学校教育的要素 368
二、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75
三、学校教育的功能 381
四、学校教育制度 385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393
一、家庭教育 393
二、社会教育 405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414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的意义 414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的基本原则 415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基本方式 416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机构结合的基本方式 417
第十章 教育的目的与价值 423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 423
一、教育目的概述 423
二、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430
三、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第二节 教育的价值 439
一、教育的价值 439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442
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449
第三节 教育价值观 455
一、教育价值取向 455
二、教育价值的创造 462
参考文献 469
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