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彭漪涟 1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逻辑现代化的积极进展 4
三、逻辑为现代化服务的困境与原因 8
四、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 15
第一章 现代逻辑的规范性及其问题 23
一、有效性:现代逻辑规范性的效力之源 25
二、来自论证评估实践的质疑 29
三、现代逻辑规范性的理论反思 36
第二章 从传统逻辑到非形式逻辑 51
一、传统逻辑的论证理论及其主要问题 52
二、非形式逻辑的本质与主要论题 72
三、非形式逻辑的现代性特征 92
第三章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逻辑合理性观 113
一、现代逻辑合理性观的基本特征 114
二、后形而上学之思的启示 122
三、现代性反思与逻辑合理性观的转型 136
第四章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59
一、现阶段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诸种姿态 161
二、名辩学、中国古代逻辑与逻辑史的书写 172
三、从“据西释中”到科学的比较法 184
四、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96
第五章 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上) 218
一、言与文:语言的双重功能 219
二、言语交际的规范与原则 223
三、“正名”与意义理论 240
四、性与天道:言语交际的限度 245
第六章 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下) 251
一、主体间论辩之必要与可能 252
二、庄子:“辩无胜”及其复杂性 257
三、后期墨家:“辩胜,当也” 264
四、“辩无胜”与“辩有胜”之争的真理观意蕴 270
第七章 作为辩证逻辑的论辩术 277
一、古希腊论辩术的历史发展 278
二、亚里士多德论论辩术及其逻辑特性 293
三、论辩术的当代复兴 308
四、对进一步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启示 323
第八章 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间性向度 336
一、一致而百虑:思维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 337
二、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间性向度及其具体表现 341
三、通过百家争鸣推进辩证逻辑的现代化 352
四、化理论为方法:群众观点的新内涵 356
第九章 辩证逻辑与科学的合理性 366
一、科学发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368
二、科学辩护:证实与否证的统一 377
三、科学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86
主要参考文献 394
后记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