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1937年(青年求学时期) 1
诗、小说、散文黑洞里的丧 3
夜车厢里 21
号子里 23
附:读《号子里》(圣陶) 28
鞭梢 36
急待开发的海南岛 37
他们战斗了以后——临死之前(京沪线上) 42
祭——鲁迅周年忌 49
题《血的哺养》——一代发刊词 52
黄石港之夜 56
1945—1947年(昆明地下工作时期) 65
论看 65
《高中进修国文选》“文话”选篇 65
一、鲁迅的《秋夜》与茅盾的《黄昏》 65
附:黄昏 70
二、欧阳修的《泷冈阡表》与朱自清的《给亡妇》 72
三、胡愈之的《青年的憧憬》与郭沫若的《青年哟,人类的春天!》 75
四、陆游诗四首和天蓝的《队长骑马去了》 79
附:队长骑马去了 83
五、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与西蒙诺夫的《斯城近郊的白昼和夜间》 91
六、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自序》与夏衍的《“戏剧春秋”后记》 95
七、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八则)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98
八、鲁迅的《杂感》与冯雪峰的《简论市侩主义》 101
九、丁西林的《北京的空气》 104
历史的教训 109
华罗庚教授谈苏联 113
查良钊变了(上) 118
查良钊变了(下) 122
1958—1964年(建国后十七年时期) 129
论看 129
《教育方针通俗讲话》(节录) 129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129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什么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134
三、完整地贯彻方针 全面地安排工作 140
四、一根红线——从历史上看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149
五、“两条腿走路” 154
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认识问题 164
做自觉的教学改革的促进派(节选) 172
制作教具 改革教具 186
达·芬奇的老师 189
读书与求解——读书散谈之一 193
鲁迅与儿童 197
故事今读 208
漫话“条条” 213
教师的威信与谦逊 216
谈小学生写毛笔字 221
剧本 231
《送瘟神》(节录) 231
1970—1977年(“文革”时期) 255
诗词 255
岁暮杂咏 255
游北固山 257
九七三中秋家书 258
赠大年 259
答华罗庚 260
家书 262
给夫人吴大年的信(两封) 262
给女儿布尔的信 269
给次子岭儿和幼子鹰儿的信(两封) 273
给幼子鹰儿的信 278
1979—1991年(“文革”以后) 283
论看 283
教师的艺术和幸福 283
要办好农业中学 287
如是我闻陶行知(之一) 293
如是我闻陶行知(之二) 298
成如容易却艰辛——谈学习斯霞的教学经验 302
浮想联翩话当年 314
乐山武大党组织领导学运的一段回忆 317“我可以延长几分钟吗?”——纪念华罗庚同志逝世五周年 329
诗词 335
哀怜儿——含冤逝世十五周年祭 335
庐山记游 336
寄三嫂 337
附录 341
怀念钱闻同志(罗明) 341
钱闻同志助我成长(王兰) 344
忆良师(李吉林) 348
深切怀念老总编辑钱闻同志(储继芳等) 352
长者的风范——纪念钱闻同志逝世两周年(朱亮) 359
心中的祭奠——回忆钱闻同志(朱爱华) 364
《高中进修国文选·文话》读后——寄怀钱闻同志(穆嘉琨、金鱼为) 371
我们的引路人——记钱闻老师二三事(许加) 378
引导我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好老师——回忆钱闻、吴大年先生(杨振铎) 381
一年受教终生难忘——记吴大年、钱闻两位老师(段成鹏) 385
记钱校长的几次报告(臧宗元) 390
忆往事,念恩师(焦根寿) 402
忆钱闻校长(李春安、蒋孟平等) 409
送别父亲——在父亲送行仪式上的讲话(钱乘旦)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