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辑:论中国思想和中国问题 3
思想史与张力 3
三种基本意识形态 8
达尔文与进化论 9
论康有为 12
论严复 15
论梁启超 20
论章太炎 29
民族主义与现代中国 34
文化民族主义 41
孙中山与民族主义 44
启蒙与“全盘西化” 46
陈独秀与民族主义 47
胡适与民族主义 48
近代民族主义的局限性 49
社会主义的历史考察 50
无政府主义的传播与接受 56
保守主义的历史考察 60
论梁漱溟 62
西方现代性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 72
传统中国与文化认同 74
中国的自由主义者 76
中国知识分子的地方性特征 77
中国与日本的开放进程之比较 80
开放的整体性 82
第二辑:论哲学 85
哲学正处于一个转折点 85
中西哲学传统的真正交切点 86
哲学问题与哲学品质 87
马克思不是纯粹的哲学家 91
第三辑:实践哲学及其他 95
西方哲学的历史性转折 95
实践哲学 96
我是他人 102
论乌托邦 104
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 108
上海文化的命运 113
现代化和现代性 115
现代性的两张面孔 117
第四辑:当今世界及其中的人 121
人的职责与尊严 121
理想之为理想 124
活在历史中 125
进步的“神正论” 129
理性转变为非理性 131
论阿伦特 132
弗莱堡 134
论知识分子 136
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与现代社会 142
论教育 144
普遍的知识和实用的知识 146
真正的贵族 148
第五辑:论思想及其他 151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151
坚持“怀疑”和“自我批判”,反对“非此即彼” 153
宽容与理性 155
作为游戏的艺术 157
事物本身即是事物的“本然” 159
拒绝庸俗 160
颠覆大写的理性 161
第六辑:论西方哲学 165
论康德 165
论黑格尔 173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180
现代性的政治原则与世界和平 182
论叔本华 183
论祁克果 185
论尼采 188
柏格森哲学的实践特征 193
论狄尔泰 194
信念与幸福 200
信仰与生命经验 201
弗雷格的筚路蓝缕之功 202
灵魂的力量 203
石里克与卡尔纳普的分歧 204
论维特根斯坦 205
奎因论存在问题的两个层面 209
论胡塞尔 210
论海德格尔 214
论萨特 228
梅洛——庞蒂的结构概念 230
论阿多诺 231
论伽达默尔 233
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 240
论约纳斯 243
利科与释义学 247
德里达与解构 248
论罗蒂 250
近代历史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 253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 255
释义学的历史哲学的实践性质 256
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的核心是个体性原则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