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庄序莹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9047699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公共管理问题,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体系来研究公共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

第一章 导论:对公共管理的最新认识 1

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念及其他 1

一、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组成 2

二、管理、行政与公共管理 4

三、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 7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8

一、公共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8

二、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12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5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 15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18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20

四、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21

第二章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4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 25

一、公共选择理论 28

二、委托—代理人理论 32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35

四、交易费用理论 37

第二节 工商管理学 39

一、工商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39

二、工商管理学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 44

第三节 政治学和行政学 45

第一节 传统行政模式 48

一、早期的行政 48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48

二、传统的行政模式 50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58

一、管理的主体不同 58

二、管理的对象不同 59

三、管理的目标不同 59

四、管理的方式不同 60

五、管理的环境不同 61

六、管理的权力不同 62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特点 63

一、将公共部门界定在适当的范围内 66

二、在公共部门确立以顾客(即公众)为服务中心的思想 67

三、公共决策的制定引入专家论证制度 72

四、建立起应对公众诉求的快速反应机制 73

第四节 公共管理变革的必然性 75

一、公共部门管理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 75

二、私人部门竞争加剧 77

三、信息技术的传播是公共管理发生变革的导火索 79

四、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80

第四章 政府制度的运行特征 82

第一节 市场制度与市场失灵 82

第二节 对政府职能范围的认识 87

一、古典经济学对政府制度的认识 87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 91

三、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学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 93

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与政府活动范围 94

五、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95

六、新政府经济学派向古典经济学的回归 96

第三节 对政府机制效率和公平等问题的探讨 97

一、对政府、政府制度、官僚机构等定义的认识 97

二、早期的实证性看法 99

三、理想化的政府制度模型 100

四、庇古和凯恩斯的理论 101

五、公共选择理论 102

一、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困境 115

第四节 对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考察 115

二、直接民主决策机制与代议制政府在运用上的区别 118

第五章 政府制度的失灵及其改进 121

第一节 政府制度的失灵 121

一、信息失灵 121

二、激励失灵 123

三、决策程序的缺陷 124

四、公共决策和执行中的经济人动机 125

一、将政府从一部分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 127

第二节 政府制度失灵的矫正 127

二、从技术和制度环境着手 129

三、引入类似于私人部门的竞争方式 135

第三节 现代经济下的政府制度职能 137

一、确定法律基础以保护产权 139

二、提供社会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 140

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141

四、保持私人部门的竞争环境 142

五、保护弱势群体 143

六、协调与解决各方利益的冲突 144

七、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145

第四节 政府履行职能的路径和工具选择 147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路径选择 147

二、政府部门直接“生产” 149

三、委托给非营业性组织 150

四、委托给公共企业 151

五、委托给私人企业 151

六、政府管制 156

第六章 政府间关系 158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159

一、分离模式、下位包含模式与相互依存模式 159

二、单一分权型模式、联邦分权型模式与单一集权型模式 160

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与行政权转让及其他 162

四、市政管理体制 163

第二节 政府间关系的规范研究 164

一、从收入来源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 164

二、财政联邦制理论的启示——政府间职能划分的基本原则 165

三、地方政府的分权依据 168

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特点 170

一、传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模式 170

二、分税制下的政府关系 172

三、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75

四、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176

五、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联系有加强的趋势 179

第七章 公共企业 182

第一节 公共企业的定义 183

第二节 公共企业的演变 185

一、早期阶段: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或保护弱小的民族工业 186

二、矫正市场失灵及没收侵略者资产 187

三、推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188

四、维持自然垄断的公共生产和稳定社会经济 189

五、保护弱势群体及其他 189

第三节 公共企业的类型 191

一、自然垄断性公共企业 191

二、竞争性公共企业 196

三、社会公益性公共企业 200

第四节 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 202

一、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203

二、公共企业的外部环境 206

第一节 关于民营化的含义及其目标 214

一、民营化的含义 214

第八章 公共企业的民营化 214

二、民营化的目标 215

第二节 民营化的理由 219

一、绩效表现 219

二、改善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减少财政压力 221

三、减少政府部门对经济利益的索取,降低道德风险 222

四、改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改进企业的治理结构 223

五、自然垄断性及公益性公共企业民营化必要性分析 225

一、民营化的具体方式 227

第三节 公共企业民营化的路径选择 227

二、民营化途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231

三、对MBO或ESOP方式的进一步反思 235

第四节 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政府控制力问题 239

一、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239

二、公共企业民营化后的政府控制力 242

主要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