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1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
1.2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3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5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6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8
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10
第二单元 大气 14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4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15
2.3 大气的运动 17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19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21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24
2.7 大气环境保护 27
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30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30
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32
3.3 海水温度和盐度 34
3.4 海水的运动 37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39
3.6 生物 42
3.7 土壤 45
3.8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 46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50
4.1 气候资源 50
4.2 海洋资源(一) 52
4.3 海洋资源(二) 53
4.4 陆地资源 56
4.5 气象灾害 58
4.6 地质灾害 60
5.1 农业生产活动 63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63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64
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67
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69
5.5 工业生产活动 71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 73
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76
5.8 传统工业区 79
5.9 新兴工业区 81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84
6.1 聚落的形成 84
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86
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88
6.4 城市化 90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92
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95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95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97
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99
7.4 城市交通运输 100
7.5 电子通信 102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104
7.7 国际贸易和金融 107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09
8.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09
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12
8.3 可持续发展 114
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16
第九单元 人口发展与环境 118
9.1 人口再生产 118
9.2 人口数量与环境 121
9.3 环境人口容量 124
9.4 人口素质与环境 126
9.5 人口迁移与环境 129
9.6 中国人口迁移 132
第十单元 城市地域结构 136
10.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136
10.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37
10.3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139
10.4 城市的合理规划 141
第十一单元 文化与文化景观 144
11.1 文化景观的构成 144
11.2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146
11.3 文化景观与环境 148
11.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150
11.5 文化的空间扩散 152
12.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55
第十二单元 旅游活动 155
12.2 旅游资源 157
12.3 旅游景观的欣赏 160
12.4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62
第十三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66
13.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66
13.2 世界经济全球化 168
13.3 区域经济一体化 171
13.4 综合国力竞争 173
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77
14.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77
14.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79
14.3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181
14.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183
第十五单元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186
15.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186
15.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189
第十六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 191
1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191
16.2 水土流失的治理 192
第十七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 196
17.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196
17.2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198
第十八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 202
18.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202
18.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205
18.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207
第十九单元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209
19.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209
19.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211
第二十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214
20.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214
20.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217
第二十一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220
21.1 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220
21.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221
21.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24
第二十二单元 交通运输的建设 226
22.1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226
22.2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229
第二十三单元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231
23.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231
23.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233
第二十四单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36
24.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36
24.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 238
第二十五单元 城市新区的发展 241
25.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241
25.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