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华严经疏钞 20》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严编藏会整编
  • 出 版 社:财团法人台北市华严莲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
  • 页数:448 页
图书介绍: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1

(贰)摩耶夫人下十一人会缘入实相 1

壹 文前叙义 1

(壹)总科释 1

(贰)料拣 1

(参)解妨难 1

一 问 1

二 答 1

(肆)别示义门 2

(伍)总释诸会 2

贰 随文正释 4

(壹)摩耶夫人一人为总 4

一 依教趣求 4

(一)将诣观成 4

一 标将诣观成 4

二 别明观念 4

(一)德念胜德 4

(二)别念一十七身 4

三 思欲亲承 4

(二)胜缘引导 10

一 主城神显教修心 10

(一)以华散 10

(二)正以言教 11

一 十二门明十度行 11

二 十一句即初地净治地法十种胜行 12

三 七句福智圆满 12

(三)结赞徵释及成胜益 13

二 身众神密加受法 16

(一)赞友令欣 16

(二)放光加被 16

(三)善财获益 16

三 法堂罗刹教求友之方 18

(一)教 18

一 教十法增其智 18

二 示三昧息其乱 19

(二)问 23

(三)答 24

二 见敬咨问 24

(一)见 24

一 睹依 24

(一)受行其教蹑前起後 24

(二)正明所见 24

一 明莲华 24

二 明台上楼观 25

三 明楼中宝座 25

二 见友正报 28

(一)结前标後 28

(二)别显身云 28

一 明身相 28

(一)万类难思身 28

1 显别相 28

2 明通体 30

(二)一类超胜身 30

二 显身业 30

(一)总标 30

(二)别显 30

1 明十度行 30

2 明二严行 30

(二)设敬 34

(三)咨问 36

三 示己法界 36

(一)名体 36

(二)业用 38

一 总 38

二 别 38

(一)为现在遮那母 38

一 标为刹海遮那母 38

二 释 38

(一)毛光为先相 38

1 光入身 38

2 光现变 38

3 现八相 39

4 现因果 39

5 令身难思 39

(二)自在入胎 39

1 眷属翼从 39

2 菩萨现通 40

3 光明息苦 40

4 现变入胎 40

5 入已游步 40

(三)腹包众海难思 40

(四)举此类於百亿 41

(二)过去诸佛母 41

(三)贤劫千佛母 42

(四)结通横竖无穷 45

(二)辨法根源 50

一 问 50

二 答 50

(一)轮王久远 50

(二)有佛魔来 50

(三)圣帝助降 50

(四)埸神兴愿 51

(五)结会古今 51

(六)为母普周 51

四 谦己推胜 52

五 指示後友 53

六 恋德礼辞 54

(贰)天主光女下十人为别(别明会缘) 54

一 天主光女幻智念力善友 54

(一)依教趣求 54

(二)见敬咨问 54

(三)示己法界 54

一 标名 54

二 业用 54

(一)念最初一劫 54

(二)中间诸劫 55

(三)总结多劫 55

(四)谦己推胜 56

(五)指示後友 56

(六)恋德礼辞 56

二 童子师遍友幻智师范善知识 58

(一)依教趣求 58

(二)见敬咨问 58

(三)指示後友 58

三 知众艺童子幻智字母善知识 59

(一)依教趣求 59

(二)见敬咨问 59

(三)授己法界 60

一 标名体 60

二 显其业用 60

(一)标章立意 60

(二)总科 62

(三)释文 62

一 标 62

(一)暗引毗卢遮那经 62

(二)明引遮那经 62

(三)引五字证为般若门 62

二 列 64

(一)别释五字 64

1 阿字 67

2 多字 70

3 波字 72

4 者字 74

5 那字 76

(二)释所余三十七 80

1 逻字 80

2 柂字 83

3 婆字 84

4 荼字 86

5 沙字 88

6 缚字 88

7 哆字 90

8 也字 90

9 瑟吒字 92

10 迦字 92

11 娑字 94

12 麽字 96

13 伽字 96

14 他字 98

15 社字 98

16 锁字 100

17 柂字 100

18 奢字 102

19 佉字 102

20 叉字 104

21娑多字 104

22 壤字 106

23 曷攞多字 107

24 婆字 108

25 车字 110

26 娑麽字 112

27 诃婆字 112

28 縒字 114

29 伽字 114

30 吒字 115

31 拿字 116

32 娑颇字 117

33 沙迦字 118

34 也娑字 119

35 室者字 120

36 侘字 121

37 陀字 122

(三)总相结束 124

三 结 129

(四)谦己推胜 130

(五)指示後友 132

(六)恋德礼辞 132

四 贤胜优婆夷幻智无依善友 132

(一)依教趣求 132

(二)见敬咨问 132

(三)授己法门 132

一 得解脱 132

二 得三昧 133

(四)谦己推胜 135

(五)指示後友 135

(六)恋德礼辞 136

五 坚固长者幻智无著善友 136

六 妙月长者幻智智光善友 138

七 无胜军长者幻智无尽相善友 139

八 最寂静婆罗门幻智诚愿语善友 141

(一)依教趣求 141

(二)见敬咨问 141

(三)授己法界 141

一 标名 141

二 以用释名 141

(一)始终无妄 141

(三)随行不虚 141

(四)谦己推胜 141

(五)指示後友 141

(六)恋德礼辞 142

九 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幻智归幻门善友 144

(一)依教趣求 144

(二)见敬咨问 144

(三)示己法门 145

一 标名 145

二 业用 146

(一)别明 146

一 一句总 147

二 九句别 147

(二)结叹 148

(四)谦己推胜 153

(五)指示後友 153

一 以力冥加 153

二 以言显示 154

(一)指处 154

(二)示人 156

(三)教问 157

一 正教兴十问 157

二 释广问所由 158

(一)徵 158

(二)释 158

1 所求德广能具说故 158

(1)通显弥勒德圆位满 158

(2)别显是其真善友故 159

2 能求大心法应尔故 160

(1)诫劝求法 160

1 标不应 160

2 释所应作 160

(1 徵 160

(2)释 160

(一)别明应修 160

(一)上求菩提行 160

(二)下救众生行 160

(三)自断惑障行 160

(四)劝物出离行 160

(五)净自根欲行 160

(六)力用自在行 161

(七)摄法治惑行 161

(八)供佛摄生行 161

(九)悲愿深广行 162

(十)证入圆满行 162

(二)结略显广 162

(2)诫劝事友 164

1 诫 164

(1)正诫其离过 164

(2)举益释成 165

(一)明善友能示行 165

(二)明善友能为外护 167

2 教劝谓其事友之方 170

(1)念友胜德 170

(2)教起事友心行 170

(3)身友对辨 172

(4)结劝成益 174

(一)正劝 174

(二)释成 174

(一)正释事友之益 174

(二)重赞友为能益 174

3 双结诫劝二门 175

(1)寄数结多 175

(2)总收结多 175

(六)恋德礼辞 176

(参)慈氏一人明摄德成因相 179

壹 依教趣求 179

(壹)标念前趣後 179

(贰)别生胜念悔往修来 180

一 观昔非以行对治 180

二 观现苦策进当善 180

三 明观念之益 181

四 结益所属 181

贰 见敬咨问 182

(壹)见敬 182

一 见依 182

(一)入定申敬 182

一 结前标後 182

二 别显定用 183

(一)明即智定之妙用 183

一 罗身云於法界 183

二 契法性之直源 183

(一)明称法界之深观 184

一 了法从缘 184

二 智契无性 186

三 会归中道 189

三 总结成益 192

(二)出定敬赞 193

一 以身敬绕 193

二 以心敬念 193

(一)约境显胜 193

(二)约德显妙 194

(三)约用显自在 194

(四)约行显胜 195

(五)约观显深 195

(六)约对治显胜 196

(七)约止观明自在 196

(八)约利他行显胜 196

(九)约护小乘行明自在 197

(十)结德所住 198

三 偈以言赞即言敬赞 199

(一)三十四偈七言举德叹处 199

一 二偈总叹 199

二 三十二偈别约德行 199

(二)二十一偈五言指处明德 203

二 见正报 205

(一)见 205

一 翘心愿睹 205

二 正睹慈尊 205

(二)设敬仪 206

一 身心敬礼 206

二 赞德记别 206

(一)长行 206

(二)偈颂 207

一 一偈指众总叹 207

二 百十一偈别叹胜德 207

(一)二十二偈直对善财叹 207

1 九偈赞德善来 207

2 二偈明来因缘 208

3 十一偈明来所为 208

(二)二十六偈对众令观赞 209

1 四偈总赞 209

2 四偈赞即智之悲 210

3 七偈叹即悲之智 210

4 六偈总叹诸德 211

5 五偈赞妙果当成 211

(三)六十三偈重对善财赞 214

1 二十六偈叹其当果德 214

2 七偈双叹当现德 217

3 八偈赞其遇友德 217

4 五偈叹速成位行德 218

5 十七偈总明诸德结叹令欣 218

三 一偈略示後友 222

三 重申敬仪 222

四 一偈再赞再记 222

五 二偈庆遇念恩 223

(贰)咨问 224

一 自陈发心 224

二 正问法要 224

参 称叹授法 226

(壹)称叹 226

一 为大众赞叹善财(即是叹人) 226

(一)指人示众 226

(二)正赞其德 227

一 明求友精勤 227

(一)总显精勤 227

(二)别示精勤之相 228

一 叙昔 228

(一)上古释 228

(二)贤首释 228

1 叙 228

2 刊定破师 228

(三)刊定记释 229

1 叙彼释 229

2 疏破其释 230

二 疏为会释 230

(一)总会三释 230

(二)别会贤首 230

二 明所乘广大 233

(一)总叹希奇 233

(二)别明难遇 233

(三)总结所作 236

三 明具德无缺 237

四 明速证超权 238

二 为善财叹菩提心(即是叹法) 240

(一)结前生後 240

(二)正叹 241

一 标叹发心 241

二 叹其发心之器成益 241

三 举德释成 242

(一)徵 242

(二)释 242

一 总科 242

(一)明通发三心 242

(二)具分为二 242

(三)依三种发心分之为二 242

(四)约高广分 243

二 别释 244

(一)百十八喻明菩提心殊胜功德高齐佛果 244

1 别明 244

(1)三喻种性住 244

(2)六喻胜解行住中之益 244

(3)十六喻极喜增上住 245

(4)七喻戒增上住 246

(5)十喻增上心住 246

(6)十喻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247

(7)十喻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248

(8)十喻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 249

(9)十喻无相有功用住 250

(10)十喻无相无功用住 250

(11)十喻无碍解住 252

(12)十六喻最上菩萨住 252

2 总结 254

(二)一百三喻明菩提心自在功德广多无量 254

1 七喻摄十住德 254

2 十喻摄十行德 256

3 九喻摄十回向德 258

4 六十喻摄十地德 260

(1)四喻摄初地德 260

(2)三喻摄二地德 262

(3)四喻摄三地德 262

(4)四喻摄四地德 264

(5)四喻摄五地德 265

(7)六喻摄六地德 266

(7)五喻摄七地德 268

(8)十四喻摄八地德 269

(9)十喻摄九地德 272

(10)六喻摄十地德 274

5 十七喻摄等觉位功德 276

四 结释所属 282

(贰)正授法界 284

一 授法体 284

(一)摄入方便 284

一 牒问劝证 284

二 求证方便 284

(二)加令证入 285

(三)见所证境 286

一 别明所见 286

(一)见依报 286

一 见 286

(一)直见一重庄严 286

(二)依中有依一中见多 287

二 明得益 287

(二)见正报 288

一 总标 288

二 别显 288

(一)见初发心时 288

(二)见修行得法时 288

(三)随类摄生时 289

(四)见处会说法 290

1 所处会殊 290

2 显所说之法 290

(五)总见行用 291

(三)明见伴菩萨身云演法 292

(四)明见诸佛摄化之德 293

(五)见阁中主阁 294

一 见 294

二 得益 294

(六)见闻严具作用 295

一 闻网等演法 295

(一)近闻 295

(二)远闻 295

(三)得益 296

二 见宝境作用 296

三 见宝柱放光 297

四 见宝像威仪 297

五 见璎珞等出生 298

六 莲华重现 298

七 宝地现像 298

八 树现半身 298

九 半月现光 299

十 壁现本事 299

(一)见慈氏修行随类摄生 299

(二)睹所事友劝喻善财 299

二 总显见相 302

(一)法 302

(二)喻显见相 303

(四)事讫起定 309

一 警觉令起 309

二 略示体相 309

三 得旨日而起 309

四 问答所见 309

(一)问 309

(二)答 309

二 显法名 312

(二)问 312

(二)答 312

三 穷严因之本源 313

(一)穷其所归 313

一 问 313

二 答 313

(二)彰其本起 314

一 问 314

二 答 314

(一)法 314

(二)喻 314

一 龙王降雨喻 314

二 幻师现幻喻 314

四 覆正报之性相 316

(一)问从来 316

一 问 316

二 答 316

(一)约体实法身 316

(二)约相实报 316

(三)约用化现 317

(二)问答生处 320

一 问 320

二 答 320

(一)通明诸菩萨生处 320

一 正答生处 320

二 生缘眷属 322

三 校量显胜 324

(一)总辨生家胜 324

(二)别彰智胜 324

(二)别显慈氏生处 326

一 彰实报等周法界 326

二 显为顺机当现生殊 327

(一)明现生 327

(二)明当生 328

1 正显当生所为 328

2 结会三圣 328

肆 指示後友 336

(壹)劝往教问 336

(贰)释劝所由 336

一 徵 336

二 释 336

(一)明行广 336

(二)显其缘深 336

(参)结劝重释 336

一 结劝 336

二 徵释 337

(一)徵 337

(二)释 337

三 结德究竟 337

伍 恋德礼辞 338

(肆)再见文殊智照无二相 341

壹 依教趣求 341

贰 见闻证入 344

(壹)摩顶摄受 344

(贰)诲示法门 345

一 所阙行法 345

二 不能成益 346

(参)结益归本 347

参 转遇胜缘 349

(伍)显因广大相 351

壹 依教趣求 352

贰 闻睹前相 354

(壹)闻 354

(贰)观 354

一 仰德修观 354

二 睹见希奇 357

参 见闻证入 360

(壹)结前生後 360

(贰)起观增修 360

(参)正明见闻证入 361

一 正见闻证入 361

(一)得益圆因 361

一 见身得益 361

(一)见胜身 361

一 总见胜德身相 361

二 别见毛孔出生 362

三 重观体内包含 367

四 结通周遍 368

(二)得深益 369

二 摩顶得益 370

三 明因深广 372

四 观用无涯 376

(一)举益劝观 376

(二)观见奇特 378

(三)核量显胜 379

(二)位满齐佛 382

二 闻佛胜德难思 382

(一)偈颂标德诫听许说 382

(二)长行举众渴仰欲闻 384

(三)广陈德相令众求满 384

一 长行重诫许说分齐 384

二 偈颂广显佛德难思 385

(一)九十三偈别叹佛德 385

一 二偈於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 385

二 一偈於有无二相真如最清净能入功德 388

三 三偈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 390

四 十五偈於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 390

五 三偈修一切障对治功德 406

六 三偈降伏一切外道功德 410

七 十六偈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 411

八 十八偈明安立正法功德 414

九 三偈明授记功德 417

十 四偈明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 418

十一 二偈明断一切疑功德 419

十二 九偈令入种种行功德 420

十三 一偈当来生妙智功德 422

十四 五偈随其胜解示现功德 424

十五 三偈无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 426

十六 二偈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 426

十七 一偈明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 432

十八 一偈明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 432

十九 一偈摄极法界等虚空穷来际功德 434

(二)二偈结德无尽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