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列宁时期 1
一、革命前夜 2
1.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传播 2
2.俄罗斯帝国在风雨飘摇中 3
3.列宁的革命斗争 4
4.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8
5.革命斗争经验的积累 9
二、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1
1.二月革命和临时政府的建立 11
2.七月事件 13
3.十月革命的胜利 16
三、建国初期 21
1.取缔立宪会议,实行一党专政 21
2.国名和国体 24
3.首都 25
4.结束世界大战 29
5.国内战争 30
6.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34
7.建军 36
8.建立强力的肃反组织——契卡 39
9.建立青少年组织,培养革命接班人 41
四、世界苏维埃共和国 42
1.创立了共产国际 42
2.周近国家建立了多个苏维埃政权,成败不一 42
3.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44
4.重视世界语的推广 47
五、列宁逝世 47
参考文献 50
第二章 斯大林时期 51
一、建立个人集权体制 52
1.扩大总书记职权,使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52
2.高举列宁大旗,确定了列宁接班人地位 52
3.通过“等级官员名册”,控制了干部任免大权 53
4.充分发挥克格勃的特殊作用 53
5.大清洗、大肃反,彻底铲除反对派 54
6.告密运动 61
7.大兴个人崇拜之风 63
8.意识形态的控制 66
9.颁布了新宪法 75
二、社会主义建设 76
1.工业现代化 76
2.农业集体化 83
3.国防现代化 88
三、卫国战争 91
战前的几件大事 91
1.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1
2.苏德瓜分波兰 92
3.苏军侵占芬兰领土 94
4.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96
5.兼并罗马尼亚部分领土 97
6.警惕德军来犯 97
7.缔结《苏日中立条约》 99
苏德战争 100
1.德国对苏联实行闪电式打击 100
2.全国军民奋起抗敌 102
3.经过一个个艰苦惨烈的战役,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107
【列宁格勒保卫战】 107
【莫斯科保卫战】 108
【斯大林格勒战役】 109
【库尔斯克战役】 111
【战略反攻】 112
【攻克柏林】 114
苏日战争 116
战后的几件大事 118
1.及时把胜利果实拿到手 118
【竭力扩大领土版图,竭力扩大势力范围】 118
【获取战争赔偿,搬运物资设备回国】 122
2.安定民生 123
3.表彰有功人员 124
4.处理有罪人员 125
5.继续要打“犹太”这张牌 127
四、基本建设 130
1.城市的改造和重建 131
2.修建运河 134
3.修建机场 135
4.港口建设 136
5.水利和水电站建设 136
6.防风林带 137
7.开发矿产 138
五、外事活动 138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38
1.解散共产国际 138
2.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39
社会主义阵营 140
1.外蒙古 140
2.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140
3.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 141
4.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142
5.东德 143
6.越南 143
7.北朝鲜 144
8.中国 144
国家与国家间的合作组织 147
1.联合国 147
2.经济互助委员会 149
六、重视教育工作 150
七、人口问题 151
八、斯大林去世 153
参考文献 155
第三章 赫鲁晓夫时斯 160
一、对斯大林的批判 161
二、全面改革 162
1.农业改革 162
垦荒运动 162
农业展览——宣传农业成就 164
玉米热 168
农业体制改革 169
2.工业改革 171
工业展览——宣传工业成就 171
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计划 171
还是要大力发展重工业 173
航空工业发展迅速 174
住房和日用品供应依旧困难重重 175
3.教育改革 178
4.军队改革 178
5.管理体制改革 178
三、平反冤假错案 179
四、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大飞跃 182
五、建设“共产主义” 189
六、反对战争,主张和平;扩大影响,争霸世界 191
1.裁军、和平、制止战争 191
2.华沙条约 195
3.苏美关系 195
4.妄图控制“兄弟国家”,称王称霸 198
七、文学的“解冻” 202
八、宫廷政变,黯然下坛 206
参考文献 207
第四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 209
一、营造权力基础 210
1.主导宫廷政变,执掌最高权力 210
2.引用亲信故旧,牢牢控制政权 210
3.坦然接受颂扬,树立领袖权威 210
二、从共产主义回到“发达社会主义” 212
1.初期沿袭前任的总路线 212
2.新的经济政策 213
3.正式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口号 215
4.苏联社会从稳定走向停滞 217
三、“和平纲领”掩盖下称霸世界 219
1.“和平纲领” 219
2.大规模扩张军事实力 220
3.大力开发宇航事业,应对“星球大战” 221
4.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26
5.对中国围困、入侵,甚至威胁要核打击 229
6.出兵占领阿富汗 235
7.在勃列日涅夫主义和“缓和”旗号下称霸世界 236
四、主办了一届不成功的奥运会 239
五、众心日陊,危机待发 245
1.短缺经济,怨声载道 245
2.特权阶层,蝇营狗苟 246
3.不同政见,愤世嫉俗 254
4.治安恶化,贪腐成风 255
参考文献 258
第五章 安德罗波夫时期 260
一、将“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改为起点论 260
二、整顿纪律,惩治腐败 261
三、改革经济,提高效益 262
1.输出石油和天然气,增加外汇收入 262
2.改进工业管理,推行农业集体承包制 262
3.贯彻《苏联食品纲要》,力图改善食品匮乏状态 262
4.主张缩减对外援助 263
四、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核战争 264
五、病入膏肓,权力被剥 265
参考文献 266
第六章 契尔年科时期 267
一、病夫当国 267
二、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道通车 267
三、继续发展航天事业 268
1.苏联和印度在航天领域的合作 268
2.继续航天器的发射、对接和舱外活动研究 269
3.继续培训宇航员 269
四、还在宣传苏联是要和平的 270
参考文献 271
第七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 272
一、改革与新思维 272
二、反酗酒运动不了了之 274
三、经济改革步履维艰 275
四、政治体制改革危机四伏 276
1.继续为冤假错案平反 277
2.“公开性” 277
3.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278
4.全盘否定苏联历史思潮的涌动 279
五、对外关系的缓和 279
1.苏美对话与限制军备谈判 279
2.德国统一 281
3.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 281
4.苏中关系正常化 283
5.从阿富汗撤军 285
6.着手改善与社会民主党的关系 285
7.改善与联合国的关系 285
8.解散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286
六、宗教复兴 288
七、苏联崩溃 289
1.苏共二十八大——末次党代会 289
2.“8·19”事件 291
3.政权落入叶利钦囊中,苏共被取缔 292
4.经济危机爆发 293
5.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294
6.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304
7.苏联解体,告别政坛 308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