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少年儿童电影概念的界定 5
第一节 年龄的界限 6
第二节 基本品质 8
第三节 狭义和广义 10
第四节 比较和借鉴 13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少年儿童电影(1922—1949) 17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到“文革”前的少年儿童电影(1949—1965) 29
第一节 新中国少年儿童电影的幼苗 31
第二节 战争中的小英雄 37
第三节 童话与民间故事 50
第四节 真诚与遗憾 54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少年儿童电影(1966—1976) 57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少年儿童电影(1977—1979) 67
第六章 20世纪80年代的少年儿童电影(1980—1989) 73
第一节 儿童电影创作的第一次繁荣 75
第二节 歌颂教师和表现小学生的影片 77
第三节 中学生题材的新突破 83
第四节 拍给大人看的少年儿童电影 97
第五节 科学幻想 102
第六节 战争题材的新视角 108
第七节 回忆童年 116
第八节 “娱乐片”大潮中的儿童片 120
第七章 20世纪90年代的少年儿童电影(1990—1999) 125
第一节 校园题材的开拓与创新 126
第二节 亲情的颂歌 134
第三节 战争题材的新收获 140
第四节 人物传记 145
第五节 关注弱势群体 149
第六节 少数民族题材与其他题材的影片 152
第七节 尴尬的话题:创作的繁荣与市场的萎缩 155
第八章 新世纪初的少年儿童电影(2000—2004) 159
第一节 富足与贫穷:校园题材的新模式倾向 161
第二节 亲情影片的新境界 165
第三节 关于“成长”电影 169
第四节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181
第五节 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影片 185
第九章 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少年儿童电影 189
第一节 台湾地区电影概况 190
第二节 台湾早期的少年儿童影片 193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的少年儿童电影与“新电影”的儿童情结 195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少年儿童电影 204
第五节 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电影的比较 208
第六节 香港地区的少年儿童电影 210
第十章 中国的美术电影 213
第一节 1949年以前:开拓与成功 21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成熟与辉煌 217
第三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巅峰时期 221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面临挑战 224
第五节 新世纪:信心和展望 228
第十一章 少年儿童电影的独立性和依附性 231
第一节 我们能表现什么 235
第二节 沉重与轻松 238
第三节 少年儿童电影中的成人角色 240
第四节 拍摄少年儿童电影的姿态 243
第五节 少年儿童电影的生存空间 244
第六节 少年儿童电影和少年儿童文学 247
第十二章 外国儿童片对中国儿童片的影响 251
第一节 1965年之前 253
第二节 1966年—1976年 256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 257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 263
第五节 学习和比较 273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276
附录二 中国少年儿童电影经典形象和相关小演员 278
附录三 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参考片目(1922—2004) 284
后记 305
编者说明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