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家和著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826689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中一般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宏观经济的目标和量测、政府的经济作用和收入再分配、国民经济总量核算、消费、投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货币与汇率、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货币与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赤字弥补理论等;也讲解了宏观经济学最为关注的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理论,研究探讨了政府政策将如何影响产量、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国经济为什么会波动,怎样更有效地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

第1章 绪论 1

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1.1.1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2

1.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4

1.2 宏观经济学目标与测量 5

1.2.1 失业 5

1.2.2 通货膨胀 8

1.2.3 总产出与经济增长 10

1.2.4 国际收支状况 13

本章小结 14

案例分析 14

中英文关键词语 15

思考题 15

第2章 公共部门与收入再分配 16

2.1 政府的经济作用 16

2.1.1 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 16

2.1.2 外在性与市场失灵 17

2.1.3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20

2.1.4 政府的行动与政府失灵 21

2.2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 23

2.2.1 税收 23

2.2.2 良好税收体系的特点 24

2.2.3 再分配的必要性 26

2.2.4 政府对穷人的扶持计划 27

2.2.5 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28

2.3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28

2.3.1 收入不均的概念 28

2.3.2 洛伦茨曲线 30

2.3.3 基尼系数 31

案例分析 32

本章小结 33

中英文关键词语 33

思考题 34

3.1.1 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的基本原理 35

3.1 国民经济流转与循环 35

第3章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 35

3.1.2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36

3.1.3 漏出与注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8

3.1.4 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40

3.1.5 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42

3.2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 43

3.2.1 用增加价值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 43

3.2.2 用支出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 47

3.2.3 用收入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 49

3.2.4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50

3.2.5 对生活水平与生产率的测量 51

3.2.6 绿色GDP的测量思路 53

3.2.7 地下经济 54

案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56

中英文关键词语 56

思考题 57

第4章 消费理论 58

4.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58

4.1.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58

4.1.2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59

4.1.3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59

4.1.4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59

4.1.5 线性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 60

4.2 其他消费理论 62

4.2.1 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 62

4.2.2 相对收入假说 65

4.2.3 跨时期预算约束与家庭决策 67

4.2.4 持久收入假说 70

4.2.5 生命周期假说 73

案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76

中英文关键词语 77

思考题 77

5.1.1 投资的基本概念 78

第5章 投资理论 78

5.1 凯恩斯的投资理论 78

5.1.2 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 81

5.1.3 资本的边际效率 82

5.1.4 加速原理 83

5.1.5 投资需求曲线 86

5.2 投资决策 87

5.2.1 厂房与设备投资 87

5.2.2 存货投资 92

5.2.3 住房投资 93

5.2.4 投资的变动 94

案例分析 95

本章小结 97

中英文关键词语 97

思考题 98

第6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分析 99

6.1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 99

6.1.1 有效需求与实际总支出 99

6.1.2 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模型 100

6.1.3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04

6.2 乘数理论 106

6.2.1 乘数定义 106

6.2.2 乘数理论 107

6.2.3 自发性支出变化下的乘数计算 109

6.2.4 平衡预算乘数 113

6.2.5 税收随收入变化时的乘数计算 114

6.2.6 对外贸易乘数 115

6.3 四部门经济中的总产出决定模型 118

6.3.1 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乘数效应 118

6.3.2 政府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 119

6.3.3 对外贸易对总产出的影响 120

案例分析 122

本章小结 123

中英文关键词语 123

思考题 124

7.1.1 货币的概念 125

第7章 货币与金融体系 125

7.1 货币概述 125

7.1.2 货币的起源 126

7.1.3 货币的职能 127

7.1.4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128

7.1.5 货币的宏观定义 129

7.1.6 货币与利率 133

7.2 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体系 135

7.2.1 金融市场概述 135

7.2.2 金融中介机构 138

7.2.3 美国中央银行的基本框架 140

案例分析 147

中英文关键词语 148

本章小结 148

思考题 149

第8章 货币需求理论 150

8.1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51

8.1.1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151

8.1.2 剑桥方程式 152

8.2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55

8.2.1 货币的需求 155

8.3 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58

8.3.1 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定律 158

8.2.2 货币需求曲线 158

8.3.2 货币需求弹性 161

8.3.3 预防动机的最佳持币需求 162

8.3.4 货币的投机需求 163

8.4 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65

8.4.1 财富最终持有者的货币需求 165

8.4.2 企业货币需求 168

案例分析 170

本章小结 171

中英文关键词语 172

思考题 172

9.1.1 存款准备金制度 173

第9章 货币供给理论 173

9.1 银行的资产与负债 173

9.1.2 商业银行的负债 175

9.1.3 商业银行的资产 176

9.2 银行信用与存款创造 177

9.2.1 银行信用与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 177

9.2.2 简单情况下的银行存款创造 178

9.2.3 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 180

9.2.4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185

9.3 货币政策工具 186

9.3.1 货币政策目标 186

9.3.2 公开市场业务 187

9.3.3 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 188

9.3.4 改变法定准备率 190

9.4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92

9.4.1 外汇操作 192

9.4.2 证券贷款比例 193

9.4.3 道义劝说 194

9.4.4 货币存量的变动 194

9.4.5 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195

案例分析 196

本章小结 197

中英文关键词语 197

思考题 198

第10章 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199

10.1 政府预算与政策目标 199

10.1.1 政府对总支出的影响 199

10.1.2 税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

10.1.3 拉弗曲线 203

10.1.4 政府预算 204

10.1.5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06

10.1.6 自动稳定器 206

10.2 凯恩斯主义的理财思想与财政政策 208

10.2.2 凯恩斯主义的理财思想与政策主张 209

10.2.1 古典经济学的理财思想与政策主张 209

10.2.3 战后需求管理政策的实践 212

案例分析 213

本章小结 215

中英文关键词语 215

思考题 216

第11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与汇率 217

11.1 汇率制度的变迁 218

11.1.1 汇率与货币的可兑换性 218

11.1.2 汇率制度的变迁 219

11.1.3 固定汇率制的运作 222

11.1.4 浮动汇率制的运作 224

11.2.1 购买力平价理论 225

11.2 开放经济下汇率和利率的决定 225

11.2.2 国际套利 227

11.3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 228

11.3.1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229

11.3.2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230

11.3.3 货币价值低估的影响 230

11.3.4 资本控制的情况 231

11.3.5 存在外汇控制时的情况 232

案例分析 233

中英文关键词语 235

本章小结 235

思考题 236

第12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237

12.1 产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利率曲线 238

12.1.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238

12.1.2 IS曲线的经济学意义 240

12.1.3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241

12.1.4 影响IS曲线斜率变动的因素 243

12.2 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利率曲线 244

12.2.1 财产约束与实际金融资产需求 244

12.2.2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245

12.2.3 LM曲线的经济学意义 247

12.2.4 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 248

12.2.5 影响LM曲线斜率变动的因素 249

12.3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250

12.3.1 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含义 250

12.3.2 一般均衡点的变动 252

12.3.3 宏观经济中的非均衡区域分析 252

12.3.4 一般均衡的自动调节过程 253

12.3.5 IS-LM模型的数学分析 255

案例分析 257

本章小结 258

思考题 259

中英文关键词语 259

第13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 260

13.1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260

13.1.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61

13.1.2 古典情形下的收入效应 262

13.1.3 货币政策失效时的情形 262

13.1.4 银行信贷紧缩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263

13.2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264

13.2.1 财政扩张的实际效果 264

13.2.2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265

13.2.3 流动性陷阱下的政策效应 266

13.2.4 古典模型与完全挤出 266

13.3.1 产出构成 268

13.3 产出构成与政策组合 268

13.3.2 政策组合 269

13.4 长期中的IS-LM模型 270

13.4.1 价格变动对IS曲线与LM曲线的影响 270

13.4.2 价格变动中的IS-LM模型 271

13.5 固定汇率下的政策效应分析 272

13.5.1 资本流动下的扩张性政策效应 272

13.5.2 价格与汇率的影响 275

13.5.3 资本控制下的扩张性政策效应 276

13.6.1 资本流动下小国的扩张性政策效应 278

13.6 浮动汇率下的政策效应分析 278

13.6.2 资本流动下大国的扩张性政策效应 279

案例分析 281

本章小结 282

中英文关键词语 283

思考题 283

第14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284

14.1 总需求曲线 284

14.1.1 总需求曲线 284

14.1.2 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285

14.1.3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90

14.1.4 对总需求的看法 291

14.2.1 总供给曲线的导出 293

14.2 总供给曲线 293

14.2.2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295

14.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297

14.3.1 短期均衡分析 297

14.3.2 扩张性政策的效应 299

14.3.3 长期均衡分析 301

14.3.4 供给冲击 303

14.4 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 304

14.4.1 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观点 304

14.4.2 理性预期与政策无效 305

14.4.3 市场出清 307

案例分析 308

本章小结 310

中英文关键词语 310

思考题 311

第15章 通货膨胀理论 312

15.1 通货膨胀概述 312

15.1.1 通货膨胀的含义 312

15.1.2 引起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 313

15.2 通货膨胀的成本 316

15.2.1 通货膨胀引起的收入再分配 316

15.2.2 通货膨胀税与铸币税 317

15.2.3 通货膨胀与家庭预算约束 319

15.2.4 通货膨胀的成本 320

15.3.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323

15.3 通货膨胀的类型 323

15.3.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24

15.3.3 弥补赤字型通货膨胀 325

15.4 恶性通货膨胀 326

15.4.1 对恶性通货膨胀的历史性回顾 326

15.4.2 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328

15.4.3 固定汇率制的崩溃过程 329

15.4.4 菲利普·卡甘的恶性通货膨胀经典模型 331

案例分析 334

中英文关键词语 336

思考题 336

本章小结 336

第16章 财政赤字的弥补 337

16.1 国债概述 338

16.1.1 国债与公债 338

16.1.2 国债与货币 339

16.1.3 国债与财政赤字 339

16.2 铸币税与国债 341

16.2.1 铸币锐与货币供给 341

16.2.2 铸币税与国债 342

16.2.3 债务货币化的本质 342

16.2.4 债务融资与货币融资的选择 344

16.3.2 在增加支出的同时保持税收不变 346

16.3.1 政府预算约束 346

16.3 财政融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346

16.3.3 在减少税收的同时保持政府支出不变 348

16.4 国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349

16.4.1 作为金融资产的国债 349

16.4.2 国债的需求 350

16.4.3 国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352

16.4.4 发行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353

案例分析 355

本章小结 356

中英文关键词语 356

思考题 357

17.1 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 358

第17章 工资与就业理论 358

17.1.1 古典经济学派的失业分析 359

17.1.2 凯恩斯主义的失业分析 360

17.1.3 劳动市场的非均衡理论 361

17.2 通货膨胀与失业 362

17.2.1 菲利普斯曲线 362

17.2.2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363

17.2.3 汇率对通胀与失业的影响 369

17.3 劳动市场与失业分析 370

17.3.1 决定工资的制度性因素 370

17.3.2 关于失业的分析 371

17.3.3 失业的成本分析:奥肯法则 375

案例分析 376

本章小结 379

中英文关键词语 380

思考题 380

第18章 经济周期理论 381

18.1 经济周期的概念与种类 381

18.1.1 经济周期的概念 381

18.1.2 经济周期的种类 383

18.1.3 趋势与周期的区分 386

18.2 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的理论 386

18.3 随机冲击-传导理论 388

18.4 乘数与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389

18.5 政策性冲击的影响 392

18.6 商业周期理论的最新发展 394

18.6.1 商业周期的新古典理论 394

18.6.2 商业周期的新凯恩斯理论 397

18.6.3 关于新古典模型与新凯恩斯模型的一些结论 399

案例分析 399

本章小结 401

中英文关键词语 401

思考题 402

19.1 经济增长的概念与源泉 403

19.1.1 经济增长的概念 403

第19章 经济增长理论 403

19.1.2 生产函数 404

19.1.3 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析 406

19.1.4 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0

19.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11

19.2.1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411

19.2.2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14

19.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415

19.3.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415

19.3.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 415

19.3.3 经济的稳态均衡分析 418

19.3.4 储蓄率对收入和增长的影响 419

19.3.5 人口增长的影响 420

19.3.6 技术进步的影响 421

19.3.7 内生新古典增长理论 422

19.4 开放经济的经济增长 423

19.4.1 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动 423

19.4.2 增长和国际贸易 424

案例分析 425

本章小结 427

中英文关键词语 427

思考题 427

参考文献 428

后记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