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说文》声训论】 1
序&鲁国尧 1
绪言 1
一、题旨 1
1.本课题是《说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2.本课题是声训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3
3.本课题取材于《说文》,是基于《说文》声训的特殊价值 5
二、任务和目的 9
1.说明许书声训的基本情况 9
2.编制《说文解字声训音谱》 10
3.据许书声训资料讨论上古音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0
4.就许书声训所提供的部分材料归纳同源词之间音义的相对对应关系 11
5.就许书声训讨论同源词派生的若干问题 11
第一章 前人对《说文》声训的研究和我们所做的工作 13
一、前人对《说文》声训的研究 13
1.段玉裁的发现 13
2.邓廷祯的《说文解字双声叠韵谱》 14
3.黄侃先生的研究 15
4.沈兼士先生的研究 16
二、我们的工作 16
1.对《说文》版本的选择和校勘 17
2.对声训现象的确定和分析 19
3.关于《说文解字声训音谱》的编制 34
第二章 《说文》声训的基本情况 37
一、《说文》成书的背景 37
二、声训在许书中的地位 40
三、许书声训的几种形式 44
1.A:A′式声训 48
2.AB:A′B′式至A:A′B′式 61
3.A:B+B′式 69
第三章 对历史语音交替现象的讨论 78
一、关于古韵部问题的讨论 81
1.关于《说文》声训古韵部分布表 81
2.关于同部相训与异部相训 84
3.不同韵部之间语音交替现象的对应性 85
4.未见发生语音交替的韵部 89
5.关于冬部的问题 91
6.《说文》声训古韵部分布表(副表)及其说明 94
二、关于古声纽问题的讨论 97
1.《说文》声训古声纽分布表(主表) 97
2.对戴震所谓“五音大限”与“同位”说的讨论 98
3.关于“位同”说 101
4.未见发生语音交替的声纽 103
第四章 对同源词之间音义相对对应关系的考察和讨论 106
一、对音义相对对应关系的考察 106
1.源义素为“崇高”的语词 107
2.源义素为“分剖”的语词 110
3.源义素为“丛聚”义的语词 112
4.源义素为“句曲”的语词 114
5.对其它几组语词音义相对对应关系的考察 116
二、关于音义相对对应关系的讨论 121
1.音义相对对应与同源词声、韵分布的重心 122
2.同源词之间语音交替的限度和不同系统同源词声韵的重合 125
3.音义相依的本质 128
第五章 关于同源词派生的若干问题 132
一、“同状异所”、“异状同所”与同源词的派生 132
二、新词派生与派生关系的确定 136
三、新词派生与词的分化 143
四、从词性对应关系上看同源派生 148
五、古人的观念对派生新词的影响 156
【下编:《说文声训音谱》】 161
《音谱》说明 161
第一类:歌类 163
歌类音谱 165
第二类:合类 242
合类音谱 243
第三类:灰类 261
灰类音谱 263
第四类:屑类 318
屑类音谱 319
第五类:帖类 341
帖类音谱 342
第六类:齐类 360
齐类音谱 361
第七类:模类 392
模类音谱 394
第八类:侯类 457
侯类音谱 458
第九类:萧部 493
萧类音谱 494
第十类:豪类 521
豪类音谱 522
第十一类:咍类 546
咍类音谱 547
主要参考文献 579
后记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