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皓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3068880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

一、政治制度及主要政治制度类型 1

上编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前言 关于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的若干问题 1

第一章 总统制的确立和向内阁制的过渡 3

二、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和教学的重点 4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4

临时政府决设南京 4

三、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演变的阶段划分 5

总统制抑或内阁制 5

名为三权,实为二权 7

第二节 二权并立的临时政府 7

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之间的关系 10

第三节 总统制向内阁制过渡 13

南京临时政府的座位安排 13

总统制向内阁制过渡 1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

第四节 十分混乱的地方政制 18

省级政府机构 18

省级政府以下的政府机构 20

第二章 刺刀下的总统制、内阁制和国会制度的演变 21

第一节 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23

清帝退位和唐宋内阁成立 23

袁唐权力之争与唐宋内阁垮台 25

从陆征祥内阁到熊希龄内阁 29

第二节 袁世凯复辟帝制 33

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与袁记约法出笼 33

袁式总统制下的中央政府机构 35

袁世凯复辟帝制 38

皖系段祺瑞政府 39

第三节 从皖系段祺瑞政府到奉系张作霖政府 39

直系北洋政府 44

北京临时执政府 47

北京军政府 49

第四节 国会制度的演变 50

北京临时参议院 50

第一届国会 54

第二届国会——安福国会 59

国会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62

四级三审制与普通法院系统 64

第一节 司法制度 64

第三章 北洋政府下的司法制度、文官制度和地方政制 64

行政诉讼制与平政院 69

第二节 文官考试及任用制度 70

文官考试制度 70

文官任用制度 73

第三节 复杂的地方政制 75

“虚三级制”下的地方政制 75

特殊的军政机关 82

民族区域政制 83

中编 国民党“训政”时期的政治制度 89

第四章 国民党政府“训政体制”的确立和推行 91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过渡到国民党的统治 92

护国军务院 92

护法军政府 93

从大元帅大本营到广州国民政府 97

武汉国民政府 101

国民政府的成立 104

第二节 孙中山的政治制度学说 106

“以党建国”和“以党治国” 106

三民主义 107

五权宪法和权能分立 108

地方自治 111

第三节 “训政体制”的确立和国民党组织系统、中政会的演变 112

“训政体制”的确立 112

国民党组织系统的演变 116

“以党治国”的枢纽——中政会 123

第五章 总揽治权的国民政府与分理治权的五院 127

第一节 总揽治权的国民政府 128

国民政府的地位和本身组织 128

国民政府主席的地位和职权的演变 131

国民政府主要直属机关 134

第二节 行政院与行政权 137

行政院的地位和组织 137

行政院所属各部、会、署的组织与职权 140

第三节 立法院与立法权 143

立法院的地位和组织 143

立法院的职权 146

立法原则与立法程序 147

司法院如何设置 149

第四节 司法院与司法权 149

司法审判制度与法院系统 151

行政诉讼制度与公务员惩戒制度 154

第五节 考试院与考试权 156

考试院的地位和组织 156

考试类别 158

公务员任用奖惩制度 161

第六节 监察院与监察权 164

监察院的地位和组织 164

监察院的职权 166

第六章 蒋介石权力工具的演变和独裁体系的建立 171

第一节 以军御政工具和军事统治体系 171

军事机关——以军御政工具 171

军事制度 175

警察体系与特务系统 180

第二节 “口袋子”权力工具的演变 183

“太上党部”、“太上政府”——南昌行营 183

内廷机构——侍从室 186

国防最高委员会的成立 189

第三节 蒋介石权力独裁体系最终形成 189

行政三联制的推行 191

总裁制的确立 193

第七章 地方政制体系 195

第一节 省制 196

省行政区域的厘定和变化 196

省政府组织演变与合署办公制度 197

省议会 200

中央与地方之权限关系 201

市的划分 204

第二节 市制 204

市政府与市参议会 206

市的基层行政组织 207

第三节 县及县以下基层行政建制 209

地方自治下之县及县以下各级组织 209

地方自治回归到保甲制度 212

裁局改科与分区设署 217

新县制的推行 219

第四节 特殊的地方制度 223

特别区域制度 223

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227

特殊的县制——县政实验区与设治局 230

下编 从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到人民民主政权 233

第八章 国民党政府在“行宪”中崩溃 235

第一节 从“训政”向“宪政”过渡 235

国民参政会的演变 235

制宪国民大会的召开 240

行宪国民大会的召开 243

“行宪”下的党政关系 245

第二节 “行宪”下的国民党政府中央机构 245

总统、副总统、总统府 246

“行宪”下的五院 250

国民党政府在“行宪”中崩溃 256

第九章 从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到人民民主政权 258

第一节 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259

各苏维埃行政区域的发展变化 259

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组织演变 262

地方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系统 265

司法检察制度与军事制度 271

各抗日根据地行政区域基本情况 275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275

抗日民主政权的层级结构和政府组织演变 278

各级参议会的设置和抗日民主制度的推行 281

一元化领导制和三三制的推行 284

边区司法制度与军事制度 288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确立 292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292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逐步确立 294

新政协的召开和多党协商制度的确定 298

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 300

解放区司法制度与军事制度 303

附录 历史的耻辱和赘瘤 306

第一节 历史的耻辱——租界 306

租界行政管理机构 306

立法制度 310

司法制度 311

第二节 历史的赘瘤——伪政权 313

伪满洲国 313

汪伪国民政府 316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