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行省制度 3
第一章 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3
一 行省溯源与蒙古国时期行省制的雏型 3
二 元世祖朝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与半固定化行省 7
三 世祖末成宗初行省地方最高官府体制的确立 10
第二章 行省机构组织与圆署分领制 18
一 行省长贰正官 18
二 左右司 24
三 掾属 28
四 其它直属官司 34
五 行省官的圆议连署与分领制 45
六 小结 52
第三章 行省与地方财政 56
一 行省与地方财政收入 56
二 行省与地方财政支出 61
三 行省在中央、地方财赋分配中的地位 63
第四章 行省提调军事 68
一 行省长官佩金虎符提调军马 68
二 行省官调遣兵马与统军征战 73
三 行省辖区戍军部署与“整点”“签军” 74
四 行省官掌管军需装备 77
五 行省与行枢密院 80
一 行省对辖区地方官府的行政节制 84
第五章 行省统辖所属地方官府和司法刑狱 84
二 行省对辖区各级官吏的任用管理 86
三 行省掌管辖区司法刑狱 91
第六章 行省的屯田、漕运、驿站、工匠造作等职司 95
第七章 行省与乡试 106
一 乡试概况 106
二 行省举办乡试的运作程序 111
三 行省举办乡试的意义与影响 116
第八章 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人员构成 125
一 行省官员的任用 125
二 行省官员的迁调、罢免及俸禄 131
三 行省官的人员构成 144
第九章 行省与朝廷的关系 151
一 行省替天子分镇藩服 151
二 行省与中书省互为表里 157
第十章 行省制的派生物——行御史台 165
一 行御史台建置概况 165
二 大夫中丞综领与察院巡守 171
三 行御史台对行省的监察及其相互关系 179
四 行御史台对所属诸道廉访司的节制指挥 186
五 行御史台的其它职司 189
六 行御史台官员的任用 194
七 小结 199
第一章 河南江北行省 203
一 河南行省的由来和官署机构 203
中编 关于若干行省的考察 203
二 河南行省提调军马、屯田及盐课 211
三 河南行省的其它职掌和官吏任用 219
四 “天历之变”和元末农民起义中的河南行省 227
五 小结 236
第二章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239
一 阿里海牙经略荆湖南北与湖广行省的创建 239
二 湖广行省的辖区范围、机构设置及官吏任用 247
三 湖广行省提调军事与抚治蛮獠 258
四 湖广行省的理财等职司与要束木钩考 265
五 元末的湖广行省 272
一 江西行省沿革与机构设置 278
第三章 江西行省 278
二 江西行省节制军马与捕盗司法 287
三 江西行省掌管钱谷赋役与儒学乡试 293
四 元末的江西行省 303
下编 行省制下宣慰使司和路府州县的统治 309
第一章 行省等属下的分治机构——宣慰使司 309
一 元代宣慰使司建置沿革与性质辨析 309
二 宣慰使司的组织机构与官吏选用 322
三 宣慰使司的各项职掌 334
四 宣慰使司与行省、廉访司的关系 346
第二章 管民官之首——路总管府 367
一 路总管府的由来和沿革 367
二 路总管府的机构建置与圆议连署 371
三 掌民籍、征赋役 389
四 教化办学与赈灾水利 395
五 抑豪捕盗与司刑鞫狱 400
六 路总管府官吏的选用、迁调及考课俸禄 407
七 路总管府与朝廷地方诸衙门的关系 423
八余论 434
第三章 散府与诸州 437
一 散府 437
二 诸州 443
第四章 亲民官——县官 465
一 县官建置概况 465
二 圆议连署、长贰关系和县衙公廨制 471
三 县官与农桑水利 478
四 县官征税派役 480
五 县官兴办学校与力行教化 486
六 县官司法捕盗 489
七 县级官吏的选用、管理及其与路府州的关系 495
八 小结 503
结语: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506
一 行省的两重性质和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506
二 行省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权力 510
三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518
四 元代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524
征引史籍文献与参考论著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