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979
孙本文(1892— 1979
第一章 孙本文简介 4
一、小传 4
二、寻根究底,著作等身 10
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5
第二章 孙本文的社会学方法论 18
一、社会现象是客观的实在 18
二、环境决定论 19
三、作为科学的社会学 24
四、经验研究法在社会学中的地位 26
第三章 孙本文的文化社会学 27
一、早期关于文化理论的介绍 27
二、文化的意义与分类 29
三、文化模式的分析 32
四、文化区域 36
五、文化的历史分析 39
第四章 孙本文的心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 43
一、孙本文的心理社会学 43
二、孙本文的社会心理学 47
三、孙本文的社会心理学体系简析 49
第五章 孙本文的应用社会学 52
一、社会问题与应用社会学 52
二、孙本文的家庭社会学 55
三、孙本文的人口社会学 58
四、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 63
五、人口控制论者 64
第六章 孙本文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 65
一、积极、全面地传播西方社会学的带头人 65
二、学院系统社会学教学科研阵地发育成长的主力园丁 67
三、社会学学术集体的组织者与活动的主持人 70
四、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 72
五、对孙本文思想理论及有关问题的几点探讨 75
附录 孙本文年谱 83
陈达(1892— 1975
第一章 陈达简介 104
一、小传 104
二、陈达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精神 114
三、陈达的主要著作 118
四、陈达的生活作风 123
五、陈达的政治思想与政治态度 126
第二章 陈达劳工问题研究的代表作:《中国劳工问题》 128
一、《中国劳工问题》成书经过与研究框架 128
二、分析式的定义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130
三、《中国劳工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 132
四、关于附录:《劳工运动》 138
第三章 陈达的劳工问题实地调查研究成果:《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 139
一、国民党统治区——重庆 140
二、国民党统治区——昆明 144
三、解放区——陕甘宁边区 147
四、上海工业的发展与工人生活状况 150
第四章 陈达对劳工法令的研究 158
一、劳工法规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基础观念 158
二、中国劳工法规运动 159
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主要劳工法令及其社会影响 161
四、陈达对《工厂法》研究的贡献 164
第五章 陈达人口问题研究的代表作:《人口问题》 165
一、一部包容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和人口应用三方面的完整的人口学著作 166
二、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出发点,检阅人口理论的历史发展 167
三、人口数量问题 173
四、人口品质问题 177
五、人口与国际关系 179
第六章 陈达在人口理论上的中心论题: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 180
一、什么是生存竞争 181
二、什么是成绩竞争 182
三、生存竞争、成绩竞争的中国历史写照 184
四、关于两种竞争的几点结论 187
第七章 华侨问题与契约华工问题 188
一、中国劳工运动的发展与移民国外的契约劳工问题 189
二、对南洋华侨情况的调查研究 195
三、华侨的家乡——闽粤及西江社区 198
第八章 对陈达的思想、理论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203
一、陈达从事三个社会问题研究的思想发展脉络 203
二、陈达对我国历史上人口思想和人口资料的研究 204
三、国情普查研究与《现代中国人口》 209
四、对陈达的两种竞争与节制生育学说的评议 212
五、对陈达治学的弦外之音 215
附录 陈达年谱 216
潘光旦(1899— 1967
第一章 潘光旦简介 226
一、小传 226
二、潘光旦的治学精神与主要著作 233
三、家庭和生活作风 237
四、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战士 239
第二章 冯小青研究——一曲“泛滥无归”的学者生涯的开篇 241
一、缘起 241
二、冯小青,何许人? 243
三、小青之分析 244
第三章 潘光旦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优生学(上) 247
一、《优生概论》——《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一辑 248
二、《人文史观》——《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二辑 252
三、《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三辑 256
第四章 潘光旦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优生学(下) 263
一、《优生与抗战》——《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七辑 263
二、《优生原理》 265
第五章 潘光旦对家庭、家谱与人才的研究 271
一、中国之家庭问题 271
二、潘光旦关于家谱学的研究 273
三、潘光旦关于人才学的研究 276
第六章 民族问题的研究 281
一、民族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282
二、对中华民族的基本认识 283
三、关于土家族的研究 285
四、关于犹太民族的研究 287
第七章 儒家社会思想研究 29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优势 292
二、儒家社会思想体系 293
三、社会位育 296
四、致中和 298
第八章 潘光旦的教育思想 300
一、潘光旦的优生教育思想 301
二、人性、人格与教育 303
三、以“人”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思想 305
四、提倡士的教育与通才教育 306
第九章 对潘光旦思想火花的再赏析 309
一、潘光旦的新人文思想 310
二、潘光旦的社会思想方法论:两纲六目 313
三、对潘光旦译作的赏析 317
附录 潘光旦年谱 322
费孝通(1910—) 334
第一章 费孝通简介 334
一、小传 334
二、写作方法、风格与主要著作 340
三、费孝通的治学方法与治学精神 343
第二章 费孝通的中国农村调查研究 345
一、从《江村经济》到《禄村农田》 345
二、从《乡土中国》到《乡土重建》、《绅权和皇权》 348
第三章 费孝通的家庭调查研究 350
一、花篮瑶社会组织 351
二、生育制度 352
三、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 353
第四章 小城镇调查研究 355
一、缘起 355
二、小城镇实地调查 356
第五章 城乡社会发展研究 358
一、草根工业 359
二、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360
三、区域经济发展 361
第六章 费孝通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363
一、什么是社会学调查 363
二、《江村经济》与社会学调查 366
三、小城镇研究是社区研究方法的新开拓 367
第七章 民族学研究 369
一、关于民族识别问题 370
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374
三、关于边区开发问题 376
第八章 从人类学研究到文化自觉 379
一、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 380
二、中国的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在合作发展的道路上产生了一门新学科:“社区研究” 382
三、文化自觉 383
第九章 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85
一、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重建的组织者和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 385
二、费孝通是中国当代社会学思想发展的 386
领路人 386
三、野马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388
附录 费孝通年谱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