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光未然生平和文学活动 3
光未然传略 刘可兴 3
光未然生平与文学活动年表 刘可兴 12
第二辑 光未然谈自己的生平和创作 53
秋声剧社第一次公演开场白 53
《月亮上升》译后记 55
当做革命事业看的戏剧运动 56
当做传教事业看的戏剧运动 58
甚么是戏剧运动? 60
上演《洪水》的意义 62
关于《五月的鲜花》 64
《五月的鲜花》后记 67
论“街头剧” 71
《街头剧创作集》前记 77
《雷》跋文 79
《雷》再跋 81
诗的美学尺度 85
我怎样整理《阿细的先鸡》 90
冼星海同志回忆录 101
谈独幕剧 108
“黄河”本事 115
论郭沫若早期的诗 117
谁说“托尔斯泰没得用” 132
《五月花》后记 140
题材问题 143
驳“文艺黑线”论 153
《风雨文谈》序言 160
怀念李公朴同志 162
孩子剧团的旗帜长放光芒——在孩子剧团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172
为革命真理而献身——《闻一多选集》代序 176
星海和我们共同战斗——《黄河大合唱》1985年再版序言 181
谈《五月的鲜花》 186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191
《伊洛瓦底战歌》序言 194
《光未然诗歌选》自序 200
参天的大树长青——怀念周恩来总理 205
我们在武汉重新聚首 215
我在老河口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222
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纪事 237
回忆第三厅中共特支工作 242
《惜春文谈》序言 248
《光未然戏剧文选》序言 251
第三辑 光未然创作的研究、评介文章选辑 263
观“国防三部曲”排演后 渊 263
《五月的鲜花》说明 孙慎 265
关于《五月的鲜花》——北平来源的申明 肇野 267
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269
《黄河大合唱》序 郭沫若 271
《黄河大合唱》是怎样诞生的 邬析零 273
评光未然的《五月花》 孙绍振 279
热情澎湃 金声玉振——评光未然的《越南组歌》 安旗 286
抒人民之情,唱革命之歌——略谈光未然歌词创作的几个特点 晓雪 295
论《黄河大合唱》词作的艺术成就 闫纲 303
时代的颂歌——忆星海同志写《黄河颂》 田冲 340
风雨历尽香犹在——谈《风雨文谈》 华然 346
《五月的鲜花》评述 刘可兴 352
预祝大会园满成功 冰心 360
坚定、清醒的文学探求——谈张光年的理论批评 白烨 362
默默地灌注着心血——记光年同志二三事 吴泰昌 374
最后的晚餐 (日)青木周三 380
在《黄河大合唱》诞生的时刻 胡苏 382
坐拥书城 心怀天下——访日本作家野间宏 陈喜儒 385
心系黄河魂——记张光年同志 袁鹰 391
光未然抗战时期的文学活动 李新宇 409
记光未然的一封信 茅盾 419
意兴浓于杜鹃红——中顾委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张光年在江西 熊伟明 424
民族解放的诗史——光未然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漫评 孙世强 426
光未然与北方大学的创作运动 张志强 433
从《新知周刊》到战工队 伍虹 438
一样壮怀别样情——张光年同志《海南日记》读后 杨佩瑾 441
光未然印象 胡世宗 444
《黄河大合唱》在海外 陈莲 458
诗乐颂黄河 艾煊 461
中国现代文学史(节录) 辽宁第一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组 466
中国现代文学史(节录)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 470
中国现代文学史(节录) 唐弢 严家炎 474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节录) 唐弢 478
第四辑 光未然著作系年、书目、评介资料 483
光未然著作系年(1934—1992) 刘可兴 483
光未然著作书目 537
光未然创作的研究、评介资料索引 557
关于《光未然研究资料》 光未然 564
编后记 刘可兴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