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十年来我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研究工作的进展 沈其益、陈其煐 1
一、病原菌种及生理型 20
中国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 20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专化型的研究 38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 44
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初步研究 53
山东省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鉴定技术试验 60
山东省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生理型的划分 68
变黑轮枝菌(Verticillium nigrescens Pethybr.)——我国几种植物上首次报道的一种轮枝菌 75
云南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变异研究(摘要) 84
新疆吐鲁番胜金棉枯萎菌的生理型鉴定(摘要) 84
引起棉枯萎病的镰刀菌及其专化型和寄主范围的分析(摘要) 85
云南省棉花枯、黄萎病病菌分离鉴定(摘要) 87
长江流域主产棉区黄萎病菌“种”的鉴定研究(摘要) 88
安徽省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及致病力测定初报(摘要) 88
四川省棉花黄萎病菌“种”的初步鉴定(摘要) 89
二、病害发生及其消长规律 90
棉花枯萎病田间病害消长规律的研究 90
棉花枯萎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99
土壤中棉枯萎病菌的消长规律及分布的研究 107
土壤中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存在状态与菌量消长的关系 114
长江流域棉花黄萎病发生消长规律研究(摘要) 124
棉花黄萎病发病规律研究——病害在发病季节中的消长(摘要) 125
棉花黄萎病发病与温度关系温室试验(摘要) 126
南通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治途径探讨(摘要) 126
三、寄主与宿主 128
棉花枯萎病菌的寄主范围及其轮作防治 128
棉花枯萎病菌的寄主植物研究 149
棉田丝核菌属(Rhizoctonia)及其无症寄主的观察 162
棉花枯、黄萎病菌对小麦、玉米侵染的测定(摘要) 168
四、致病机理 169
棉花感染枯萎病后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变化 169
棉花枯萎病菌酯酶同功酶测定初报 176
棉花黄萎病病叶解剖 183
棉花枯萎病病株解剖 191
棉花品种茎组织结构及其对枯萎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198
棉花黄萎病种子内部带菌的研究 204
利用3H测定棉花枯、黄萎病株导管内水分移动状况与发病关系 213
抗枯萎病棉花根系对土中棉枯萎病菌的影响(摘要) 222
不同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及同功酶测定(摘要) 223
对棉花枯萎病菌致萎蔫物质的分析(摘要) 223
棉籽壳对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和抑菌物质的分析(摘要) 224
棉株维管系统中微生物区系及其防病作用(摘要) 225
五、抗病育种及遗传 227
对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选育的几点认识 227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展与前景 237
棉花品种资源对枯萎病抗性的研究 247
我国棉花枯萎病稳定持久高抗抗源培育成功 255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抗性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263
棉花抗枯萎病性遗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初报 271
棉花抗枯萎病性之提高与改造 281
谈谈我国棉花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 296
棉花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的选育 306
关于棉花品种抗枯性的转育及转育品种——浙抗110 315
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病田间鉴定(1973—1980年) 322
棉花抗病品种对枯、黄萎重病田的改造作用研究(摘要) 325
选育“抗病新海”棉试验(摘要) 326
六、铃病及其它棉病 327
上海郊区棉铃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 327
棉花苗期疫病菌“种”的鉴定 340
上海地区棉花茎枯病的研究——发生与防治 348
上海地区棉花茎枯病的研究——病菌生理特性 355
棉花黑色根腐病的研究 362
棉苗根病与枯萎病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摘要) 366
棉花苗期疫病的初步观察(摘要) 366
七、化学防治 367
呋喃丹液剂与杀菌剂复配成种衣剂处理棉种研究初报 367
兼治棉苗根病和蚜虫的复配剂试验 377
棉花枯、黄萎病种子消毒方法的研究 389
棉花枯、黄萎病种子接菌技术和消毒方法的研究 395
应用“502”非水介质法对棉花枯、黄萎病种子消毒研究 406
棉花枯、黄萎病株根围病原菌铲除剂的研究 417
氯化苦铲除零星病田枯萎病菌应用技术研究 442
内吸杀菌剂拌种灵防治棉苗立枯病、炭疽病的研究 447
棉苗根病拌种剂新药的探索(摘要) 459
棉花苗期根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总结(摘要) 459
DD乳剂对土壤及棉残体中棉枯萎病菌的杀灭效果(摘要) 460
八、研究技术与方法 461
棉籽带枯萎病菌检验方法的研究 461
人工光源对棉苗枯萎病发病的影响 469
棉花枯萎病发生及其损失测定 476
棉花枯、黄萎病圃的设置利用(摘要) 484
棉花枯、黄萎病菌混合接种鉴定品种兼抗性方法的探讨(摘要) 485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早期鉴定方法研究(摘要) 485
棉花枯、黄萎病混生病株鉴别方法的初步研究(摘要) 486
培育抗病不带菌棉种的探讨(摘要) 486
九、综合防治 487
湖北省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487
关于棉花枯萎病的农业防治问题 496
湖北省新洲县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502
水旱轮作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510
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 513
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研究(摘要) 518
试论我国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治理(摘要) 519
略论我省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中的几个认识问题(摘要) 519
棉花枯萎病发生及综合防治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摘要) 520
试论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摘要) 521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研究(摘要) 521
湖南省棉花枯、黄萎病综合治理途径的探讨(摘要) 522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考察报告(摘要) 523
棉田线虫与棉花枯萎病关系的探讨(摘要) 524
抗生菌防治棉花枯萎病的研究(摘要)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