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事务领导全书 第5卷 科教文卫、体育、宗教与环保国际交流》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建文;李啸尘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730453
  • 页数:86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中外国际教育交流 1

第一章 全球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

第一节 世界教育的现状与规划 1

一、面临挑战的国际教育变革 1

二、世界教育的规划 3

第二节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5

一、制定“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目的 5

二、适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教育”范围 5

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分类方法 6

四、“教育核心”和教育层次的划分 6

五、各教育层次的学科领域和课程计划组 7

六、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编码系统和注意问题 8

第三节 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12

一、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12

二、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19

第二章 重大国际教育组织 27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7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概述 27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构 28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作用 28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历程 30

五、中国与教科文组织的关系 31

第二节 其他世界性教育组织简介 33

一、世界教师组织联盟 33

二、国际学生联合会 34

三、国际学院与大学协会 34

四、世界儿童早期教育组织 34

五、国际学校联合会 34

六、国际中学教师联合会 34

九、国际教师协会联合会 35

七、国际与世界大学发展联合会 35

八、国际教育评价协会 35

十、国际艺术教育学会 36

十一、国际教育和职业指导联合会 36

十二、国际远距离教育理事会 36

第三节 世界性教育国际会议 36

一、国际教育会议 36

二、世界全民教育大会(1990年) 37

三、世界全民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会议(1990年) 39

四、世界特殊需要教会大会(1994年) 40

五、“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学术会议(2000年) 40

六、其他教育国际会议简介 41

第四节 区域性教育组织与国际会议 41

一、区域性教育组织 41

二、区域性教育会议 43

第五节 国际教育宣言与条约 44

一、《乌兰巴托宣言》 44

二、《德里宣言》 45

三、《萨拉曼卡宣言》 47

四、《伊斯坦布尔国际人口教育与发展大会宣言》 48

五、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 49

第三章 中外教育交流核心业务 52

第一节 官方教育代表团互访 53

第二节 中外留学生交流工作 55

一、出国留学 55

二、来华留学 58

第三节 互聘专家和教师 59

一、聘请专家 59

二、国外任教 60

第五节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61

第四节 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61

第六节 民间交流 63

第四章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概览 65

第一节 美国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65

一、美国教育概况 65

二、美国部分大学简介 66

第二节 英国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78

一、英国教育概况 78

二、英国部分大学简介 80

第三节 加拿大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87

一、加拿大教育概况 87

二、加拿大部分大学简介 88

第四节 日本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95

一、日本教育概况 95

二、日本部分大学简介 98

第五节 德国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104

一、德国教育概况 104

二、德国部分大学简介 106

第六节 法国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119

一、法国教育概况 119

二、法国部分大学简介 120

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育与部分大学概览 128

一、澳大利亚教育概况 128

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学费 132

三、澳大利亚部分大学简介 132

第五章 出国留学与留学中国 141

第一节 出国留学的种类与方式 141

一、公派出国留学 141

二、自费出国留学 142

一、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143

第二节 教育部有关出国留学工作的机构设置及职能 143

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 144

三、其他出国留学信息服务机构 145

附录一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机构图 146

附录二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各处室一览表 147

第三节 公派留学申请的审批程序和出国手续的办理程序 148

一、国家公派留学的申请 148

二、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 149

三、资助计划 149

四、申请办法 149

五、评审 150

六、录取 151

第四节 自费留学申请的审批程序和出国手续的办理程序 151

一、自费留学的条件 151

二、自费留学程序 152

一、出国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 171

附录 与出国留学有关的政策法规 171

二、我国对出国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办法 172

三、有关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的若干规定 172

四、有关自费出国留学工作的若干规定 176

五、我国现行自费出国留学政策 179

六、出入境的有关规定 180

七、情况资料查询途径 184

八、情况资料查询方式 188

九、情况资料查询的注意事项 190

第五节 留学中国 192

一、了解中国 192

二、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 195

三、办理来华留学申请手续 197

四、做好来华前的各项准备 199

六、外国人短期学习班 201

五、入境及到校 201

七、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203

专家论坛 204

顺应历史发展,建立来华留学教育新格局 204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看来华留学教育 209

明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2

从国家化走向国际化——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216

第二编 中外国际科技交流 225

第一章 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概述 225

第一节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225

一、产品开发 226

二、科技创新 226

三、人力资源开发 229

第二节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科学发展概况 230

一、美国 230

二、日本 233

三、欧洲 235

第三节 中国科技发展概况 237

一、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237

二、路甬祥纵论中科院改革 238

三、科研机构转制与建设 240

四、中国技术创新政策 241

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43

六、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243

第四节 中国高新技术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 245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245

二、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状况 246

专家论坛 248

世界科技新发展 248

如何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 250

一、世界性科技组织 253

第二章 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会议 253

第一节 世界性科技组织与国际会议 253

二、世界性国际会议 258

第三章 国际科技交流运作实务 262

第一节 中外科技交流硕果 262

第二节 中国的科技开发与研究成果 262

一、“863计划”的进展情况 263

二、火炬计划 264

三、其他领域科技成果 264

第三节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265

一、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 265

二、科技交流的社会渠道 267

三、积极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269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任务 272

三、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272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宗旨 272

第四节 中国对外科技合作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272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金来源 273

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工作方针 273

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工作作风 273

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情况 273

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内容 273

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在校的大学生或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者进行国际合作研究活动情况 273

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哪些国家的科学基金组织或者科学部门建立了联系 274

第五节 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有关注意事项 274

一、科技人员对外联系的注意事项 274

二、对外交换科技书刊资料有关事项 274

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关事项 274

六、国际学术会议项目的总结、成果的落实和推广及资料的汇总 275

五、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前的业务准备 275

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员的选派 275

七、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华讲学或工作的方式 276

八、对外合作交流注意事项 276

九、对外合作交流如何维护知识产权 276

十、出国访问安全常识 276

十一、出国访问礼仪常识 277

第六节 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277

一、知识产权的含义 277

二、中国制定专利法历程 278

专家论坛 280

21世纪科学技术展望 280

世纪之交的美国科技政策 281

世纪之交的德国科技发展战略 283

21世纪日本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 287

第一节 当今世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93

一、文化的冲突 293

第三编 世界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 293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世界文化 293

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97

第二节 21世纪世界文化趋势 301

一、全球性和开放性 301

二、文化的多元化 303

专家论坛 305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305

享廷顿及“文明冲突论” 310

第二章 世界各国文化概览 313

第一节 亚洲国家文化概览 313

一、日本 313

二、印度 316

三、新加坡 322

四、泰国 326

五、马来西亚 327

六、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文化概览 330

第二节 非洲国家文化概览 336

一、埃及 336

二、阿尔及利亚 336

三、坦桑尼亚 337

四、埃塞俄比亚 338

五、南非 338

六、纳米比亚 339

第三节 欧洲国家文化概览 340

一、英国 340

二、法国 344

三、德国 345

四、意大利 347

五、俄罗斯 349

第四节 美洲国家文化概览 353

一、美国 353

二、加拿大 361

三、古巴 362

四、秘鲁 362

五、巴西 363

第五节 大洋洲国家文化概览 363

一、澳大利亚 363

二、新西兰 366

第三章 重大国际文化组织 369

第一节 世界性文化组织 369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69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369

四、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 370

五、国际儿童文学与阅读研究协会 370

三、国际语音学协会 370

六、国际工业、精神与文化促进组织 371

七、国际历史文物与艺术品保护协会 371

八、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371

九、国际出版协会 372

十、国际笔会 372

第二节 区域性文化组织简介 373

一、欧洲文化学会 373

二、英联邦图书馆协会 373

三、英联邦建筑师协会 373

四、英联邦新闻联合会 374

五、印度-太平洋史前学协会 374

第四章 中外文化交流运作实务 375

第一节 中外文化交流简史 376

一、汉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376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 377

三、隋唐中外文化交流 378

四、元代中外文化交流 379

五、明代中外文化交流 380

六、清前期的西方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381

七、关于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384

第二节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386

一、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386

二、中国与朝鲜、韩国的文化交流 392

三、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396

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交流 398

第三节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400

一、中国与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 400

二、中国与英法两国的文化交流 405

三、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 410

一、中国与美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412

第四节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412

二、中国和大洋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423

第五节 扬长避短抵制西方文化消极因素 426

第四编 中西医药卫生国际交流 431

第一章 中西医药卫生发展概述 431

第一节 西方医学发展概况 432

一、西方近代医学的形成 432

二、西医学的现状 435

三、西药的发展趋势 437

第二节 中国医药卫生的发展 438

一、中医药发展简史 438

二、中医药发展现状 441

三、中医学发展趋势 442

第三节 21世纪医药卫生发展展望 444

一、21世纪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趋势 444

二、21世纪中国医药卫生发展战略对策 447

专家论坛 449

加入WTO后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49

展望21世纪中华医学的发展优势 450

应大力发展中医药学 451

第二章 国际医药卫生组织 453

第一节 国际医药卫生组织 453

一、世界卫生组织 453

二、国际红十字会 459

三、其他国际医药卫生组织 460

第二节 区域性医药卫生组织简介 462

一、英联邦药学协会 462

二、亚洲和澳洲神经外科医生协会 462

三、英联邦医学会 463

一、中西医的差异 464

第一节 中西医的差异和统一 464

第三章 中西医药卫生的广泛交流 464

二、中西医的统一 469

三、中西医统一研究趋势 472

四、中西医对比简史 473

第二节 中外医药卫生交流概况 481

一、中外医学交流简史 481

二、西药的传入 487

三、中医药在国外的现状 489

四、当今世界中医药卫生的交流与合作 490

附录一 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名录 492

附录二 中西医结合大事记 495

附录三 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简表 504

第一节 重要国际体育组织 513

一、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513

第一章 国际体育组织 513

第五编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国际交流 513

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协会 521

三、国家奥委会大洲协会 542

四、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 543

五、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 543

六、国家体育组织国际大会 544

八、世界奥林匹克选手协会 545

七、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 545

第二节 中国主要体育组织 546

一、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546

二、中国全国体育总会 546

三、中国单项体育运动协会 547

四、中国行业体育运动协会 549

五、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 550

六、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 550

一、奥运会常识 551

第二章 重大国际运动会 551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会 551

二、奥运会的筹办与仪式 553

三、奥运会与大众传媒 553

四、奥运会与科学技术 556

五、奥运会与环境 558

六、奥运会与兴奋剂 562

七、奥运会的改革与发展 566

第二节 亚洲运动会 572

附录 历届亚洲运动会一览表 573

第三节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574

第四节 东亚运动会 575

第五节 其他重要运动会及比赛 576

一、世界友好运动会 576

三、泛美运动会 578

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578

四、世界运动会 580

五、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581

第三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与奥林匹克 582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与奥林匹克概况 582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对外体育交往 584

一、对外体育交往基本态势 584

二、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587

第三节 全面开展对外体育交往 588

一、参与国际体育的领导工作 588

二、全面参与国际体育竞赛活动 588

三、积极承担国际义务 589

四、加强体育文化的双向交流 590

五、体育交往的方式日益丰富 590

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591

第四节 中国体育政策 59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591

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592

第四章 开放的中国迎奥运 593

第一节 中国申奥之路 593

一、中国奥运战略 593

二、申办2000年奥运会 593

第二节 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594

一、北京申奥的征战历程 594

二、北京申奥十个难忘时刻 596

三、北京赢得真痛快 597

四、北京陈述之最 600

专家论坛 602

奥运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602

附录一 中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超创世界纪录一览表 604

附录二 中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超创世界纪录一览表 606

附录三 中国运动员获得奥运会金牌一览表 607

第六编 世界重大宗教与宗教国际交流 609

第一章 世界各大宗教与各国宗教概览 609

第一节 世界各大宗教概况 609

一、基督教 609

二、佛教 622

三、伊斯兰教 631

第二节 世界各国宗教概览 641

一、中国宗教概况 641

二、美国宗教概况 653

三、韩国宗教概况 658

四、日本宗教概况 661

五、外国其他宗教 664

第三节 中国的宗教组织 667

二、中国道教协会 668

一、中国佛教协会 668

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669

四、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669

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670

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670

七、中国基督教协会 670

第二章 中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国际交流 672

第一节 中国宗教信仰政策 672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与实质 672

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673

三、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论依据 674

四、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 674

第二节 国际宗教交流工作与成果 675

一、佛教 675

二、道教 676

三、伊斯兰教 677

四、天主教 678

五、基督教 679

第七编 环境保护与国际环境合作 681

第一章 全球环境问题及对策 681

第一节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681

一、温室效应 681

二、臭氧层的破坏 682

三、酸雨 683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 683

五、森林的减少 684

六、沙漠化 684

七、海洋污染 685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85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687

第三节 环境管理及措施 687

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688

三、政府在环境管理上的职能 688

四、主要国家的环境管理措施 689

五、中国环保的基本政策及管理制度 692

第二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69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695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695

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695

三、全球《21世纪议程》 697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 698

一、美国 698

二、欧盟 699

三、东盟 700

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701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的挑战 701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任务 702

三、《中国21世纪议程》 705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708

第三章 环境外交与国际环境合作 710

第一节 环境外交 710

一、环境外交的兴起 710

二、环境外交中的矛盾和斗争 711

三、中国的环境外交 712

第二节 国际环境合作 713

一、国际间的环境合作 714

二、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715

三、区域间的环境合作 715

四、科技合作与资金分配 716

五、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的矛盾与困难 716

六、中国在国际环境合作中的原则立场 717

附录一:全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工作纲要 718

附录二:第二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中国政府制定“十五”计划的若干建议 722

第四章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及其法规 729

第一节 环境法 729

一、环境法概述 729

二、中国的环境保护法 731

第二节 环境保护标准 736

一、分类 737

二、作用 737

三、具体标准 738

附录一 巴塞尔公约危险废物的控制 748

附录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录) 767

附录三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778

附录四 人类环境宣言 780

附录五 内罗毕宣言 783

附录六 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原则建议 784

附录七 中国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 786

附录八 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 793

附录九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797

附录十 二十一世纪议程 800

附录十一 多边国际环境条约和重要国际环境文献中英文名称对照 802

附录十二 我国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目录一览表 808

附录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11

附录十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815

附录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823

附录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827

附录十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831

分卷总附录 839

附录一 外国主要文化艺术节 839

附录二 中国和外国签定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7年)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