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中国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对象 3
第一节 中国科学翻译史的基本特点 3
第二节 科学翻译史的相关学科 7
第三节 中国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对象 9
第二章 科学翻译的基本理论 11
第一节 关于翻译理论的综述 11
第二节 科学翻译的基本特征 14
第三节 科学翻译的地位和作用 19
第三章 中国科学翻译的发展 22
第一节 中国科学翻译史的分期 22
第二节 汉至清末的科学翻译 23
第三节 五四运动前后至建国前的科学翻译 26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翻译 30
第四章 科学翻译学创立的设想 34
第一节 翻译和翻译学的概念及内涵 34
第二节 科学翻译学的形成与界定 37
第三节 “翻译学”和“科学翻译学”的学科英文名称 38
第一节 两汉时期 43
第一章 历史和科技背景 43
第二篇 汉至明初的科学翻译 43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4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45
第四节 宋辽金元至明初时期 46
第二章 千年译经运动 48
第一节 佛经翻译概述 48
第二节 翻译理论和方法 49
第三章 明初以前的科学翻译 58
第一节 概述 58
第二节 天文历法翻译 62
第三节 数学翻译 76
第四节 医学药学翻译 82
第五节 地理学翻译 90
第六节 某些科学名词的翻译 96
第三篇 明清两代的科学翻译 101
第一章 明末清初外译汉的笔译 101
第一节 历史和科技背景 101
第二节 “科学传教”思想的形成 102
第三节 早期传教士的个体译书 106
第四节 7000册西书来华 111
第五节 历局集体译书 117
第六节 明末其他译书 122
第七节 清顺治与康熙年间的翻译 123
第八节 清雍正与乾隆年间的翻译 131
第二章 清末外译汉的笔译 133
第一节 历史和科技背景 133
第二节 科学文献翻译的先驱者 135
第三节 外国教会在华编译出版机构的翻译 143
第四节 同文馆的翻译 160
第五节 洋务派的翻译 165
第六节 外交与外访人员的翻译 179
第七节 维新派的翻译 191
第八节 严复的翻译 198
第九节 留日学生的翻译 201
第十节 译介马克思主义学说 207
第十一节 地方与民间译书 212
第十二节 科技翻译刊物 216
第三章 明清科学翻译对中国的影响 224
第一节 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 224
第二节 科学技术方面的影响 232
第三节 教育制度方面的影响 262
第四节 图书馆事业方面的影响 266
第五节 出版事业方面的影响 272
第六节 对科学名词统一工作和科学术语词典编辑工作的影响 275
第四章 中国科学翻译理论之发轫 289
第一节 科学翻译理论的研究 289
第二节 科学“译才”与“译学” 294
第三节 科学翻译的方法与标准 301
第四节 科学词典编纂理论的兴起 306
第五节 科学翻译质量的评估 309
第六节 科学翻译的组织工作及经营管理 311
第七节 中国科学翻译理论体系似已初见端倪 317
第一章 概述 323
第四篇 民国时期的科学翻译 323
第二章 翻译出版机构 328
第一节 政府翻译出版机构 328
第二节 民间翻译出版机构 337
第三节 参与翻译出版活动的科学社团 346
第三章 科学翻译人才 356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翻译人才 356
第二节 马列主义与社会科学类翻译人才 369
第四章 翻译的主要成果——译书 383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译书 383
第二节 马列主义类译书 417
第三节 其他社会科学类译书 439
第五章 科学翻译理论方法 453
第一节 简要评述 453
第二节 有关论著目录辑存 462
第六章 科学译名统一与双语科学辞典 468
第一节 科学译名统一工作 468
第二节 双语与多语科学辞典 480
第五篇 新中国的科学翻译 497
第一章 概论 497
第一节 新中国的诞生 507
第二章 艰苦创业发展时期(1949—1966) 507
第二节 历史和科学背景 508
第三节 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与发展 509
第四节 《十二年科学规划》 518
第五节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521
第三章 北京科学讨论会 525
第一节 历史与科学背景 525
第二节 四大洲科学家云集北京 527
第三节 阵容强大的中国代表团 529
第四节 热烈友好的科学讨论会 530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 532
第六节 中国科学翻译史上的新篇章 534
第四章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 538
第一节 历史背景 538
第二节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540
第三节 科学家爱国忧民 541
第四节 翻译家忍辱负重 543
第五节 翻译史上的特殊现象 547
第六节 特殊时期的科学家兼翻译家 550
第一节 科学历史背景 554
第五章 振兴中华时期(1977— ) 554
第二节 重视翻译作用 562
第三节 译协组织林立 567
第四节 学术活动频繁 569
第五节 学术成果丰硕 571
第六章 科学翻译理论的发展 577
第一节 概述 577
第二节 科学翻译的语言学研究 579
第三节 科学翻译的文体学研究 580
第四节 科学翻译史学的研究 581
第五节 科学翻译学的学科研究 583
第六节 科学翻译学应用学科的研究 584
第七节 多学科研究 587
第八节 科学翻译思维研究 588
第七章 科学翻译人才培养 592
第一节 概况 592
第二节 翻译人才培养的途径 593
第三节 翻译人才培养的措施 598
第四节 翻译人才培养的成效 611
第八章 科学名词术语审定 613
第一节 历史与科学背景 613
第二节 名词术语翻译问题 615
第三节 名词术语审定组织 619
第四节 名词术语审定的原则方法 621
第五节 名词术语审定成就 622
第九章 口译的发展 630
第一节 历史情况回顾 630
第二节 口译发展的特点 632
第三节 口译类型的拓展 635
第四节 口译技能的增强 636
第五节 口译理论研究的起步 639
第六节 译者素质的提高 644
第七节 口译人才培养的专门化 645
第十章 机器翻译的发展 648
第一节 历史与科学背景 648
第二节 什么是机器翻译 651
第三节 机译的分类和理论 652
第四节 机器翻译的现状 653
第五节 机译发展前景 659
第十一章 外国科学资料的汉译 662
第一节 外国科学著作的汉译 662
第二节 外国其他科学资料的汉译 689
第三节 外汉工具书的编译 692
第四节 外国科学刊物的汉译 695
第十二章 中国科学资料的外译 699
第一节 中国科学著作的外译 699
第二节 中国其他科学资料的外译 708
第三节 汉外工具书的编译 711
第四节 中国科学刊物的外译 713
第五节 中国“科协”的学术交流 715
附录 725
论公分 公分 公分 725
参考文献 731
后记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