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论 1
第一章 西方学者关于择偶的理论 14
一 择偶的分类 14
二 择偶的理论解释 19
三 择偶的交换理论 24
四 择偶的“策略”与“游戏”理论 30
第二章 赵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 33
一 赵村的源起及变迁 35
二 赵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40
第三章 赵村的婚姻市场 80
一 婚姻市场 82
二 择偶范围 87
三 婚龄人口性别比 111
一 “娃娃”亲及其订立原因和发起途径 118
第四章 “娃娃”亲 118
二 关系身份的构建过程 127
三 威慑——结婚——双方家庭关系身份的构建完成 142
四 冲突——退婚——双方家庭关系身份的构建夭折 173
五 以协商的方式退婚,解除双方的关系身份 185
第五章 成年后的择偶 191
一 成年后由他人介绍而择偶的过程 192
二 婚姻媒介 201
三 彩礼 215
四 婚姻谈判 239
第六章 买卖亲和换亲 259
一 买卖亲(买卖婚姻) 259
二 换亲 276
第七章 择偶形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287
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