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序言 1
中文版序 1
英文版序 1
第一章 对抗式审判 1
对抗式程序的历史沿革 1
另一种模式:纠问制的历史演变 7
现实中的对抗式程序 12
科学纠问还是戏剧表演? 12
公正裁判? 15
询问与交叉询问 17
证据展示 22
排除规则的发展 32
第二章 在法庭上证明事实 41
相关性 41
法律相关性 41
远因:可信性——一个附属争点? 49
远因与概率 56
相关性、政策及主观主义:相似事实规则 65
相似事实规则:应用领域 65
证明价值与偏见 72
倾向的证明价值 82
共谋的危险 90
预测案件性质 91
证明责任 93
法定证明责任 94
证据责任 100
证明标准 102
民事案件 102
刑事案件 103
第三章 讲出真话:证人与法院 109
法官的作用 110
裁判中立 110
收回争点不再考虑 113
对发现事实的影响 116
证人 123
可能传唤的证人 123
主证据 130
相信证人:证词 130
交叉询问 133
相信证人:可信性 137
相信证人:证据补强 140
相信证人:可靠性 147
相信证人:指认的可靠性 150
警告陪审团 150
列队指认 157
第四章 有法律认可的冤情的证人;对抗式程序的受害者 160
强奸案中的原告 161
儿童证人 175
易受伤害性 175
减轻压力:屏风和实时直播 177
减轻压力:录像面谈 181
儿童证人的可靠性 192
儿童证人的作证资格和强制作证 199
有儿童作证的案件中的专家证人 203
其他易受伤害的证人 204
专家证人 206
专家意见的可采性 206
对抗式诉讼程序的适当性 210
第五章 刑事被告人 216
非同寻常的证人 216
沉默权 219
调查过程中保持沉默 219
法庭上保持沉默 230
证明被告人品格的证据 237
“良好品格”证据 237
先前的有罪认定 241
失去盾牌 246
如何失去盾牌 251
提供证据反驳共同被告人:第1条f款ⅲ项 256
共谋者的有罪认定:《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74条 257
第六章 刑事审判中的检察官 262
强大的对手 262
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 267
排除规则 267
证据的可靠性或公平性? 271
可靠性原则 275
惩戒原则 279
虚假供认 288
第七章 传闻证据 296
传闻证据和对抗式程序 296
“疯狂的棉被”:传闻的定义 303
带有暗示的主张以及证明思想状态的证据 305
是文件中的传闻证据还是物证? 309
供认和否认的可采性 315
传闻规则的例外 323
刑事审判 323
已故者的陈述 323
发生的事情 324
临终声明 327
刑事案件中的书面传闻证据 329
改革:民事审判的新模式 341
第八章 结论:对抗式程序的未来走向 346
正义与公平 346
程序透明 358
合作抑或对抗? 368
案例索引 373
法律索引 392
推荐书目 401
索引 404
作者索引 412
译后记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