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公共科目考试应试辅导 管理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秋婷,胡永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365127
  • 页数:2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行政管理”、“领导科学”两章。内容涉及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政府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与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财务行政,领导的本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领导决策、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等。

目录 1

第十三章 行政管理 1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1

一、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  1

(二)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  2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2

(一)中国行政管理 2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3

第二节 政府职能 4

一、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4

(一)政府职能的概念  4

(二)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  4

(一)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5

二、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三)政府职能的特征 5

(二)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6

三、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6

(一)政府职能配置的概念  6

(二)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6

四、中央政府职能 7

(一)中央政府职能概念  7

(二)我国中央政府的职权  8

五、地方政府职能 8

(一)地方政府职能概念  8

(二)我国地方政府职能 8

六、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8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  8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 9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9

三、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10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10

(二)行政组织 11

第三节 行政组织 11

(一)组织的概念  11

一、行政组织的基本理论 11

(三)组织与行政组织 12

(四)行政组织的一般特征 12

(五)国外行政组织理论  12

二、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13

三、行政组织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13

四、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4

(一)行政组织与立法机关 14

(二)行政组织与司法机关 14

五、行政组织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关系 15

(一)行政组织与政党 15

(二)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 15

六、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16

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19

(一)编制的概念 21

(二)编制管理 21

八、编制管理 21

第四节 人事行政与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22

一、人事行政的任务及管理机制 22

(一)人事的概念  22

(二)人事行政 22

(三)人事行政与人事制度 22

(四)人事行政的管理机制 23

二、人力资源开发 24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25

四、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26

(一)职位分类  26

(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 26

(三)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27

(四)国家公务员的晋升制度 28

(五)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28

(六)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和回避 29

五、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29

第五节 公共政策 30

一、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0

二、政策制定的体制、程序与方法 31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 31

(二)政策制定的程序 33

(三)政策制定的方法 34

三、政策执行的手段与方法 36

(一)调动必要的政策资源 36

(二)赢得目标群体的配合  36

(三)采取正确的执行策略 36

四、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37

(一)行政信息的内容和特点 37

(五)有效的沟通和正确的协调 37

(六)有效的监督 37

(四)选配合格的执行者 37

(二)行政机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38

第六节 财务行政 39

一、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功能、目的和原则 39

(一)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  39

(二)财务行政管理的功能 40

(三)财务行政管理的目的 41

(四)财务行政管理的原则 41

二、依法确立税种、税目、税率及加强税收 42

(一)税收的地位  42

(二)税收的作用 42

(二)机关财务管理的任务 43

(三)加强税收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43

三、完善机关财务管理 43

(一)机关财务管理 43

(三)完善机关财务管理的重点 44

四、政府采购 44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44

(二)政府采购的特点 44

(三)政府采购的目标 44

(四)政府采购的原则 45

(五)政府采购的重要性 45

(六)政府采购的程序 46

第七节 行政监督 46

一、行政监督的体系与廉政勤政建设 46

二、行政监察 47

四、立法监督 48

三、审计监督 48

五、司法监督 49

六、政党监督 50

七、社会监督 51

(一)社会舆论的监督 51

(二)工会、共青团、妇联监督 51

(三)公民监督 51

第八节 行政效率 52

一、效率与公平 52

二、测定行政效率的测评标准和方法 53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55

(一)行政机构合理化 55

(二)加快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步伐 55

(三)提高全体行政人员的素质 55

(六)加强社会监督,提高行政透明度 56

(五)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56

(四)建立精干的行政领导群体结构 56

第九节 行政改革 57

一、行政改革与行政环境 57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策略 57

(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57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原则 57

(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策略 58

三、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59

(一)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59

(二)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59

四、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与调整 60

五、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61

六、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62

(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62

(三)行政改革是实现政府体系新旧模式转换的根本途径 62

(二)行政改革是政府体系克服流弊的主要方法 62

(一)行政改革是政府体系自我完善的主要方式 62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 64

关键词表 65

重点提示 66

(一)如何理解行政管理概念 66

(二)中国行政管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异同 67

(三)“政府——市场”关系的争论与政府职能界定 6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如何,政府应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 68

(五)如何全面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70

(六)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管理活动有何影响 71

(七)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是怎样的,转变职能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72

(八)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与实践 73

(九)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分析 76

(十)为什么说“国家公务员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  77

(十一)专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78

(十二)如何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失真现象 79

(十三)财务行政管理的目的 80

(十四)加入WTO对我国的税收制度政策取向和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 81

(十五)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83

(十六)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仍然会有腐败 84

(十七)在行政管理中,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行政效率 84

(十八)行政效率测评的困难 85

(十九)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新趋势 86

(二十)行政改革的动因分析 87

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89

(二十一)我国当代行政管理体制改 89

二、领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92

(一)领导活动产生的必然性 92

第一节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92

一、领导科学的对象 92

第十四章 领导科学 92

(二)领导活动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93

(三)领导活动的属性 93

三、领导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93

(一)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93

(二)西方领导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94

(三)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94

(四)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95

四、马列主义领导理论、毛泽东领导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5

(一)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理论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5

(二)列宁领导理论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6

(三)毛泽东领导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6

五、邓小平领导理论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7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 97

(二)关于党的领导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7

(四)关于领导职能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8

(三)关于领导者素质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8

(五)关于领导体制改革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99

(六)关于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100

第二节 领导的本质 100

一、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100

二、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101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主观愿望、措施与客观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及解决规律 101

(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规律 102

(三)领导者的内部矛盾及其解决规律 102

三、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02

(一)工作上的联系与区别 102

(一)领导的本质 103

四、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103

(三)领导与管理不可混同和替代也不可截然分开 103

(二)能力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103

(二)为谁服务的问题是领导本质的根本问题 104

(三)社会主义领导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4

第三节 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105

一、领导者的素质 105

(一)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105

(二)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 105

(三)领导者素质的基本内容 105

(四)领导者素质的时代要求  106

(五)领导者作风 106

(一)领导权力 107

(六)领导者素质的保障机制 107

二、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 107

(二)领导权威 108

(三)领导影响力 109

(四)科学合理用权  110

(一)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意义 110

(二)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11

(三)实现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途径 112

四、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112

(一)加强团结协作 112

(二)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形成集体领导 112

(一)领导体制的含义 113

(二)领导体制的类型 113

(三)抓好领导班子的调整和配备,使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 113

五、我国领导体制及其改革 113

(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 113

(三)领导体制的重要性 114

(四)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5

(五)领导体制改革的对象和性质 115

(六)领导体制改革的任务、原则和途径 115

(二)领导决策类型 116

(一)领导决策的含义 116

一、领导决策的含义及作用 116

第四节 领导决策 116

(三)决策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17

二、领导决策基础 118

(一)调查研究 118

(二)信息情报 119

(三)科学预测 120

三、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121

(一)决策程序 121

(二)领导决策方法 122

四、实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22

(一)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基本特征 122

(三)广开言路,闻争则善 123

(二)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 123

(四)重视智囊 124

(五)健全和完善领导决策体制 124

第五节 领导用人 125

一、领导用人的含义和作用 125

(一)领导用人的含义 125

(二)人才概念的界定 125

(三)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26

二、领导用人观和用人原则 126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26

(一)识人知人方法 127

三、领导用人方法 127

(二)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的十大人才观念 127

(三)领导用人原则 127

(二)合理使用人才的方法 128

(三)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中创造科学的“知人”与“善任”机制 128

四、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原则和程序 129

(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原则 129

(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程序 129

(一)领导激励与凝聚的含义 130

(二)领导激励与凝聚的重要性 130

一、领导激励和凝聚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130

第六节 领导激励和凝聚 130

(三)领导激励与凝聚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131

二、领导激励与凝聚的原理和方法 131

(一)领导激励的原理与方法   131

(二)领导凝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34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134

(二)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 134

(三)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 134

(三)领导协调的作用 136

(二)领导协调的类型 136

(一)领导协调的含义 136

第七节 领导协调和沟通 136

一、协调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136

二、领导工作关系的协调 137

(一)领导工作关系的含义及影响要素 137

(二)领导工作关系协调的原则 137

(三)领导工作关系协调的方法 137

三、领导人际关系的协调 138

(一)领导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影响要素 138

(二)领导人际关系协调的原则 138

(三)领导人际关系协调的方法 139

(二)领导沟通的种类 140

四、领导沟通 140

(一)领导沟通的作用 140

(三)领导沟通的渠道 141

第八节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142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142

(一)领导方法的含义 142

(二)领导方法的特点 143

二、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征 143

(一)领导艺术的含义 143

(二)领导方法和艺术是实现领导目标的桥梁 144

(一)领导方法和艺术是有效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保证 144

(二)领导艺术的特征 144

三、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的重要作用 144

(三)领导方法和艺术是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 145

四、基本领导方法 145

(一)基本领导方法的含义与内容 145

(二)基本领导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145

五、重要领导方法 146

(一)抓大事的领导方法 146

(二)系统运筹方法 147

(三)处理冲突的方法   148

(三)处理来信来访的方法与艺术 149

(四)公务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149

(一)处理文件的方法和艺术 149

(二)处理会议的方法和艺术 149

六、日常领导方法和艺术 149

(五)运用时间的方法和艺术 150

(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艺术 150

第九节 领导绩效 150

一、领导绩效的含义和特点 150

(一)领导绩效的含义 150

(二)领导绩效的特点 150

二、领导绩效的作用 151

(一)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1

(一)领导绩效考评的类别 152

三、领导绩效考评 152

(二)领导绩效考评的内容   152

(三)领导绩效是考察领导者的重要标准 152

(四)领导绩效的正确考评是领导工作发展的动力之一   152

(二)领导绩效是衡量领导成功与否的综合尺度 152

(三)领导绩效考评的原则 153

(四)领导绩效考评方法 155

四、提高领导绩效的途径 156

关键词表 157

重点提示 159

(一)领导活动二重性原理及其意义 159

(二)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160

(三)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1

(四)领导就是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本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62

(五)“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领导本质 163

(六)领导角色与领导本质 163

(七)领导者既是群众的学生也是群众的先生 164

(八)领导者素质与领导影响力的关系 166

(九)领导职权和职责的关系 166

(十)民主集中制与首长负责制的关系 166

(十一)决策科学化与决策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167

(十二)领导者必备的决策素养 168

(十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内涵和政策 169

(十四)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 171

(十五)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173

(十六)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 174

(十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75

(十八)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177

(十九)领导者调动和激发群众积极性的主要措施 177

(二十)党委和行政领导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议事日程的重要地位 179

(二十一)提高领导协调能力 180

(二十二)“弹钢琴”的基本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81

(二十三)防止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消极作用 181

(二十四)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 182

(二十五)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领导方法 182

(二十六)运用“两点论”,坚持“两手抓”的方法 183

(二十七)抓中心、抓关键,推动全盘的方法 184

(二十八)克服考评中因心理原因造成的偏差 185

(二十九)提高领导绩效的途径 185

关键词音序索引 188

考核测试 192

十三、行政管理 192

考核测试题 192

参考答案 197

十四、领导科学 202

考核测试题 202

参考答案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