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郭预衡 1
引 张谷 1
第一章 家世 童年 1
一 祁阳湖塘湾人文、自然环境 1
二 家世 3
三 童年 5
第二章 求学时期 12
一 中小学阶段 12
二 千里迢迢负笈北师大 18
第三章 任《新晨报》副刊编辑主任期间 25
一 开展革命文学论战 30
二 批驳为艺术而艺术的论点,客观评价古典作家,宣传新文学 34
三 探讨政治革命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37
四 创办《新东方》杂志,组织“东方问题研究会” 41
第四章积极投身北平左翼文化运动 44
一 加入“北平教联” 45
二 编辑《文史》《盍旦》等左翼刊物 45
三 参加“一二·九”和“一二 一六”运动 48
四 参加“北平文化界救国会” 50
五 成立“北平作家协会” 52
六 组织“北平新启蒙学会” 55
第五章 早期的文学研究 60
(一)确立唯物史观在文学研究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62
一 《新兴文学概论》述评 62
(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构成 66
二 《新文学比较研究》述评——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考察 88
三 《文艺思潮之演进》述评 97
第六章 抗日烽火中踏上新的征程 105
一 参与发起和组织“文抗会”和“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 107
二 创办《中苏》半月刊和《中苏小丛书》 112
三 负责《观察日报》工作 116
四 赴塘田战时讲学院 120
第七章 任教溆浦民国大学 126
一 赴溆浦民国大学任教 126
二 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文化活动 129
一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几个前提》简介 135
第八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开拓者 135
二 《宋元明思想史纲》述评 138
三 《清代思想史纲》述评 144
四 学界对两部思想史纲的评价 156
第九章 赴粤北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 162
一 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讲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历代文选 164
二 与学生畅谈治学做人的道理 170
三 作学术演讲,营造学术气氛 174
四 指导进步学生创办山程社和组织秘密读书小组 180
第十章 湘桂黔逃难岁月 185
一 暂留永福 188
二 从怀远到麻尾 189
三 贵州境内的艰苦行程 193
四 从都匀步行至甘巴哨 196
五 滞留炉山 199
第十一章 “西南民主堡垒”中的战士 202
一 把教学工作与参加现实斗争结合起来 202
二 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而呐喊 206
三 创办刊物,组建思想文化阵地 217
第十二章 邕江怒涛 中流砥柱 221
一 团结全院教职工支持护院运动 221
二 积极营救被捕师生 226
三 领导教授会积极投入反黄斗争 230
第十三章 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劳作 236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讲授中国文学史 236
二 教书与育人并重,既当经师又当人师 248
三 从育人出发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254
四 精湛的教学艺术,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 259
五 关心青年、爱护青年 264
第十四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上)——《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述评 269
一 1933年版《中国文学史纲》(全一册)的撰写 269
二 《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的撰写 272
三 《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的成就和特色 275
第十五章 湖南新文教事业的开拓者 288
一 迎接解放,开始新的战斗 288
二 改革湖南大学中文系 292
三 筹建市文联和省文联,创办《湖南文艺》,推进湖南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303
第十六章 终身伴侣翟凤銮 310
一 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311
二 操持家务,细心照顾 317
三 抚育儿女,为谭先生解除后顾之忧 321
四 优秀的语文教师 324
五 翟先生突然病逝,湖大师生及亲友化悲痛为力量 328
第十七章 严父慈母 慈祥严格的庭训 331
一 重视子女思想上的成长 331
二 重视品德修养,教育子女严于律己,诚挚待人 337
三 教育子女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 344
四 慈母般地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 349
第十八章 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 353
一 院系大调整,调到北师大 353
二 探索教学改革,开展学科建设 357
三 接受教育部委托,主持讨论中国文学教学大纲 362
四 团结老教授,培养年轻人 367
五 担任《文学遗产》编委,开展李煜词的讨论 374
六 讲明清章回小说,写宋词专文 377
七 关心青年成长,助人为乐 381
第十九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下)——《中国文学史纲》(先秦——唐)(1958年版)述评 385
第二十章 殉身文化 高风永存 405
一 飞机失事 不幸遇难 405
二 遗著《中国文学思想史合璧》问世 409
三 《文学史家谭丕模》一书出版 416
谭丕模年表 419
《澹心诗稿》 445
《澹心诗词未是草》 455
后记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