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中华传统凝聚力的整合与新凝聚力的诞生 1
一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2
自成一体的地理环境 2
以中原为轴心的经济交流 7
趋向整体观念的文化心理 12
血肉相连的民族融合 18
汉民族的主导作用 22
二 中华传统凝聚力的象征与特性 25
中华传统凝聚力的象征 25
中国近代圣战的旗帜 28
中国人民反对基督的圣旗 35
圣人与天神、人神 37
三 “西学东渐”与中华传统凝聚力的整合 44
佛教传入中原 45
近代文明的启蒙 47
“中体西用”的挽歌 50
人文化“灵光”的衰退 53
人与神的捭阖 57
四 “日出东方”与中华新凝聚力的诞生 62
人文化“灵光”的回光返照 63
“神”文化信徒的反思 66
日出东方红 69
走中国自己的路 74
五 当代中华凝聚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76
民族凝聚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77
凝聚力构成的文化哲学观 80
当代中华凝聚力构成的深层要素 84
当代中华凝聚力构成的中层要素 88
当代中华凝聚力构成的表层要素 97
第二章 中华凝聚力核心精神演变和核心支柱增强 104
一 中华凝聚力核心精神的演变 105
“天下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105
“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 109
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113
现代精神的提炼 115
当代精神的升华 119
二 中华凝聚力核心支柱的转换 123
“士”为代表的封建官僚集团 124
为“共和而战”的革命党 12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 12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31
中华凝聚力最坚强的核心支柱 133
中华凝聚力人文特征的变迁 137
三 邓小平理论与中华凝聚力核心支柱的增强 137
“小平您好”的文化底蕴 142
中华凝聚力人文精神的升华 148
当代核心支柱的增强 154
四 “三个代表”与中华凝聚力核心支柱的增强 157
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58
所谓“第三、四代现象” 161
一个最鲜亮的字眼 165
核心支柱的“新活力” 168
第三章 当代中华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完善 174
一 中华封建文明的“斯芬克斯之迷” 175
封建势力“改朝换代的工具” 176
维新派无法摆脱的衣钵 180
“三民主义”的困境 187
新民主主义的正解 191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深层文化反思 196
伟人在理论认识上的失误 197
红旗“小星”的困惑 202
中国“老九”的悲歌 207
“两个文革说”的诠释 213
三 邓小平理论与中华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完善 216
为冤假错案平反 216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222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2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28
四 “三个代表”与中华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的加强 232
“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 233
伟大的“抗洪精神” 236
民营阶层也是“建设者” 240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44
一 中华凝聚力聚合力的演进 251
第四章 当代中华凝聚力聚合力的整合和创新 251
中华凝聚力形成时期的聚合力 252
中国封建时期的聚合力 257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前期的聚合力 258
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聚合力 265
二 中华文明近代化的独特使命 268
一个独特的历史使命 269
“必由之旅”的失败 272
近代化模式的蜕变 275
模式的二重机制 279
模式的升华 283
三 邓小平理论与中华凝聚力聚合力的整合 285
阶级斗争学说的难题 286
天才的“一国两制” 290
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294
创立“三点论” 300
四 “三个代表”与中华凝聚力聚合力的创新 305
从“邓六条”到“江八点” 305
实践“共同富裕” 310
科教兴国强国力 315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318
第五章 当代中华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拓展 323
一 “华夏文化圈”的兴衰 323
理性的辉煌 324
中国之中国 328
亚洲之中国 332
苦难之中国 337
二 “独立自主”的求索 341
从三条方针到五项原则 342
从两个中间地带到三个世界 347
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 353
“四三方案”的遗憾 356
三 邓小平理论与中华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拓展 358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60
判定时代新主题 363
明确“三句话方针” 367
伟人的追求 372
四 “三个代表”与中华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提升 378
中国发展不可阻挡 378
坚持对外开放 383
欢庆“中国年” 392
缔造更美好的世界 399
第六章 新世纪中华凝聚力的可持续发展 403
一 文化大轮回 404
二 坚持与时俱进 409
三 重塑辉煌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