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科学发展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69212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成为当今杜会的主要时代特征之一。科学作为技术的源泉和先导,作为现代文明的基石,它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向社会和决策层报告世界和中国科学的发展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脉络,对未来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提高决策过程的科学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目录 1

百年物理学的启示(代序) 路甬祥  1

第一章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 1

1.1 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路甬祥  2

1.2 自主创新 重点超越 周光召  7

前言 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  11

1.3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 陈佳洱  16

1.4 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 叶小梁 汪凌勇 黄矛等  25

第二章 科学前沿介绍 45

2.1 2004.9~2005.8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前沿的热门课题 黄矛  46

2.2 奇特的“五夸克态”和核子中的奇异夸克成分 邹冰松  54

2.3 基于量子点标记的光学分子成像 张智红 赵元弟 曾绍群等  58

2.4 可控自由基聚合化学的进展 陈永明 63

2.5 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与调控机理及光合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张立新 卢从明 匡廷云  67

2.6 激素替代疗法(HRT)的利弊 杜冠华  72

2.7 非小细胞肺癌的内科治疗现状与展望 王惠杰 张湘茹  76

2.8 NBIC会聚技术 解思深  82

第三章 2005年诺贝尔科学奖评述 87

3.1 光的量子相干理论与超精密光谱学测量——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 孙昌璞  88

3.2 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新进展——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评述 罗治斌 丁奎岭 戴立信  92

3.3 关注来自动物源性传染性疾病的威胁——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述 高福 冯友军  96

第四章 2005年中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工作 101

4.1 银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新证据 沈志强  102

4.2 量子尺寸效应对金属薄膜材料超导性质的调制 贾金锋 薛其坤  107

4.3 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在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上的应用 陈创天 刘丽娟  110

4.4 新一代超短超强激光开拓与发展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徐至展 张正泉  117

4.5 单分子选键化学获重大进展——单分子“手术”开启分子磁性开关 赵爱迪 杨金龙 侯建国等  122

4.6 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初步科学研究成果 许志琴  126

4.7 《中国植物志》的编研与出版 陈心启  132

4.8 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物Ⅱ的晶体结构 孙飞 徐建兴 饶子和  136

4.9 哺乳动物基因突变和转基因技术的新方法 丁昇 吴晓晖 许田  139

4.10 果蝇的跨视觉和嗅觉模态的学习记忆的协同共赢和传递效应 郭建增 郭爱克  144

第五章 物理学发展前瞻 149

5.1 量子场论 吴岳良 黄庆国  150

5.2 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吴岳良 马永亮  153

5.3 统一场论和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理论 吴岳良 钟鸣  156

5.4 量子色动力学研究展望 马建平  159

5.5 量子光学进展与展望 郭光灿 陈平形  164

5.6 激子和相关现象 李树深 夏建白  167

5.7 表面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张广宇 王恩哥  170

5.8 超导科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闻海虎  174

5.9 发展磁记录信息存储的核心技术 蔡建旺 成昭华 詹文山  178

5.10 Ⅱ-Ⅵ和Ⅲ-Ⅴ族半导体的光学性质研究展望 曹则贤  183

5.11 软物质与生物大分子 王鹏业  187

第六章 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 193

6.1 我国环境污染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魏复盛  194

6.2 人类胚胎的价值和道德地位——治疗性克隆的合理性 翟晓梅  198

6.3 深度撞击任务 周旭  202

6.4 神舟6号再攀中国载人航天新高峰 卢漫天 田莉  206

6.5 台风、飓风与防灾减灾 许小峰  209

第七章 科技战略与政策 215

7.1 认真学习规划纲要精神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张景安  216

7.2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 方新  220

7.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 白春礼  223

7.4 美国的研究与创新投资战略 汪凌勇  227

7.5 日本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胡智慧  233

7.6 英国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004~2014)评述 叶小梁  239

第八章 中国科学发展概况 247

8.1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2005年科技部基础研究相关工作进展 周文能 张军  248

8.2 中国科学院学部50年 刘峰松  251

8.3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概况 赵保京  255

8.4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情况综述 王谋勇  256

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度资助情况 杨惠民  261

8.6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孙晓兴  263

8.7 2004年SCI收录我国论文与被引用情况分析 张利华  266

8.8 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情况 刘峰松  270

第九章 科学家建议 273

9.1 必须用科学方法领导科技工作,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马大猷  274

9.2 关于发展我国新固态光源(SSL)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新固态照明”咨询组  277

9.3 关于大力加强我国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实施“张衡工程”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我国科学仪器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咨询组  279

9.4 关于新一代网络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新一代网络”咨询组  282

9.5 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 徐光宪 师昌绪等16位科学家  286

9.6 关于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建议 孙鸿烈  290

附录 293

附录一:2005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294

附录二:200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名单 305

附录三:香山科学会议2005年学术讨论会一览表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