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创时期(1895—1921) 1
(一)电影的传入与早期放映业 2
(二)制片业的初创 7
1.亚细亚影戏公司 8
2.幻仙影片公司 10
3.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及其影片 11
4.独立影片公司的出现及长故事片的试制 15
二、影片公司的不断涌现和激烈竞争(1922—1926) 19
(一)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及其早期出品 20
(二)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30
(三)天一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36
(四)长城画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38
(五)神州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41
(六)民新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44
(七)其他影片公司及其出品 48
(八)发行放映业的发展 55
(九)早期的电影书报刊和理论探索 57
三、商业片的热潮和国片复兴运动(1927—1931) 59
(一)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由盛到衰 60
(二)联华影业公司的崛起及其初期摄制的影片 75
(三)有声电影的试制 80
(四)繁荣的影院业 83
四、在探索中走向成熟(1931—1937) 91
(一)新兴电影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92
(二)默片的高峰和声片的逐步成熟 110
(三)30年代的电影批评、理论构建和报刊 129
五、抗战时期(1937—1945) 133
(一)新的制片格局 134
(二)“孤岛”影业的生存与繁荣 135
1.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古装片及其他影片 136
2.艺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古装片 145
3.国华影业公司及其出品的古装片 146
4.金星、民华影业公司及其出品的古装片 147
(三)日伪电影的建立和终结 153
(四)抗战时期影院业 157
六、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59
(一)战后的复苏和发展 160
(二)新的影片公司兴起及其制片活动 163
1.昆仑影业公司及其出品 163
2.文华影业公司及其出品 170
3.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制片活动 175
4.国泰、大同等影业公司的制片活动 182
(三)抗战胜利后的影院业 191
七、“十七年”时期(1949—1966) 193
(一)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成立 194
(二)对私营电影公司的社会主义改造 199
(三)初创成果 201
(四)走向繁荣期 214
1.体制的变化和产业格局 214
2.国庆十周年献礼片 221
3.在与极左思潮抗争中艰难前行 223
八、“文革”时期(1966—1976) 243
(一)否定新中国电影 244
(二)样板戏电影和其他政治电影 247
(三)电影的转机与重建 247
九、新时期到新世纪(1977—2005) 249
(一)变革和多元化的新时期 250
1.生产恢复期 250
2.第二次辉煌 254
(二)转型和全面改革 282
主要参考书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