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历史经验的思考 1
序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汪石满 1
第一编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研究 3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探索 31
一、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1
二、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艰辛探索 44
第二章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54
一、生平及主要经济论著 54
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 57
三、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研究和对非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 65
的科学预测 70
四、对中国现实经济的研究和对未来社会经济状况 70
第三章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79
一、生平及主要经济论著 79
二、经济思想的转变 82
三、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88
第四章 瞿秋白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97
一、生平及主要经济论著 97
二、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99
三、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研究和对苏俄社会的考察 103
四、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 110
五、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113
一、生平及主要经济论著 121
第五章 蔡和森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2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形成 125
三、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27
第二编 中国共产党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37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 137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37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42
三、抗日战争时期 147
四、解放战争时期 149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阶段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 154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54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159
三、“文化大革命”的10年 163
四、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65
五、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期 167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174
第八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182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 183
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 192
三、探索失误的原因 195
第九章 刘少奇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思想 204
一、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 204
二、关于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思想 207
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209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211
五、关于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的理论和实践 214
第十章 周恩来关于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建树 216
一、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216
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218
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途径 221
四、力主稳步前进,反对急躁冒进 225
五、主张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27
第十一章 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 231
一、“国力论” 232
二、“四大平衡”思想 235
三、“三先三后”原则 238
四、“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构想 243
第十二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体系 248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249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论 25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255
四、社会主义生产力论 259
五、对外经济开放论 265
第十三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开拓 272
一、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结构的理论 273
二、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276
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 287
四、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理论 301
五、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308
第三编 当代中国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317
第十四章 老一辈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317
一、马寅初的“团团转综合平衡论”和“新人口论” 318
二、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326
三、于光远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探索 337
四、卓炯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 348
五、薛暮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 358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的新探索 369
一、吴敬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改革思想 369
二、厉以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观 377
三、刘国光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的研究 386
四、马洪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394
五、董辅礽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再认识 396
附录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讨论 402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和改革思路 402
二、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国企改革 411
三、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424
四、关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调节 431
五、关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448
六、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453
附录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大事记 456
主要参考文献 498
后记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