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
第1章 导论 2
第一节 投资者保护与审计功能异化 2
目录 2
从审计报告的经济后果说起 4
审计合谋的现实危害与表现 7
审计合谋规制的理论与实际需要 13
第二节 审计合谋的内涵界定 15
审计合谋的内涵与特征 15
审计合谋的基本分类 22
研究思路 24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假定 24
方法选择 25
基本假定 25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8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合谋行为 28
组织设计中如何防止合谋行为 28
组织允许合谋存在的最佳程度 30
合谋行为与组织的集权或分权治理 31
第二节 审计合谋的委托代理模型 34
审计师的相对独立性与审计合谋 34
效用最大化的审计师合谋模型 39
层级组织与双重审计师监督模型 42
审计合谋适宜程度的确定 47
囚徒困境与审计合谋控制 49
第三节 意见购买、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合谋 53
审计意见购买与审计合谋 53
财务困境、会计分歧与审计合谋 58
第3章 审计合谋的形成机理 61
第一节 财务报告舞弊的一般机理:需求寻租 61
内在压力:经济利益与政治升迁 63
舞弊机会:制度缺陷与审计失败 66
集体理性:侥幸心理与自我辩解 71
第二节 审计合谋本身的形成机理:供给导向 72
激励相容与合谋可能 73
审计寻租与外部竞争 76
第三节 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合谋:耦合均衡 78
耦合基本因素的分类 79
聚点均衡耦合的条件 80
第四节 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合谋:共生分析 82
共生的基本原理 82
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合谋的共生模型 88
第4章 审计合谋的外界环境 93
第一节 审计合谋环境的国际视野考察 93
管制放松、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进步 94
财务分析机制的倒逼与股权激励的双刃 96
公司治理结构弱化与审计委员会被俘获 99
法律环境变迁与审计师惩罚威胁的减轻 103
审计功能的异化与行业监管的错位 105
执业组织性质与内部治理机制的嬗变 108
第二节 审计合谋环境的中国特殊背景 110
转轨经济社会与契约诚信缺失 110
新兴证券市场与监管制度缺陷 111
上市公司的产权安排与治理结构缺陷 115
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与无序竞争 119
审计合谋环境因素的分类 125
第三节 审计合谋环境的调查与因子分析 125
调查问卷设计与权重因子分析 127
第四节 审计合谋环境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135
第5章 审计合谋的识别过程 139
第一节 审计合谋的存在及其识别:基本思路 139
从审计意见需求方识别审计合谋 140
从审计意见供给方识别审计合谋 141
从证券监管角度识别审计合谋 143
第二节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寻租:经验研究 144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146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147
Logistic多元回归与结果分析 148
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2001年度的证据 152
第三节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供给:案例分析 159
“五大”收入构成与典型审计合谋案例 159
中国典型财务报告舞弊案与审计合谋 166
第四节 财务报告重述与公开谴责:监管视角 169
财务报告重述与美国SEC的惩戒行动 170
公开谴责与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173
第6章 审计合谋的监管策略 179
第一节 审计合谋需求方的规制策略 179
利益相关者的相机治理与治理结构完善 180
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机制的改进 181
绩效评价机制的多维化与动态化 183
管理当局的诚信责任与声誉资本 184
第二节 审计合谋供给方的治理措施 185
行业重新定位与审计独立性保持 186
执业组织形式回归与内部治理改进 187
审计轮换制度与行业监管机制优化 188
审计师聘任机制改革与独立性保持 192
审计声誉的培育与法律惩戒的运用 202
第三节 审计合谋的综合性监管思路 209
理性投资意识的培育与契约诚信意识的觉醒 210
证券监管机制的合理化与监管规则的完善 211
审计诚信征信系统的构建与营运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