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三国演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盛巽昌编著;毛泽东与古典名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19035136
  • 页数:179 页
图书介绍:

1906年 当他识的字足够看简单故事书时,弄到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三国演义》 1

1910年 他在同学中被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 2

1912年 初读《资治通鉴》,到老不忘 3

1913年 也许是开始接触《三国志》——诸葛亮系“办事之人” 3

1914年 喜好孔融的文章——自称“三个豪杰”之一 5

1916年 “曹操、司马懿之徒,奈何皆不足为前车之鉴” 6

1917年 “不喜乘船而喜乘马” 7

1918年 “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诸公碌碌皆余子”——步行凭吊许昌魏都旧墟 8

1919年 徒步环行《三国演义》里有名的徐州城墙 10

1924年 挽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

1926年 将“三国”列入“小说史” 11

1927年 关圣帝君打不倒土豪劣绅——“难道张子清比不上关云长?” 11

1928年 “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在得到了一部《三国演义》后,他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我也喜欢这两本书 13

1929年 “我们共产党是把群众比作水的”——“这些发生在古代中国的事例,能够为中国革命所用,这不是很正常、很好的事情吗?” 15

1930年 “我们用不着‘激将法’,但要学诸葛亮的宣传鼓动”——“能看三国,百分之五”——“我们借晨雾,全歼顽敌啊!” 17

1931年 用韦昭注不周山 18

1932年 东华山中读《三国》——“我们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19

1934年 “你知道诸葛亮、关云长、张飞吗?”——“有人批我说,打埋伏是三国主义路线”——和王震谈《关羽传》、《张飞传》——“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医生叫华佗吗?”——“这可能就是‘救兵粮’哪!” 20

1935年 “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我要的不是‘水壶’和‘仨锅’,而是《水浒》和《三国》”——孔明冈——“你们知道借东风的故事吗?”——“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说服了小叶丹呢?”——“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庞统一目十行,我是从 24

1936年 “谁说书生不会打仗”——“覆巢之下,将无完卵”——“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箭在弦上”——“初出茅庐” 28

1937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1

1938年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2

1939年 “从前人说:‘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延安的”——“战则存,和则亡”——“暗藏的汪精卫,他们要想做一出‘张松献地图’”——“他们既没有青龙偃月刀、嘶风赤兔马”——寄《三国志》等书给毛岸英 33

1940年 “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司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我国历史上也有个王弼,和你同名同姓” 37

1941年 “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38

1942年 “《三国演义》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家怎么打仗,怎样布置兵力的”——号召看《三国演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后诸葛亮”——做统一战线,也要读《三国演义》——窑洞里藏书有《三国演义》 41

1943年 “坚决执行屯田政策”——“《三国志》上没有国民党”——“有两位‘美髯公’”——“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43

1944年 “我们刀下还要留人”——当演出张飞自夸“何等聪明之人”那副得意神情时,他的笑声尤其响亮——加上了“比之为赵子龙”几个字——“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性的”——邹韬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5

1945年 进抗大的学生过五关斩六将——“舌战群儒,是叶剑英对革命的一大功劳”——“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那里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中国有句老话: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我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46

1946年 “就会像三国时曹操号称八十三万人马,把东吴搞得议论纷纷一样”——观看京剧《捉放曹》、《定军山》 50

1947年 “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杀了嘛”——和战士讲《三国演义》——“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唱《空城计》——“张翼德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比如孔明一出场就神气十足压倒一切” 51

1948年 金圣叹批注《三国志》是好的——他爱听并常唱《空城计》——“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54

1949年 “你现在可以赤膊上阵”——“啊,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呵”——讲古城会故事——“大家都看过《古城会》吧” 57

1950年 “对待人家的缺点错误,少讲‘过五关斩六将’”——“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 58

1951年 审阅、修改《人民日报》社论 60

1952年 “挥泪斩马谡,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读“二十四史” 61

1953年 “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亮”——诸葛亮说过“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话——“周瑜是个‘青年团员’”——“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抄录曹操《龟虽寿》诗赠送林彪 64

1954年 “错了。关公其实并不姓关”——《碣石诗》可以一读——曹操“这个案要翻”——华佗《五禽戏》“是很好的健身运动” 67

1955年 “既然箭在弦上了,那就不得不发了”——“五虎将”——“多看,会使你聪明”——“做一个中国人,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三部书,不看它三遍太遗憾了”——“中国有本小说叫《三国演义》,一开头就是这两句话” 73

1956年 “现在怎么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百擒百纵呢?”——“我怎么比诸葛亮强啦”——“‘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就比较好办”——孙中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读《资治通鉴》 75

1957年 读辛弃疾《南乡子》——“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孔明二十七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如鱼得水’,确有其事”——“原子弹和关云长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对三国,起码看三遍”——“ 80

1958年 《三国志》是外出必带的图书——欣赏赵藩楹联——引用《杜预传》——“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选编《诗词若干首》——有个黄盖,是我的老乡——“后派孔明到东吴办了一件大事,回来后才封为军师”——“《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便是:‘话说天下 87

1959年 “罗贯中也以蜀为正统”——“可以治愈头昏”——把脸画成张飞样子——想看看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郭嘉传》——郭嘉此人,出了许多好主意,值得我们学习——“曹操就多谋善断”——“否则就是曹营之事,难办得很哪!”——“是不 117

“鲁肃是读书人,当时也主战”——“三国时董卓把长安到洛阳一带的人都杀光了,就吃俘虏”——“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讨论曹植——“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 132

1960年 “裴松之注《三国志》收集了很多资料”—— 132

1961年 “为了帮助消化,我再唱一段京戏助助兴”——向胡乔木推荐《龟虽寿》 136

1962年 “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观看《击鼓骂曹》——迷上了三国小人书 137

1963年 说三国等歇后语 139

1964年 “罗贯中不是进士”——“中国革命是一些‘老粗’凭借关、张、赵、马、黄的武器赢得的”——赤壁之战是“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 140

1965年 “天有不测风云”——“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人”——“什么曹操、赵子龙、张飞,在台上乱跑”——“华佗读的是几年制?”——非常喜欢《远望》诗 141

1967年 “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看来王胡子要赤膊上阵了” 144

1970年 “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144

1971年 关羽看不起人要失败——“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真是‘折戟沉沙’呀”——“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 145

1973年 书房里的《三国演义》有多种版本——“郭老为曹操翻案是有贡献的”——指示点校、注释和印刷“大字本” 146

1974年 “关云长的同乡”——“关云长是武圣也打倒了” 148

1975年 “孙权是个能干的人”——“王濬楼船下益州”——和张春桥谈刘禹锡的诗——王粲“这篇赋好”——“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骂曹操为‘汉贼’的正统观念,始自朱熹的论著”——读《羊祜传》、《杜预传》——“ 149

1976年 曹操没有上过大学 155

资料来源 156

附录:毛泽东和《三国演义》 172

后记 179